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死角螺旋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70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料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死角螺旋混合机。

背景技术:
螺旋混合机包括单螺旋混合机和双螺旋混合机,主要用于粉状物料的混合搅拌,其壳体内的螺旋搅拌轴同时进行自传和公转,使物料在反复提升过程中不断进行剪切、扩散、对流等复合运动,从而被均匀混合。因螺旋混合机混合效果良好,因此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螺旋搅拌轴末端与锥形壳体底板之间留存有一定距离,因此容易形成搅拌死角,产生物料堆积;因该处空间狭小,清理不易,当物料堆积过多时螺旋搅拌轴运动阻力增加,引起能耗增加,甚至出现电流过载设备跳停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死角螺旋混合机,目的在于解决螺旋混合机壳体底部搅拌不均匀以及物料堆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死角螺旋混合机,包括锥形壳体和位于其内部的螺旋搅拌轴,所述螺旋搅拌轴末端设置有底边与所述锥形壳体底板相平行的刮板,所述刮板连接部沿长度方向贴合于螺旋搅拌轴,刮板连接部外侧设置有卡套在螺旋搅拌轴上的开口环形卡箍,所述开口环形卡箍、刮板通过螺栓与螺旋搅拌轴固定。所述刮板为表面涂覆有弹性材料层的金属板。所述开口环形卡箍上至少开设有两个螺栓孔。所述开口环形卡箍至少为两个,每个开口环形卡箍上均开设有一个螺栓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死角螺旋混合机在螺旋搅拌轴末端增设了刮板,有效增加了搅拌范围,提高了粉料混合效果,可以方便地拆装刮板,便于内部清理及设备维修,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投入低,收益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螺旋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开口环形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刮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螺旋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死角螺旋混合机(单螺旋混合机),包括锥形壳体1和位于其内部的单个螺旋搅拌轴2,螺旋搅拌轴2末端连接有刮板3,该刮板3的底边与锥形壳体1底板相平行。上述刮板3的连接部沿长度方向贴合于螺旋搅拌轴2,通过外侧卡套在螺旋搅拌轴2上的开口环形卡箍4进行初步定位,并使用螺栓5将开口环形卡箍4、刮板3完全固定在螺旋搅拌轴2上。如图3所示的开口环形卡箍4为弹性金属件,可以方便地卡套在螺旋搅拌轴2上;拆卸时,除去螺栓5、取下刮板3后,将开口环形卡箍4沿螺旋搅拌轴2轴向褪出。为了尽可能地增大搅拌范围,刮板3底边与锥形壳体1的底板位置较为接近。如图4所示,该刮板3采用金属材质的板材,并在上述金属板302表面涂覆有弹性材料层301(如含氟橡胶涂层等),使该刮板3具有一定的柔韧性,防止两者发生硬性刮擦。如图2所示,开口环形卡箍4为两个,每个开口环形卡箍4上各开设有一个螺栓孔,使刮板3和螺旋搅拌轴2的连接位置固定,保持刮板3的底边与锥形壳体1底板相平行。也可以采用至少开设有两个螺栓孔的开口环形卡箍4对刮板3和螺旋搅拌轴2的连接位置进行固定。由于使用螺栓5将刮板3和螺旋搅拌轴2连接固定,因此在清理堆积物料或者维修刮板3时,可以方便地将刮板3从螺旋搅拌轴2上拆卸下来,方便清理或更换。本实用新型在螺旋搅拌轴末端增设了刮板,有效增加了搅拌范围,提高了粉料混合效果,可以方便地拆装刮板,便于内部清理及设备维修,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投入低,收益高。除上述实施例中的单螺旋混合机外,还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双螺旋混合机,参照上述实施例方式在螺旋搅拌轴的长轴末端增设刮板,同样可以达到提高搅拌效果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