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筛板塔的塔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350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筛板塔的塔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塔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筛板塔上,实现传热传质的部件。



背景技术:

筛板塔是扎板塔的一种,内装若干层水平塔板,板上有许多小孔,形状如筛;并装有溢流管或没有溢流管。操作时,液体由塔顶进入,经溢流管(一部分经筛孔)逐板下降,并在板上积存液层。气体(或蒸气)由塔底进入,经筛孔上升穿过液层,鼓泡而出,因而两相可以充分接触,并相互作用。筛板塔在工作时,气相介质从塔底向上流动,液相介质从塔顶留下,在塔板上层层流动后,通过塔板上的筛孔实现气相介质与液相介质充分接触,从而实现传质传热。

在筛板塔工作时,气相介质与液相介质的接触程度是影响传热传质效率的关键因素。其中塔盘是决定传热传质效率的重要部件。常见的塔盘包括舌形塔板、斜孔塔板、网孔塔板、林德筛板、多降液管塔板、旋流塔板等。

这些常见形式的塔盘、塔板的工作效率经过多年的研究,其工作效率的上限仍然无法突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筛板塔的塔盘,本发明实现在液相介质从塔板上流下时,增大气相介质与液相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传质效率,从而提升筛板塔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筛板塔的塔盘,包括塔板、降液管,所述塔板固定在筒体上,所述降液管设置在塔板中部,所述降液管下端设置有液体分布器;

所述塔板包括第一环形塔板、第二环形塔板,所述第一环形塔板与第二环形塔板之间通过锥形环A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塔板、锥形环A、第二环形塔板上设置有筛孔A;

所述降液管上端口连接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外侧连接锥形环B,锥形环B固定在第二环形塔板上表面,降液管从第二环形塔板中部的孔穿过,且延伸至第二环形塔板下方,在所述锥形环B、环形板上设置有筛孔B;

在所述降液管底部设置有液体分布器,所述液体分布器通过连杆与第二环形塔板连接。

所述降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筛孔C,在液体分布器上设置有筛孔D。

所述降液管的上端口设置有沿端口设置的锯齿。

所述环形板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一环形塔板的上表面。

所述降液管上的筛孔C在竖向错开布置。

所述降液管上的筛孔C为椭圆孔,所述椭圆孔的长轴沿横向设置。

所述降液管上的椭圆形筛孔C的长轴与短轴长度比为2:1。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降液管设置在塔板中部,液相介质从塔板流至降液管过程中与筛孔A、筛孔B上流出的气相介质接触,而且环形板与锥形环B从第二环形塔板上突出,延长了液相介质的流程,增大气相介质的出气面积,从而提高了传热传质效率;

降液管上的筛孔C为横向布置的椭圆形孔,进一步增大了从降液管流下的液相介质与气相介质的传热传质效率;

从降液管落下的液相介质,均布在下一层塔盘上,进一步提高了传热传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降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降液管与塔板之间的局部视图。

图中:1、筒体;2、液体分布器;3、通气栅;4、第一环形塔板;5、锥形环A;6、筛孔B;7、降液管;8、筛孔C;9、第二环形塔板;10、筛孔D;11、锥形环B;12、环形板;13、锯齿;14、连杆;15、筛孔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筛板塔是化工领域常见的化工设备,主要用于萃取、分离、反应等化工操作。由于筛板结构的局限,目前常见的筛板塔工作效率上限受到限制。为提高筛板塔的工作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塔盘。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一种用于筛板塔的塔盘,包括塔板、降液管7,所述塔板固定在筒体1上,所述降液管7设置在塔板中部,所述降液管7下端设置有液体分布器2;液相介质从上层塔盘的液体分布器2流下后,流到该层塔盘上,在该层塔盘上进一步完成液相介质与气相介质的传热传质过程。

如图3所示,所述塔板包括第一环形塔板4、第二环形塔板9,第二环形塔板9的位置比第一环形塔板4位置低,从而延长液相介质在第二环形塔板9上的停留时间,使液相介质在第一环形塔板4、第二环形塔板9上积存液层。所述第一环形塔板4与第二环形塔板9之间通过锥形环A5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塔板4、锥形环A5、第二环形塔板9上设置有筛孔A15;

所述降液管7上端口连接环形板12,所述环形板12外侧连接锥形环B11,锥形环B11固定在第二环形塔板9上表面,降液管7从第二环形塔板9中部的孔穿过,且延伸至第二环形塔板9下方,在所述锥形环B11、环形板12上设置有筛孔B6。

环形板12与第一环形塔板4之间构成一个环形槽,液相介质在环形槽内积存,从塔盘底部上升的气相介质从筛孔A15、筛孔B6中向上流动,从而与液层接触,气相介质与液相介质接触时间长,混合充分,传热传质效率高。

如图4所示,液相介质塔板上停留,与气相介质接触后,流入降液管7,沿降液管7流下。在液相介质流至下一层塔板时,其流下后是否均布,对下层塔板的传热传质效率影响较大。为此在所述降液管7底部设置有液体分布器2,所述液体分布器2通过连杆14与第二环形塔板9连接。液体分布器2的直径比降液管7直径大。液体分布器2的直径为降液管9直径的2-3倍,且不大于筒体1内经的二分之一。如此设置,可使液体分布时,更多的流向第一环形塔板9,在保证液体均布效果时,又减小对气相介质上升阻力的影响。

如图2所示,液体分布器2为下端封闭的圆筒,在圆筒的周边和底部设置有筛孔D10,从降液管7流入的液相介质经筛孔D10流出,从而均布在下层塔板上,也进一步实现气相介质与液相介质混合接触。

在液相介质从降液管7流到液体分布器2上之后,若液相介质流量过大,液相介质在液体分布器2上分流不及,液相介质容易液体分布器2上滞留,甚至进入降液管7,堵住降液管7,严重时甚至发生液泛。为解决此问题,如图1、图3所示,所述降液管7的下端口高于液体分布器2的上端口。

液相介质从降液管7流下时,在其流下过程中,也是进行气相介质与液相介质混合的好时机。为此,如图4所示,所述降液管7的管壁上设置有筛孔C8,从而使得气相介质在上升时,从筛孔C8进入降液管7,与从降液管7流下的液相介质进一步接触反应,进一步提高传热传质效率。

为保持液相介质沿降液管7上端口流下时均布,如图4所示,在所述降液管7的上端口设置有沿端口设置的锯齿13,液相介质从锯齿13的齿缝之间流下,通过锯齿13实现流下时均布,保证与上升的气相介质均匀接触。

如图3、图4所示,在液相介质从液体分布器2流到该层塔板上之后,液相介质最终流向降液管7,为防止液相介质在离降液管7较远的第一环形塔板4上滞留,将所述环形板12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一环形塔板4的上表面。从而形成高度差,保持液相介质向降液管7流动。

为提高从筛孔C8进入降液管7的气相介质与液相介质接触充分,如图4所示,所述降液管7上的筛孔C8在竖向错开布置。所述降液管7上的筛孔C8为椭圆孔,所述椭圆孔的长轴沿横向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降液管7上的椭圆形筛孔C8的长轴与短轴长度比为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