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回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00212阅读:2241来源:国知局
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回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对于地球温室效应问题的有效对策,将二氧化碳(CO2)回收并储藏的二氧化碳回收储藏技术引人注目。通常火力发电站、炼铁厂、水泥厂、其他化学产业设备等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排出来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较高。因此,当就这样的设备适用二氧化碳回收技术时,能够高效地回收二氧化碳。

上述二氧化碳回收技术被分类为化学吸收法。具体来说,将废气供给到吸收塔,在该吸收塔中废气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液所吸收。此时,放出了二氧化碳的废气作为处理后气体由吸收塔排出。将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供给到再生塔,在该再生塔中由吸收液放出二氧化碳,由此进行分离回收。将在再生塔中放出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返回到吸收塔。作为这样的技术,有日本特开2012-223681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再生塔中难以使二氧化碳由吸收液完全放出。即,由再生塔内的气液平衡确定的量的二氧化碳能够以溶解在吸收液(贫液)中的状态残存。由此,根据吸收塔内的气液平衡,溶解后的二氧化碳的一部分有可能由从再生塔供给到吸收塔的贫液放出。因此,由吸收塔排出的处理后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可能升高,二氧化碳回收率降低。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二氧化碳回收率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回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备:吸收塔,该吸收塔具有使废气与吸收液接触而使废气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液吸收的第1气液接触部;以及再生塔,该再生塔使二氧化碳由吸收了从吸收塔供给的二氧化碳的吸收液放出。吸收塔还具有:放出区域,该放出区域设置在第1气液接触部的上方,导入从再生塔供给的吸收液并使二氧化碳由吸收液放出;以及第2气液接触部,该第2气液接触部设置在放出区域的上方,跟随着由第1气液接触部排出的废气一起供给在放出区域所放出的二氧化碳。在放出区域放出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被吸收液供给装置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从第2气液接触部通过后的吸收液介由导向部件绕过放出区域而被导向到第1气液接触部。第2气液接触部使废气与吸收液接触,从而使废气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液吸收。

另外,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回收方法是在具备吸收塔和再生塔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中回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其中,该吸收塔具有使废气与吸收液接触而使废气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液吸收的第1气液接触部,该再生塔使二氧化碳由吸收了从吸收塔供给的二氧化碳的吸收液放出。在该二氧化碳回收方法中,首先,将从再生塔供给的吸收液导入设置在第1气液接触部的上方的放出区域,并使二氧化碳由吸收液放出。接着,将在放出区域放出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供给到设置在放出区域的上方的第2气液接触部。另外,将在放出区域所放出的二氧化碳跟随着由第1气液接触部排出的废气一起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在第2气液接触部将废气与吸收液接触,从而废气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液吸收。从第2气液接触部通过后的吸收液绕过放出区域导向到第1气液接触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二氧化碳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吸收塔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吸收塔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吸收塔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作为图4的变形例的吸收塔的详细结构的图。

符号说明

1 二氧化碳回收装置

2 废气

4 富液

5 贫液

12 清洗液

20 吸收塔

21 第1气液接触部

22 放出区域

23 第2气液接触部

27 吸收液供给装置

27b 供给用冷却器

29 导向部件

30 再生塔

35 贫液用冷却器

50 减压容器

51 排出泵

52 第3气液接触部

55 循环装置

55b 循环用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和图2,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具备:吸收塔20,该吸收塔20使废 气2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液吸收;以及再生塔30,该再生塔30使二氧化碳由吸收了从吸收塔20供给的二氧化碳的吸收液放出,由此将吸收液再生。吸收塔20中二氧化碳被吸收液吸收后的废气2作为处理后气体3由吸收塔20排出。另外,二氧化碳与蒸汽一起作为含二氧化碳的蒸汽8由再生塔30排出。此外,供给到吸收塔20的废气2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设定为火力发电站或炼铁厂、水泥厂、其他化学产业设备等中排出的气体。该气体通过未图示的送风机供给到吸收塔20,此时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冷却处理后供给到吸收塔20。

吸收液在吸收塔20与再生塔30之间循环,在吸收塔20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为富液4,在再生塔30中放出二氧化碳而成为贫液5。此外,吸收液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单乙醇胺、2-氨基-2-甲基-1-丙醇这样的含醇性羟基的伯胺类、二乙醇胺、2-甲基氨基乙醇这样的含醇性羟基的仲胺类、三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这样的含醇性羟基的叔胺类、乙二胺、三乙二胺、二乙三胺这样的聚乙烯聚胺类、哌嗪类、哌啶类、吡咯烷类这样的环状胺类、苯二甲胺这样的多胺类、甲基氨基羧酸这样的氨基酸类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这些胺化合物通常作为10~70重量%的水溶液来使用。另外,吸收液中可以加入二氧化碳吸收促进剂或防腐蚀剂;此外,作为其他介质还可以加入甲醇、聚乙二醇、环丁砜等。

吸收塔20具有主体容器20a和第1气液接触部21(填充层),该第1气液接触部21收纳在主体容器20a中,使废气2与贫液5接触而使废气2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贫液5吸收。其中,主体容器20a由下部接受废气2,由塔顶排出处理后气体3。第1气液接触部21被构成为逆流型气液接触装置。

供给到吸收塔20的主体容器20a的下部的废气2在主体容器20a内向着第1气液接触部21上升。另一方面,来自再生塔30的贫液5分散落下而供给到第1气液接触部21。在第1气液接触部21,废气2与贫液5进行气液接触,从而废气2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贫液5吸收而生成富液4。此时,若贫液5的温度变低,则贫液5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提高。

生成的富液4暂时储藏在吸收塔20的下部,由该下部排出。至于与贫液5进行气液接触后的废气2,二氧化碳被除去,并由第1气液接触部21 排出而在主体容器20a内上升。

吸收塔20与再生塔30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31。在吸收塔20与热交换器31之间设置有富液用泵32,由吸收塔20排出的富液4介由富液用泵32经由热交换器31供给到再生塔30。热交换器31使从吸收塔20供给到再生塔30的富液4与从再生塔30供给到吸收塔20的贫液5进行热交换。由此,贫液5成为热源,并将富液4加热到所希望的温度。换言之,富液4成为冷热源,并将贫液5冷却至所希望的温度。

再生塔30具有使二氧化碳由富液4放出的胺再生部30a(填充层)。该胺再生部30a被构成为逆流型气液接触装置。

再生塔30与重沸器33连结。该重沸器33介由加热介质将从再生塔30供给的贫液5加热而产生蒸汽7,所产生的蒸汽7供给到再生塔30。更具体来说,对重沸器33,供给由再生塔30的下部排出的贫液5的一部分,并且从例如涡轮机(未图示)等外部供给作为加热介质的高温蒸汽。将供给到重沸器33的贫液5介由与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来加热,从而由贫液5生成蒸汽7。此时,二氧化碳也由贫液5放出。所生成的蒸汽7与二氧化碳一起供给到再生塔30的下部,将再生塔30内的富液4加热,提高富液4的温度。另外,加热介质不限于来自涡轮机的高温蒸汽。

对再生塔30的下部,从重沸器33供给蒸汽7,在再生塔30内向着胺再生部30a上升。另一方面,来自吸收塔20的富液4分散落下而供给到胺再生部30a。在胺再生部30a,富液4与蒸汽7进行气液接触,从而由富液4放出二氧化碳而生成贫液5。此时,若富液4的温度高,则能够使二氧化碳高效地由富液4放出。这样,吸收液在再生塔30中再生。

所生成的贫液5由再生塔30的下部排出,与富液4进行了气液接触的蒸汽7作为进一步含有二氧化碳的含二氧化碳的蒸汽8由再生塔30的塔顶排出。

在再生塔30与热交换器31之间设置有贫液用泵34。由再生塔30排出的贫液5介由贫液用泵34经由上述热交换器31供给到吸收塔20。如上所述,热交换器31使从再生塔30供给到吸收塔20的贫液5与从吸收塔20供给到再生塔30的富液4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另外,在热交换器31与吸收塔20之间设置有将从再生塔30(更具体来说为热交换器31)供给到吸 收塔20的贫液5冷却的贫液用冷却器35。对贫液用冷却器35从外部供给冷却水等冷却介质,贫液用冷却器35将在热交换器31中冷却后的贫液5进一步冷却到所希望的温度。

在贫液用冷却器35中冷却后的贫液5供给到吸收塔20的第1气液接触部21。在第1气液接触部21,贫液5与废气2进行气液接触,从而废气2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贫液5吸收而成为富液4。这样,在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中,一边使吸收液为贫液5的状态与吸收液为富液4的状态反复一边进行循环。

图1所示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还具备:气体用冷却器40,该气体用冷却器40将由再生塔30的塔顶排出的含二氧化碳的蒸汽8冷却,将蒸汽冷凝而生成冷凝水9;以及气液分离器41,该气液分离器41将由气体用冷却器40生成的冷凝水9从含二氧化碳的蒸汽8中分离。这样,使含二氧化碳的蒸汽8所含有的水分降低,由气液分离器41作为二氧化碳气体10排出。排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10供给到未图示的设备来储藏。另一方面,在气液分离器41中分离后的冷凝水9通过其自重或冷凝水用泵42供给到再生塔30,与富液4混合。此外,对气体用冷却器40从外部供给用于冷却含二氧化碳的蒸汽8的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水)。

接着,使用图2,对吸收塔2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吸收塔20还具有:设置在第1气液接触部21的上方的放出区域22;以及设置在放出区域22的上方的第2气液接触部23(填充层)。这些放出区域22以及第2气液接触部23被收纳在主体容器20a内。第2气液接触部23与第1气液接触部21同样地被构成为逆流型气液接触装置。

在放出区域22,导入从再生塔30(更具体来说为贫液用冷却器35)供给的贫液5,并由贫液5放出二氧化碳。在该放出区域22设置有第1液分散器24。第1液分散器24优选将供给来的贫液5喷到放出区域22内来进行导入。此时,使贫液5的表面积增大,从而能够由贫液5高效地放出二氧化碳。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放出区域22的下方且第1气液接触部21的上方,设置有储藏被导入放出区域22的贫液5的储藏部25。该储藏部25只要是 接受由第1液分散器24导入放出区域22的贫液5的至少一部分就行。

在放出区域22内放出的二氧化碳跟随着由第1气液接触部21排出的废气2一起在主体容器20a内上升,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具体地说,图2所示的方式在储藏部25的侧方形成有由第1气液接触部21排出的废气2上升的气体流路区域26。在该气体流路区域26,在放出区域22内放出的二氧化碳跟随着上升的废气2一起向着第2气液接触部23上升。

另一方面,被导入放出区域22并放出了二氧化碳的贫液5介由吸收液供给装置27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液供给装置27包括:将储藏在储藏部25的贫液5供给到第2液分散器28(后述)的供给泵27a;以及将供给到第2液分散器28的贫液5冷却的供给用冷却器27b。

在第2气液接触部23的上方设置有从吸收液供给装置27供给贫液5的第2液分散器28。第2液分散器28使供给来的贫液5分散落下到第2气液接触部23,使贫液5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而且,第2气液接触部23使废气2与贫液5接触而使废气2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贫液5吸收。

如图2所示,吸收塔20还具有:使从第2气液接触部23通过后的贫液5绕过放出区域22而导向到第1气液接触部21的导向部件29。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部件29设置在主体容器20a内,以从上方覆盖放出区域22的方式形成。由此,防止在第2气液接触部23吸收了二氧化碳的贫液5流下到放出区域22。另外,如图2所示,导向部件29也可以以从放出区域22(或储藏部25)的上方向着气体流路区域26朝斜下方倾斜并延伸的方式形成。此时,放出区域22以向上方凸出的方式形成,更进一步防止介由导向部件29导向的贫液5被供给到放出区域22。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导向部件29将贫液5导向到设置在储藏部25的侧方的上述气体流路区域26。这样,防止从第2气液接触部23通过后的贫液5供给到放出区域22。此外,就导向部件29的形状来说,只要能够将在第2气液接触部23中从废气2吸收了二氧化碳的贫液5绕过放出区域22而导向到第1气液接触部21就行,不限于图2所示的方式。另外,也不限于设置在主体容器20a内。

接着,对由这样的构成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运转期间,如图2所示,从再生塔30(参照图 1)供给的贫液5供给到吸收塔20的第1液分散器24。供给到第1液分散器24的贫液5由第1液分散器24导入放出区域22。

然而,在再生塔30中,通常难以使二氧化碳由富液4完全放出。由此,在从再生塔30供给到吸收塔20的贫液5中,二氧化碳能够以溶解的状态残存。在放出区域22中的二氧化碳的分压低的情况下,以保持气液平衡的方式,由导入放出区域22的贫液5放出溶解在贫液5中的二氧化碳。

在放出区域22内放出的二氧化碳流向形成在储藏部25的侧方的气体流路区域26。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出区域22以向上方凸出的方式形成,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当在放出区域22中放出的二氧化碳充满时,放出区域22内的二氧化碳也会被挤出到气体流路区域26。另一方面,在第1气液接触部21中放出了二氧化碳的废气2由第1气液接触部21排出,并在气体流路区域26上升。由此,到达气体流路区域26的二氧化碳跟随着废气2一起在气体流路区域26上升,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

另外,在放出区域22中放出了二氧化碳的贫液5储藏在储藏部25。由于所储藏的贫液5放出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浓度变得较低。该贫液5介由吸收液供给装置27的供给泵27a供给到第2液分散器28。此时,贫液5被供给用冷却器27b冷却。供给到第2液分散器28的贫液5由第2液分散器28分散落下而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

在第2气液接触部23中,若由气体流路区域26上升而来的废气2与由第2液分散器28分散落下的贫液5进行气液接触,则废气2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贫液5吸收。就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的贫液5来说,如上所述,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变得较低,因此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较高。另外,由于贫液5被冷却,因此其温度降低。由此,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的贫液5的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提高。因此,能够高效地吸收废气2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而且,在第2气液接触部23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的贫液5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从第2气液接触部23通过而使二氧化碳浓度变得较高的贫液5介由导向部件29导向,被导向到气体流路区域26。导向到气体流路区域26的贫液5从气体流路区域26向着第1气液接触部21流下。由此,从第2气液接触部23通过后的贫液5绕过放出区域22而供给到第1气液接触部21, 防止该贫液5供给到放出区域22。即,防止从第2气液接触部23通过而使二氧化碳浓度变得较高的贫液5与储藏在储藏部25的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的贫液5混合,防止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的贫液5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降低。

流下到第1气液接触部21的贫液5与供给到吸收塔20的主体容器20a的下部的废气2进行气液接触。供给到第1气液接触部21的废气2由于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因此就算是在第2气液接触部23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的贫液5,也能够由废气2高效地吸收二氧化碳。另外,由于贫液5的温度依然低,因此由此也能够高效地吸收二氧化碳。

另一方面,在第2气液接触部23中放出了二氧化碳的废气2由第2气液接触部23排出并上升,由吸收塔20的主体容器20a的塔顶作为处理后气体3排出到外部。就处理后气体3来说,如上所述,在第2气液接触部23中二氧化碳被贫液5吸收,因此处理后气体3的二氧化碳浓度变低。

这样的话,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再生塔30供给到吸收塔20的贫液5能够将放出区域22中放出了的二氧化碳在设置在放出区域22的上方的第2气液接触部23中吸收并回收。由此,能够降低由吸收塔20排出的处理后气体3的二氧化碳浓度。因此,能够使二氧化碳回收率提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介由导向部件29将从第2气液接触部23通过而使二氧化碳浓度变得较高的贫液5绕过放出区域22供给到第1气液接触部21。由此,能够防止二氧化碳浓度变得较高的贫液5与通过在放出区域22中放出二氧化碳而使二氧化碳浓度变得较低的贫液5混合。因此,能够对第2气液接触部23供给二氧化碳浓度低的贫液5,能够使第2气液接触部23中的贫液5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提高。其结果是,能够使第2气液接触部23中的二氧化碳回收率提高。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储藏部25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的贫液5被供给用冷却器27b冷却。由此,能够降低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的贫液5的温度,能够使第2气液接触部23中的贫液5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提高。因此,能够使二氧化碳回收率进一步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 氧化碳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就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来说,主要区别在于其还具备减压容器,该减压容器使从再生塔供给到吸收塔的吸收液闪蒸,使二氧化碳由吸收液放出;其他构成与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此外,图3对与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还具备减压容器50,该减压容器50使从再生塔30供给到吸收塔20的贫液5闪蒸(减压气液分离),使二氧化碳由贫液5放出并回收。更具体来说,减压容器50优选被配置在热交换器31与吸收塔20之间,将由热交换器31排出并供给到吸收塔20之前的贫液5闪蒸。此时,使被热交换器31冷却的贫液5闪蒸。

上述的贫液用冷却器35被配置在减压容器50与吸收塔20之间。换言之,减压容器50被配置在热交换器31与贫液用冷却器35之间。贫液用冷却器35将从减压容器50供给到吸收塔20的贫液5冷却,使由减压容器50排出并供给吸收塔20之前的贫液5冷却。此时,避免供给到减压容器50的贫液5被贫液用冷却器35冷却。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还具备将放出到减压容器50内的二氧化碳排出的排出泵51(排出驱动部)。通过驱动该排出泵51,将减压容器50内的二氧化碳作为二氧化碳气体11排出并回收。另外,通过排出泵51的驱动,减压容器50内的压力降低,保持减压容器50内的压力被减压了的状态。由此,能够高效地将供给到减压容器50的贫液5闪蒸。

这样的话,根据本实施方式,将从再生塔30供给到吸收塔20的贫液5在减压容器50内闪蒸,二氧化碳由贫液5放出并回收。由此,能够使二氧化碳回收率提高。另外,能够降低供给到吸收塔20的第1液分散器24的贫液5的二氧化碳浓度。由此,能够降低放出区域22中的二氧化碳的放出量,降低供给到第2气液接触部23的废气2的二氧化碳浓度。因此,能够使由吸收塔20排出的处理后气体3的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降低,能够使二氧化碳回收率进一步提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将从热交换器31供给到吸收塔20的贫液5 冷却的贫液用冷却器35配置在减压容器50与吸收塔20之间。由此,能够抑制供给到减压容器50的贫液5的温度变低,能够在减压容器50中高效地使贫液5闪蒸。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排出到减压容器50内的二氧化碳介由排出泵51排出。由此,能够使减压容器50内进一步减压,能够在减压容器50内高效地使贫液5闪蒸。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4,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就图4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来说,主要区别在于吸收塔还具有设置在第2气液接触部的上方的第3气液接触部;其他构成与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此外,图4对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塔20还具有设置在第2气液接触部23的上方的第3气液接触部52。该第3气液接触部52被收纳在主体容器20a内,使由第2气液接触部23排出的废气2与清洗液12进行气液接触,从而使废气2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清洗液12吸收。清洗液12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水或与上述吸收液(富液4、贫液5)相同的材料。

在第3气液接触部52的上方设置有使清洗液12分散落下的第3液分散器53。第3液分散器53使供给来的清洗液12在第3气液接触部52分散落下,对第3气液接触部52供给清洗液12。另一方面,在第3气液接触部52的下方设置有储藏从第3气液接触部52流下的清洗液12的第2储藏部54。

第3气液接触部52的清洗液12介由循环装置55进行循环。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循环装置55包括:将储藏在第2储藏部54的清洗液12供给到第3液分散器53的循环泵55a;以及将供给到第3液分散器53的清洗液12冷却的循环用冷却器55b。

通过这样的构成,第3气液接触部52的第2储藏部54所储藏的清洗液12介由循环装置55的循环泵55a供给到第3液分散器53。此时,清洗液12被循环用冷却器55b冷却。供给到第3液分散器53的清洗液12由第 3液分散器53分散落下,并供给到第3气液接触部52。另一方面,由第2气液接触部23排出的废气2在吸收塔20的主体容器20a内上升,并供给到第3气液接触部52。

在第3气液接触部52中,由第2气液接触部23上升而来的废气2与由第3液分散器53分散落下的清洗液12进行气液接触,废气2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被清洗液12吸收。吸收了二氧化碳的清洗液12由第3气液接触部52流下,并储藏在第2储藏部54。第2储藏部54所储藏的清洗液12介由循环装置55再次供给到第3液分散器53。这样地操作,由此清洗液12进行循环。

清洗液12通过循环,在第3气液接触部52中反复进行二氧化碳的吸收。由此,清洗液12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因此,在测定清洗液12的物性值(例如密度、pH、粘度等),当所测得的物性值达到规定的基准值时,可以对该清洗液12追加新的清洗液12,并将剩余的清洗液12排出。或者,还可以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了的清洗液12更换为新的清洗液12。由此,能够改善清洗液12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此外,就排出或更换后的清洗液12来说,在其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贫液5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情况下,还可以使其与贫液5混合来使用。

另一方面,在第3气液接触部52中放出了二氧化碳的废气2由第3气液接触部52排出并上升,由吸收塔20的主体容器20a的塔顶作为处理后气体3排出到外部。就处理后气体3来说,如上所述,在第3气液接触部52中二氧化碳进一步被贫液5吸收,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处理后气体3的二氧化碳浓度。

这样的话,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3气液接触部52中,清洗液12能够将由第2气液接触部23排出的废气2所含有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回收。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由吸收塔20排出的处理后气体3的二氧化碳浓度。因此,能够进一步使二氧化碳回收率提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从第2储藏部54供给到第3气液接触部52的清洗液12被循环用冷却器55b冷却。由此,能够降低供给到第3气液接触部52的清洗液12的温度,能够使第3气液接触部52中的清洗液12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处理后气体3的二氧化碳 浓度。

此外,就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对由热交换器31排出的贫液5经由贫液用冷却器35供给到吸收塔20的第1液分散器2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将供给到第1液分散器24的贫液5在减压容器50中闪蒸。图5所示的方式是将本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与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组合而成的方式。此时,能够使二氧化碳回收率更进一步提高。

根据以上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使二氧化碳回收率提高。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是作为例子列举的,并不意味着对发明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可以用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超出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均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发明以及其等同的范围内。此外,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部分地适当组合这些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