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乳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593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乳化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乳化罐,包括罐体以及电机,所述罐体底部均设有乳化头以及与乳化头连接的叶轮,所述叶轮与电机之间连接有传动件,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罐体上连接有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空腔连通,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吸附空气中悬浮颗粒的吸附剂,所述呼吸器对应罐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容纳腔与空腔之间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上设置有微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外界空气进入乳化罐时,防止物料被外界空气中的杂质污染。
【专利说明】一种高速乳化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品生产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高速乳化罐。

【背景技术】
[0002]高速乳化罐能对生产中的糖、奶粉以及胶类添加剂产生良好的溶解乳化作用,是目前同类设备中生产效率最高的设备,高速乳化就是高效、快速、均匀地将一个相或者多个相分布到一个连续相中,而在通常情况下,各个相是互不相溶的,由于通过离心强力挤压、乳化头的旋转吸力作用下,使物料受到强烈的机械以及乳力液化、液层摩擦、撞击撕裂和湍流等综合作用,从而使不相溶的固相、液相以及气相在相应成熟工艺和适量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瞬间均匀精细地分散乳化,经过高频的循环往复,最终得到稳定的乳化液。
[0003]传统的高速乳化机在工作时,乳化头设置在乳化罐的底部,乳化头在旋转时会形成强大的吸力,从而在乳化罐内形成负压,外界的压强大于乳化罐内的压强,所以外界的空气会从乳化罐上的空隙处大量进入乳化罐内,且由于外界空气中杂质较多,含有各种颗粒杂质,一旦外界空气进入乳化罐中,可能会污染物料;总之,目前的乳化罐在工作时会形成负压,导致外界带有杂质的空气进入乳化罐内污染物料。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外界空气进入乳化罐时,防止物料被外界空气中的杂质污染的高速乳化罐。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乳化罐,包括罐体以及电机,所述罐体底部均设有乳化头以及与乳化头连接的叶轮,所述叶轮与电机之间连接有传动件,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罐体上连接有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空腔连通,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吸附空气中悬浮颗粒的吸附剂,所述呼吸器对应罐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容纳腔与空腔之间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上设置有微孔。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叶轮转动,叶轮带动乳化头工作,当乳化头工作时,罐体内会产生负压,并会吸入带有大量固体悬浮颗粒的外界空气,带有固体悬浮颗粒的空气从透气孔进入呼吸器中,并进入容纳腔内,容纳腔内设置有吸附剂,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细菌以及微生物,经过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后,固体悬浮颗粒、细菌以及微生物与空气分离,从而起到净化和过滤外界空气的效果,纯净的空气通过隔离件上的微孔进入空腔内,并使罐体内的与外界压强平衡;该设计在外界空气进入乳化罐时,防止物料被外界空气中的杂质污染。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剂设置在容纳腔对应透气孔的一侧,所述吸附剂设置在容纳腔对应空腔的一侧,所述干燥剂与吸附剂之间还设置有透气膜,所述透气膜与呼吸器内壁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膜能够将干燥剂与吸附剂隔开,且空气能够透过透气膜;干燥剂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起到干燥空气的效果;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潮湿空气通过吸附剂时,会使吸附剂受潮并产生板结,导致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降低;而干燥剂设置在吸附剂的上层,空气从呼吸器上的透气孔进入容纳腔时,先通过干燥齐U,经过干燥剂后,空气中的水分被吸收,从而变成干燥空气,干燥空气再通过透气膜,然后再通过吸附剂,所以干燥空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被除去,然后干燥纯净的空气进入空腔内;该设计能够防止吸附剂受潮板结。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剂由活性炭制成,所述干燥剂由变色硅胶制成。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含有大量的微孔,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而且还具有极细小的毛细孔,它能与空气充分接触,并吸附空气中的固体悬浮物,起到净化作用;变色硅胶是一种高活性细孔硅胶,是一种高档次的干燥剂,且当变色硅胶吸附水分饱和后,会变色,所以可以根据变色硅胶的颜色来判断变色硅胶是否饱和,从而及时更换,防止因变色硅胶吸附饱和导致干燥剂受潮板结,且变色硅胶吸附饱和后,只需要加热就能再生,能够重复使用;该设计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以及防止干燥剂受潮。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呼吸器由透明硬质塑料制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呼吸器是由透明硬质塑料制成的,所以能够观察容纳腔内的吸附剂以及干燥剂的情况,当容纳腔内杂质堆积过多,或者干燥剂吸水饱和变色后,人们能够及时更换干燥剂或者吸附剂;该设计能够方便观察容纳腔内的情况。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呼吸器穿设在安装口上,所述呼吸器与安装口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能够保证安装口与呼吸器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空气未经过滤净化就进入空腔内,且由于呼吸器是穿设在安装口上的,所以还能够拆卸下来,当容纳腔内的干燥剂或者吸附剂饱和后,可以从安装口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该设计能够方便更换呼吸器,且保证呼吸器与安装口之间的密封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罐体;2、电机;3、乳化头;4、叶轮;5、传动件;6、空腔;7、呼吸器;8、容纳腔;9、吸附剂;10、透气孔;11、隔离件;12、微孔;13、干燥剂;14、透气膜;15、安装口 ;16、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案例实施的一种高速乳化罐,包括罐体I以及电机2,所述罐体I底部均设有乳化头3以及与乳化头3连接的叶轮4,所述叶轮4与电机2之间连接有传动件5,所述罐体I内设置有空腔6,所述罐体I上连接有呼吸器7,所述罐体I上开设有安装口 15,所述呼吸器7穿设在安装口 15上,所述呼吸器7与安装口 15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6,所述呼吸器7内开设有容纳腔8,所述容纳腔8与空腔6连通,所述容纳腔8内设置有用于吸附空气中悬浮颗粒的吸附剂9,所述呼吸器7对应罐体I的另一端开设有透气孔10,所述容纳腔8与空腔6之间设置有隔离件11,所述隔离件11上设置有微孔12,所述容纳腔8内还设置有干燥剂13,所述干燥剂13设置在容纳腔8对应透气孔10的一侧,所述吸附剂9设置在容纳腔8对应空腔6的一侧,所述干燥剂13与吸附剂9之间还设置有透气膜14,所述透气膜14与呼吸器7内壁连接,所述吸附剂9由活性炭制成,所述干燥剂13由变色硅胶制成,所述呼吸器7由透明硬质塑料制成。
[0019]电机2驱动叶轮4转动,叶轮4带动乳化头3工作,当乳化头3工作时,罐体I内会产生负压,并会吸入带有大量固体悬浮颗粒的外界空气,带有固体悬浮颗粒的空气从透气孔10进入呼吸器7中,并进入容纳腔8内;容纳腔8内设置有吸附剂9与干燥剂13,透气膜14能够将干燥剂13与吸附剂9隔开,吸附剂9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细菌以及微生物,经过吸附剂9的吸附作用后,固体悬浮颗粒、细菌以及微生物与空气分离;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设置干燥剂13用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起到干燥空气的效果,防止吸附剂9受潮并产生板结;干燥剂13设置在吸附剂9的上层,空气进入容纳腔8后,先通过干燥剂13,经过干燥剂13后,空气中的水分被吸收,从而变成干燥空气,干燥空气再通过透气膜14,然后再通过吸附剂9,所以干燥空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被除去,然后干燥纯净的空气通过隔离件11上的微孔12进入空腔6内,从而使罐体I内的与外界压强平衡。
[0020]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在外界空气进入乳化罐时,防止物料被外界空气中的杂质污染。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速乳化罐,包括罐体以及电机,所述罐体底部均设有乳化头以及与乳化头连接的叶轮,所述叶轮与电机之间连接有传动件,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连接有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空腔连通,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吸附空气中悬浮颗粒的吸附剂,所述呼吸器对应罐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容纳腔与空腔之间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上设置有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乳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干燥齐IJ,所述干燥剂设置在容纳腔对应透气孔的一侧,所述吸附剂设置在容纳腔对应空腔的一侧,所述干燥剂与吸附剂之间还设置有透气膜,所述透气膜与呼吸器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乳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由活性炭制成,所述干燥剂由变色硅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速乳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由透明硬质塑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速乳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呼吸器穿设在安装口上,所述呼吸器与安装口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文档编号】B01F15/00GK203853036SQ20142026673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3日
【发明者】章作波 申请人:温州中波轻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