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1594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属于分离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环境保护行业中,所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其方法,主要是把污水中的污泥分离出来。初步分离出来的污泥含水量在百分之百以上,不便于运输或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所以便用污泥脱水设备进行进一步的脱水处理,使含水率达到85%以下,以便于运输到填埋处或焚烧处进行再处理。甚至可以方便污泥的回收再利用等等。我国现有的污泥脱水设备,存在着效率低下、易堵塞、电耗高等诸多缺点。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水分离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包括分离筒体,分离筒体底部设有出水口,分离筒体内部设有分离滚筒,分离滚筒顶部连接转轴,转轴通过设于分离筒体外部的电机带动,分离滚筒底部设有出泥口,分离滚筒内部设有入料通道,入料通道顶部连接入料口,入料通道底部设有挡板,挡板与入料通道底部不接触。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上述技术方案中,分离滚筒周边上均匀分布有漏水网孔,分离滚筒底部均匀分布有漏泥网孔,漏泥网孔的孔径大于漏水网孔的孔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出泥口顶部设有出泥导板,出泥导板沿出泥口向分离滚筒延伸,出泥导板顶部与分离滚筒不接触。优选的,出水口倾斜向下。优选的,挡板由一倒置的锥形筒体构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将分离后的污泥排出,自动实现污水的泥水分离处理,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工作效率高,不易堵塞,节约能源,符合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分离筒体;2、出水口;3、分离滚筒;4、漏水网孔;5、漏泥网孔;6、转轴;7、电机;8、出泥口;9、出泥导板;10、入料通道;11、入料口;1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包括分离筒体1,分离筒体1底部设有出水口2,出水口2倾斜向下,方便水的流出,分离筒体1内部设有分离滚筒3,分离滚筒3周边上均匀分布有漏水网孔4,分离滚筒3底部均匀分布有漏泥网孔5,漏泥网孔5的孔径大于漏水网孔4的孔径,使得分离彻底,分离滚筒3顶部连接转轴6,转轴6通过设于分离筒体1外部的电机7带动,提供动力,分离滚筒3底部设有出泥口8,出泥口8顶部设有出泥导板9,出泥导板9沿出泥口8向分离滚筒3延伸,防止泥与水的再次混合,出泥导板9顶部与分离滚筒3不接触,防止分离滚筒3运作时顺坏出泥导板9,分离滚筒3内部设有入料通道10,入料通道10顶部连接入料口11,入料通道10底部设有挡板12,挡板12与入料通道10底部不接触,挡板12由一倒置的锥形筒体构成,锥形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不超过30°,挡板12可阻挡入料过快的进入,使得分离效果更好,将分离后的污泥排出,自动实现污水的泥水分离处理,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工作效率高,不易堵塞,节约能源,符合人们的需求。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