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2-羟基-1-苯乙基)硫脲修饰的Cr-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587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催化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不对称选择催化,具体来说是(R)-1-(2-羟基-1-苯乙基)硫脲修饰的Cr-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Noyori教授指出:“未来的合成化学必须是经济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以及节省资源和能源的化学,化学家需要为实现‘完美的反应化学’而努力,即以100%的选择性和100%的收率只生成需要的产物而没有废物产生”。手性催化合成作为实现“完美合成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手性催化剂是手性催化研究中的最核心科学问题。从反应原理上看,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是通过和反应底物以不稳定的共价键可逆地形成活性中间体或通过若相互作用,如氧键、范德华力或离子对等活化反应底物。催化是多金属氧酸盐应用中最有前途且最具实用价值的研究方向。多金属氧酸盐同时集酸碱催化剂、氧化还原催化剂、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等的优良特性于一身,被认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绿色的多功能催化剂。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对多酸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到目前为,已有8个多酸催化工业化项目被成功开发。催化成为了多酸化学中一项永恒的研究课题。自从手性多金属氧酸盐被成功合成以后,人们便开始了手性多酸在不对称催化领域的探索。手性多金属氧酸盐集多酸与手性材料的各种优异性能于一身。其独特的可溶性类矿物金属-氧化物结构,为手性的非生命起源学说及无机固体中手性传递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模型;其高的负电性,可调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活性及纳米尺寸,更为多功能非线性光学、纳米材料、立体选择性催化以及医药等新材料的设计、合成带来了新的希望。手性催化具有高效、高对映选择性和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自从1993年Zubieta等人在《Nature》上报道采用水热技术成功制备了类似DNA的手性双螺旋结构的化合物(Me2NH2)K4[V10O10(H2O)4(OH)4(PO4)7]·H2O后,人们便开始了手性多酸在不对称催化领域的探索。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罗三中教授等人在以有机胺小分子催化剂作为抗衡阳离子,多酸作为催化剂负载载体的领域做出了出色的工作(Organicletters,2007,9(18):3675-3678.)。他们合成了一系列的仲胺-叔胺型脯氨酸衍生物,采用强酸性多阴离子的[PW12O40]3-替代传统酸-碱协同催化中的矿物酸,合成了一系列手性有机胺-多酸杂化材料。这些材料对醛酮的直接Aldol反应,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等都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手性选择性。有机胺小分子作为抗衡阳离子与多酸通过静电作用组装,但这些材料没有明确的分子结构,不能进一步探究催化机理,不能解释手性胺与多酸的协同作用。大连物化所段春迎课题组迎利用多金属氧酸盐(POMs)的组成、结构的多样性以及电荷的可调变性,设计组装一系列具有催化功能的多孔性的POMOFs,实现了它们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3,135(28):10186-10189.),但这些材料同样没有明确的分子结构,不能进一步探究催化机理,不能解释MOFs与POMs的协同作用。此外,目前,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很难实现用于工业化生产,主要由于催化剂活性较低、用量高且不易回收利用。要实现这些催化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必须解决昂贵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是个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1-(2-羟基-1-苯乙基)硫脲修饰的Cr-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活性较低、用量高且不易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从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思路出发,创新性地提出利用“酸-碱”协同催化策略,以具有潜在催化活性的手性有机小分子作为前躯体,通过有机修饰等方法,巧妙地使有机小分子与高Bronsted酸性的缺位多阴离子结合,构筑得到手性多酸材料;本发明得到的手性多酸材料不但保留了多酸原有的结构,而且拓展了多酸的研究领域,使其在催化、药物和功能材料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此外,多酸具有亲水性,可用绿色、廉价的水作溶剂进行催化反应,反应结束可向体系中加入有机溶剂(乙醇、甲醇等)后,多酸极易析出,可进行回收利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1-(2-羟基-1-苯乙基)硫脲修饰的Cr-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结构见图1)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1)以钼酸铵和硝酸铬为原料,在pH值为4~5的条件下,温度为80℃~100℃的条件下,制备Cr-Anderson型杂多酸母体(NH4)3[Cr(OH)6Mo6O18];2)将上述得到的Cr-Anderson型杂多酸母体(NH4)3[Cr(OH)6Mo6O18]与三羟基氨基甲烷在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有机单侧氨基修饰的Cr-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3)以D-苯甘氨醇为原料合成(R)-1-(2-羟基-1-苯乙基)异硫氰酸酯;4)将(R)-1-(2-羟基-1-苯乙基)异硫氰酸反应与步骤2)得到的有机单侧氨基修饰的Cr-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反应得到(R)-1-(2-羟基-1-苯乙基)硫脲修饰的Cr-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上述步骤1)中,钼酸铵和硝酸铬的摩尔比为1:1~1:2。上述步骤1)中,通过浓硝酸调体系的pH值到4~5之间。上述步骤2)中,Cr-Anderson型杂多酸母体(NH4)3[Cr(OH)6Mo6O18]与三羟基氨基甲烷的摩尔比1:2~1:5。上述步骤2)中,水热反应温度为135-145℃,水热反应时间为20h~30h。上述步骤2)中,有机单侧氨基修饰的Cr-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为[TBA]3{[NH2C(CH2O)3]CrMo6O18(OH)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