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助剂配比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59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助剂领域,尤其涉及了纺织助剂配比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染色厂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染色助剂,这些染色助剂的品种繁多,每种染色助剂的需求量也是各不相同,目前来说,就算在大型的染色长中,对染色助剂的剂量采用人工量取的方法,但是有许多的染色助剂都是具有腐蚀性的,人为的量取如若不注意,会对量取的工人带来伤害,给企业蒙受损失。针对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运用助剂桶,从需要的桶上释放定量的助剂后排出,大大提升了配合比,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染色效果,此外,纺织助剂在搅拌加热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弥漫在整个工作车间内,长时间呆在这种气体中对工人身体会造成影响,同时加剧了空气污染和地球的温室效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效率低下以及易造成有害气体扩散的缺点,提供了纺织助剂配比搅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纺织助剂配比搅拌装置,包括助剂桶和空心的机体,机体的底部安装有搅拌器,助剂桶至少有三个,助剂桶上均设有竖孔,竖孔上均安装有透明的刻度尺,机体上设有进料孔,助剂桶上均安装有进料管道并通过进料管道与进料孔一一连通,进料管道上均设有阀门,机体的内壁上设有槽,槽的一端与进料孔连接,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机体底部,机体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开关并通过出料开关实现对出料量的控制,机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连 接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内存放有竹炭并通过竹炭进行空气净化,机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孔,搅拌后的纺织助料通过出料孔向外排出。通过打开放料管道上的阀门,使操作者控制该种纺织助剂的取量,避免操作者直接接触纺织助剂并受到其化学侵蚀,机体内壁上的槽可防止不同的纺织助剂在机体内飞溅而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机体顶部的出气口可将纺织助剂反应后产生的有毒气体排出并通过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保证了工作地点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的影响。

作为优选,进料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均匀分布在机体的侧壁上。不仅使外观美观,还使纺织助剂的混合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机体的底部内径逐渐减小形成一个倒锥形结构。倒锥形的结构使纺织助剂能汇聚在机体底部,进行充分的融合,增加搅拌的效率。

作为优选,出料孔上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打开放料管道上的阀门,使操作者控制该种纺织助剂的取量,避免操作者直接接触纺织助剂并受到其化学侵蚀,机体内壁上的槽可防止不同的纺织助剂在机体内飞溅而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机体顶部的出气口可将纺织助剂反应后产生的有毒气体排出并通过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保证了工作地点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机体、2—助剂桶、3—进料 管道、4—阀门、5—刻度尺、6—空气净化装置、7—搅拌器、11—进料孔、12—出气口、13—出料孔、14—槽、15—出料管、21—竖孔、151—出料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纺织助剂配比搅拌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助剂桶2和空心的机体1,机体1的底部安装有搅拌器7,助剂桶2有四个,助剂桶2上均设有竖孔21,竖孔21上均安装有透明的刻度尺5,刻度尺5与助剂桶2的桶壁贴合形成密封的桶体,机体1上设有进料孔11,助剂桶2上均安装有进料管道3并通过进料管道3与进料孔11一一连通,进料管道3上均设有阀门3,机体1的内壁上设有槽14,槽14的一端与进料孔11连接,槽14的另一端延伸至机体1底部,机体1连接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上安装有出料开关151并通过出料开关151实现对出料量的控制,机体1的顶部设有出气口12,出气口12连接有空气净化装置6,空气净化装置6内存放有竹炭并通过竹炭进行空气净化,机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孔13,搅拌后的纺织助料通过出料孔13向外排出。先将不同的纺织助剂倒入助剂桶2中,打开需要放料管道3上的阀门4并使需要配比的纺织助剂流入机体1中,操作者通过刻度尺5的读数变化控制纺织助剂的取量,由于机体1内壁上设有与进料孔11连接的槽14,纺织助剂沿着槽14缓缓流入机体1的底部并进行搅拌混合,纺织助剂在混合的过程中产生有毒气体,有毒气体通过出气口12,再经由空气净化装置6内的竹炭等能吸附有毒气体。

进料孔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均匀分布在机体11的侧壁上。

机体1的底部内径逐渐减小形成一个倒锥形结构。

出料孔13上安装有阀门4,搅拌后的纺织助剂通过出料孔13向外排出。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