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辊式破碎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41095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机械,特别是一种辊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破碎机是矿山中非常常见的设备,能将矿石碎成需要的大小。现有的辊式破碎机中,如果需要将体积过大的矿石碎成小块,则不能采用大型的齿形辊面碎石机,由于强度的需要,齿形辊面上的齿不能采用过小的齿,而采用一般的辊式破碎机的话又没有足够的强度对大型矿石进行破碎,破碎次数少,破碎机也需要时常更换组件,使用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得到的破碎后的物料快过粉率高,大小不均匀,需要二次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四辊式破碎机,通过多次破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过粉率,得到大小更小的物料快。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辊式破碎机,包括进料口,碎石筒,基座,所述基座两端分别固定有一电机,两驱动电机之间设有一碎石筒,且碎石筒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碎石筒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置有漏斗形接料口,上部外壁两端分别设有两处通槽,下部外壁两端分别设有两处通槽,所述通槽有铰链穿过,碎石筒外壁的铰链通过定位滚轴固定,所述定位滚轴固定安装在碎石筒外壁上,碎石筒内部的中上部设有4个轧辊。进一步,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一挡块,所述挡块的两边筒壁上分别固定有一挡板,挡块的左下方设有第二轧辊,所述第二轧辊通过其轴杆固定安装在碎石筒上,其轴端穿过并伸出碎石筒的筒壁,第二轧辊的左下方设有第一轧辊,并与第一轧辊相啮合,所述第一轧辊通过其轴杆固定安装在碎石筒上,其轴端穿过并伸出碎石筒的筒壁,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周围围有一圈铰链,铰链所围成四边形的四角通过定位滚轴定位,第一轧辊、第二轧辊和铰链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挡块的中心线镜像到挡块的右下方,即在挡块的下方总共设有一对第二轧辊、一对第一轧辊和两圈铰链。进一步,所述铰链的铰孔与第二轧辊的辊齿相配合,第二轧辊的转动会带动铰链同向转动;在铰链的下方设有弧形筛杆,所述弧形筛杆的下方设有一漏斗形接料口,弧形筛杆和漏斗形接料口都固定连接在碎石筒上。进一步,所述挡块为弧形,由硬质的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其表面覆盖有一层橡胶涂层,厚度为1~3mm,所述挡板为三角形,挡板的一边贴在筒壁上,另一斜边上覆盖有一层橡胶涂层,厚度为1~3mm,同时还开凿有若干个通道,便于铰链穿过,挡板由硬质的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漏斗形接料口表面也涂有一层橡胶涂层,厚度为1~3mm。进一步,所述第一轧辊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即第一轧辊的轴杆与筒壁连接处设有U形槽,轴杆可通过U形槽实现左右移动,所述U形槽处还设有可插拔的卡销,轴杆可通过卡销实现位置固定,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的辊齿为球形辊齿,所述球形辊齿采用高钒耐磨合金制成,所述第二轧辊的轴杆通过皮带分别与同侧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进一步,所述铰链上有若干个通孔,在第二轧辊处,铰链通孔大小比第二轧辊的辊齿尺寸略大,铰链顺着轧辊轴杆的方向设有若干条,第二轧辊的上方和下方的每条铰链间设有竖向滚轴,其斜下方的每条铰链间设有横向滚轴,所述弧形筛杆顺着轧辊轴杆的方向设有若干根。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多次破碎,降低过粉率,同时减小对轧辊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在轧辊上方设置挡块,可以将进料口处落下来的大块物料分割为两路落下,同时降低其冲击力,防止物料直接冲击轧辊,减小对轧辊的损伤,同时,还可加快进料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落下来的物料分两路通过轧辊进行滚轧,其破损效率提高,而过粉率降低,挡块两边的挡板主要是为了使物料能更好地落入两轧辊的啮合处,使之不会从其他空隙处直接落入接料口,使破碎率进一步提高。2、充分利用轧辊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轧辊周围设置一圈多条铰链,轧辊上方和下方的铰链通过竖向滚轴来调节其每条铰链的间距,使物料能从其间隙处落下,让铰链在此处穿过时不至于对物料的进出形成阻挡;在轧辊相啮合的地方让铰链穿过,并让轧辊的辊齿带动铰链向上行走,使铰链转动起来,同时,通过横向滚轴加紧链条,使两轧辊间处的每条铰链间隙变窄,使未被破碎的物料或未被完全破碎的物料通过铰链的挟持作用被带入轧辊啮合处被再次滚轧,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轧辊滚轧的作用,还利用了其很难利用的二次滚轧作用,充分利用了能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为了让未被破碎的物料或未被完全破碎的物料能被筛选出来且能更好地被铰链挟持,在铰链的下方设有弧形筛杆,弧形筛杆顺着轧辊辊轴的方向设有若干根,每根弧形筛杆间的间距是可调节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