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1128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磨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碎装置,尤其涉及了磨碎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磨碎机大部分为一体结构,不易拆卸,不易清洗,且容易卡料,在遇到卡料或者需要清洗的时拆卸机器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磨碎机。磨碎机,包括电机、固定支架、带有磨齿的圆形的磨盘一、带有磨齿的圆形的磨盘二,磨盘一中心固定有轴杆,轴杆穿过磨盘二与电机的轴相连;磨盘一上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插有进料斗,磨盘一上设有多个进料通孔且位于进料斗下方;磨盘二外沿设有竖直向上的挡板,磨盘二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设有滤网;磨盘二焊接在固定支架上,磨盘一置于磨盘二上的挡板的内侧。

作为优选,还包括方形收集箱,收集箱用角钢固定,收集箱上设有接料口,接料口位于出料口下方。用于收集从出料口筛选出来的材料,用角钢固定便于拆卸。

作为优选,磨盘二的直径大于磨盘一。以便在磨盘二外圈设置挡板。

作为优选,轴杆顶部为半球形。避免材料堆积在轴杆上。

作为优选,进料斗上端为圆台形,下端为圆柱形。进料斗下端插入磨盘一的容置槽中,上端圆台形可以存更多的材料以及引导材料向下滑动。

作为优选,挡板上设有一个门。用于清理磨盘二上的残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对材料进行打磨并对打磨后的材料进行自动筛选,将细度达到要求的材料筛选出来并用收集箱储存,遇到堵塞的问题或者需要更换打磨材料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将机器的各部分拆卸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磨盘一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磨盘二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斗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进料斗、2—轴杆、3—收集箱、4—角钢、5—磨盘二、6—磨盘一、7—电机、8—支架、31—接料口、51—挡板、52—出料口、53—圆孔、61—容置槽、61—进料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磨碎机,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电机7、固定支架8、带有磨齿的圆形的磨盘一6、带有磨齿的圆形的磨盘二5,磨盘一6中心固定有轴杆2,轴杆2穿过磨盘二5与电机7的轴相连;磨盘一6上设有容置槽61,容置槽61内插有进料斗1,磨盘一6上设有多个进料通孔62且位于进料斗1下方;磨盘二5外沿设有竖直向上的挡板51,磨盘二5上设有出料口52,出料口52内设有滤网;磨盘二5焊接在固定支架8上,磨盘一6置于磨盘二5上的挡板51的内侧。

还包括方形收集箱3,收集箱3用角钢4固定,收集箱3上设有接料口31, 接料口31位于出料口52下方。用于收集从出料口52筛选出来的材料,用角钢固定便于拆卸。

磨盘二5的直径大于磨盘一6。以便在外沿设置挡板与出料口52。

轴杆2顶部为半球形。避免材料堆积在轴杆2上。

挡板51上设有门53。用于清理磨盘二5上的残渣。

进料斗1的上端为圆台形,下端为圆柱形。进料斗1下端插入容置槽62固定在磨盘一6中,上端圆台形可以存更多的材料以及引导材料向下滑动。

具体工作方式:将材料放置在进料斗1中,材料通过磨盘一6上的进料通孔62进料,电机带动轴杆2和磨盘一6转动,通过磨盘一6与磨盘二5的磨齿磨碎材料,磨碎的材料会移向磨盘二5外围,磨盘二5上的挡板51以避免磨碎的材料洒落,磨盘二5上的出料口52中的滤网对磨碎的材料自动进行过滤,达到要求的会经过出料口52达到收集箱3,没达到要求的会继续被研磨,直至细度达到要求,收集箱3收集满一箱后,把角钢4拔出,更换收集箱3;对设备进行清理的时,关闭电机7,将电机7与轴杆2的连接断开,再将进料斗1、磨盘一6依次取下清理,用塑料刷对磨盘二5进行清理,清理的残渣通过挡板51上的小门53扫出。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