粉尘回收器及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532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粉尘回收器及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回收器,所述粉尘回收器包括外圆筒体、设置在外圆筒体内部的内圆筒体、以及设置在外圆筒体下方的水槽,所述外圆筒体与内圆筒体同心设置,外圆筒体顶端与内圆筒体之间气密封,外圆筒体底端与水槽顶端之间气密封;所述内圆筒体底端与外圆筒体内腔相连通,内圆筒体底端与水槽顶端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外圆筒体上部一侧设有进气口,内圆筒体顶端设有出气口;所述水槽一侧自顶部向下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水槽底部之间设有开口,所述挡板将水槽分为粉尘吸收区和粉尘收集区,所述粉尘吸收区与外圆筒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除尘效果佳、使用方便等优点。
【专利说明】
粉尘回收器及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粉尘回收器及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喷涂是通过喷枪或碟式雾化器,借助于压力或离心力,分散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施涂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装方法。可分为空气喷涂、无空气喷涂、静电喷涂以及上述基本喷涂形式的各种派生的方式,如大流量低压力雾化喷涂、热喷涂、自动喷涂、多组喷涂等。喷涂作业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手工作业及工业自动化生产,应用范围广主要有五金、塑胶、家私、军工、船舶等领域,是现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涂装方式。喷涂中的主要问题是高度分散的漆雾和粉末,既污染环境,不利于人体健康,又浪费涂料,造成经济损失。
[0003]粉尘收集装置适用于食品、粮食、医药、建材、化工等含尘气体的收集分离。诸如涂料在喷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果直接排入大气,会引起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对粉尘进行收集。现有的粉尘收集装置结构一般包括收集罐,收集罐内固定有布袋,收集罐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与布袋的上、下端相连通的进、出口,含有粉尘的气流从上到下通过布袋,粉尘吸附在布袋的表面,从出口排出的气流中还是会夹杂少许的粉尘,除尘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除尘效果佳的粉尘回收器及回收系统。
[0005]一种粉尘回收器,所述粉尘回收器包括外圆筒体、设置在外圆筒体内部的内圆筒体、以及设置在外圆筒体下方的水槽,所述外圆筒体与内圆筒体同心设置,外圆筒体顶端与内圆筒体之间气密封,外圆筒体底端与水槽顶端之间气密封;所述内圆筒体底端与外圆筒体内腔相连通,内圆筒体底端与水槽顶端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外圆筒体上部一侧设有进气口,内圆筒体顶端设有出气口 ;所述水槽一侧自顶部向下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水槽底部之间设有开口,所述挡板将水槽分为粉尘吸收区和粉尘收集区,所述粉尘吸收区与外圆筒体相连通。
[0006]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沿内圆筒体的切线方向设置。含有粉尘的气体沿进气口进入后,可以使气流在下降过程中沿着内圆筒体外壁形成螺旋下降,可以尽可能的让粉尘在下降过程中落入水槽中进行收集。
[0007]作为优选,所述粉尘收集区为敞口结构,粉尘收集区设有入水口。敞口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对聚集在该区域的粉尘进行去除。同时,入水口设置在该处,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方便操作。随着气流沿内圆筒体由下而上的上升,势必会带走部分水汽,使水槽内的水量减少,因而需要对水槽进行补水。
[0008]作为优选,所述水槽内的入水口处设有用于保持水槽液位的浮球开关。当水槽内的水量高度低于一定深度时,由于压力的作用,浮球移动,入水口打开,开始进水,当液位达到设计要求时,浮球开关压住入水口,停止进水。
[0009]一种采用所述粉尘回收器的粉尘回收系统,所述粉尘回收系统包括第一粉尘回收器和第二粉尘回收器,所述第一粉尘回收器的出气口与第二粉尘回收器的进气口相连通。单个粉尘回收器进行除尘时,部分粉尘可能会随气流上升而从出气口排出,除尘效果可能达不到需求,串联在一起的两个粉尘回收器,可以对粉尘进行循环去除,除尘效果更佳。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内、外中空圆筒体以及水槽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粉尘的有效去除;具有开口的挡板设置,可以使吸收下来的粉尘从该开口移动至粉尘吸收区,并在此区域将收集下来的粉尘进行去除;浮球开关的设置,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自动实现进水功能,避免水量过少造成除尘效果差等影响;本实用新型具有除尘效果佳、使用方便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两个粉尘回收器串联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气口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15]实施例1
[0016]参照图1,图3,一种粉尘回收器,所述粉尘回收器包括外圆筒体1、设置在外圆筒体内部的内圆筒体2、以及设置在外圆筒体下方的水槽3,所述外圆筒体I与内圆筒体2同心设置,外圆筒体I与内圆筒体2均为中空结构,外圆筒体I顶端与内圆筒体2之间气密封,外圆筒体I底端与水槽3顶端之间气密封;所述内圆筒体2底端与外圆筒体I内腔相连通,所述内圆筒体2底端与水槽3底端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外圆筒体I 一侧设有进气口 4,所述内圆筒体2顶端设有出气口 5 ;所述水槽3 —侧自顶部向下设有一挡板6,所述挡板6与水槽底部之间设有开口 11,所述挡板6将水槽分为粉尘吸收区7以及粉尘收集区8,所述粉尘吸收区7与外圆筒体I相连通;所述水槽3 —侧设有入水口 9,所述水槽内的入水口位置设有用于保持水槽液位的浮球开关10。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水槽的粉尘收集区。入水口设置在该处,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方便操作。随着气流沿内圆筒体由下而上的上升,势必会带走部分水汽,使水槽内的水量减少,当水槽内的水量高度低于一定深度时,由于压力的作用,浮球开关移动,入水口打开,开始进水,当液位达到设计要求时,浮球开关压住入水口,停止进水。
[0017]所述进气口 4沿内圆筒体切线方向设置。含有粉尘的气体沿进气口进入后,可以使气流在下降过程中沿着内圆筒体外壁形成螺旋下降,可以尽可能的让粉尘在下降过程中落入水槽中进行收集。所述粉尘收集区为敞口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聚集在该区域的粉尘进行去除。
[0018]含有粉尘的气体沿进气口 4进入后,在气流的带动下,沿内圆筒体2外表面进行螺旋下降,粉尘在随着气体下降过程中,掉落入水槽3中,除尘后的气体从内圆筒体2底端进入内圆筒体内,并由下而上上升从出气口 5出气,掉落入水槽3中的粉尘先在水槽的粉尘吸收区7进行吸收后,粉尘沿挡板6与水槽之间的开口 11进入粉尘收集区8,工作人员可以在此区域将收集下来的粉尘捞除。
[0019]实施例2
[0020]参照图2、3,一种粉尘回收器,所述粉尘回收器包括外圆筒体1、设置在外圆筒体内部的内圆筒体2、以及设置在外圆筒体下方的水槽3,所述外圆筒体I与内圆筒体2同心设置,外圆筒体I与内圆筒体2均为中空设置,所述外圆筒体I与内圆筒体2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空腔;所述内圆筒体2底端与外圆筒体I相连通,所述内圆筒体2底端与水槽3具有一定间距;所述外圆筒体I 一侧设有进气口 4,所述内圆筒体2顶端设有出气口 5 ;所述水槽3 一侧自顶部向下设有一挡板6,所述挡板6与水槽底部之间设有开口 11,所述挡板6将水槽分为粉尘吸收区7以及粉尘收集区8,所述粉尘吸收区7与外圆筒体I相连通;所述水槽3 —侧设有入水口 9,所述水槽内的入水口处设有用于保持水槽液位的浮球开关10。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水槽的粉尘收集区。入水口设置在该处,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方便操作。随着气流沿内圆筒体由下而上的上升,势必会带走部分水汽,使水槽内的水量减少,当水槽内的水量高度低于一定深度时,由于压力的作用,浮球开关移动,入水口打开,开始进水,当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浮球开关压住入水口,停止进水。所述进气口 4沿内圆筒体切线方向设置。含有粉尘的气体沿进气口进入后,可以使气流在下降过程中沿着内圆筒体外壁形成螺旋下降,可以尽可能的让粉尘在下降过程中落入水槽中进行收集。所述粉尘收集区为敞口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聚集在该区域的粉尘捞除。
[0021]一种粉尘回收系统包括第一粉尘回收器和第二粉尘回收器,所述第一粉尘回收器的出气口 5-1与第二粉尘回收器的进气口 4-2相连通。单个粉尘回收器进行除尘时,部分粉尘可能会随气流上升而从出气口排出,除尘效果可能达不到需求,串联在一起的两个粉尘回收器,可以对粉尘进行循环去除,除尘效果更佳。
[0022]含有粉尘的气体从沿第一粉尘回收器的进气口 4-1进入后,在气流的带动下,沿内圆筒体外表面进行螺旋下降,粉尘在随着气体下降过程中,掉落入水槽中,除尘后的气体从内圆筒体底端进入内圆筒体内,并由下而上上升从第一粉尘回收器的出气口 5-1出气并由串联在一起的第二粉尘回收器的进气口 4-2进入,气体再次在气流的带动下,沿内圆筒体外表面进行螺旋下降,使先前除尘过程中随气流上升而带出的粉尘能被水槽吸收,除尘后的干净气体从内圆筒体底端进入内圆筒体内,并由下而上上升从第二粉尘回收器的出气口 5-2出气。掉落入水槽中的粉尘先在水槽的粉尘吸收区进行吸收后,粉尘沿挡板与水槽之间的开口进入粉尘收集区,工作人员可以在此区域将收集下来的粉尘进行去除。串联在一起的两个粉尘回收器,可以对粉尘进行循环去除,使除尘效果更佳。
【权利要求】
1.一种粉尘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回收器包括外圆筒体、设置在外圆筒体内部的内圆筒体、以及设置在外圆筒体下方的水槽,所述外圆筒体与内圆筒体同心设置,外圆筒体顶端与内圆筒体之间气密封,外圆筒体底端与水槽顶端之间气密封;所述内圆筒体底端与外圆筒体内腔相连通,内圆筒体底端与水槽顶端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外圆筒体上部一侧设有进气口,内圆筒体顶端设有出气口 ;所述水槽一侧自顶部向下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水槽底部之间设有开口,所述挡板将水槽分为粉尘吸收区和粉尘收集区,所述粉尘吸收区与外圆筒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沿内圆筒体的切线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区为敞口结构,粉尘收集区设有入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内的入水口处设有用于保持水槽液位的浮球开关。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粉尘回收器的粉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回收系统包括第一粉尘回收器和第二粉尘回收器,所述第一粉尘回收器的出气口与第二粉尘回收器的进气口相连通。
【文档编号】B01D47/02GK203916367SQ201420245708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发明者】黄琦华 申请人:黄琦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