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破碎机齿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1115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破碎机齿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破碎机齿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破碎机齿辊常常采用多块齿板拼接而成,单块齿板的加工条件有限,大多用砂型木模浇筑的方法进行加工,但是木模加工、工人填砂造型均存在着严重的个体差异使得单块齿板的误差较大,装配得来的破碎机齿辊拼接成的圆度无法达到要求,其不圆度远远超过设计值。并且齿辊质量也由于工人填砂造型的差异而分布不均匀,这种情况导致设备振动增大,设备的使用寿命明显缩短。

另外,多个单块齿板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破碎机齿辊过程繁琐,单个齿板更换麻烦,时间成本高,一个350吨的设备,如果顺利更换,也需要4天左右的时间完成。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破碎机进行改造,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提高破碎机的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破碎机齿辊,该破碎机齿辊的齿辊套接一个齿套使得原油的多块单块齿板合为一个整体,使得齿辊的拆卸比较方便,保证了齿辊的圆周精度,缩短了齿辊的整体维护时间,减小了齿辊更换的劳动强度,解决了现有齿辊更换繁琐,维护时间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进的破碎机齿辊,包括齿筒、第一座板、第二座板、主轴,主轴上从内到外依次套接有支承装置、筒壳、齿筒,齿筒为整体圆筒状,齿筒内沿着筒壁环形一圈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装置,第一座板、第二座板分别设置在固定装置的两侧将齿筒固定在筒壳外壁上,第一座板、第二座板的数量均和固定装置的数量一致,齿筒两端内均设置有套接在主轴上的封盘,封盘将支承装置、筒壳、齿筒三者封装固定在主轴上。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的破碎机齿辊不同,摒弃现有的破碎机齿辊设置多个齿板的做法,相当于将原来的多个齿板构成的拼接筒状齿辊外套一个齿套成为整体的筒状结构(一体完整结构),保证了破碎机齿辊的圆度,使得齿辊的质量分布均匀,减小了设备的振动,降低了噪音的同时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整体板在更换或者拆卸时,大大减少了更换或者拆卸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改造费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和现有的破碎机的实施方式相同,实施过程不再赘述。

固定装置与筒壳外壁接触的一面为配合筒壳外壁面的曲面。固定装置曲面的设置,使得固定装置和筒壳外壁的配合呈一个面的密封闭合,使得齿筒和筒壳能够紧密固定。

固定装置可以为带有曲面的燕尾结构、梯形结构或者锥面结构。燕尾结构、梯形结构或者锥面结构均能够帮助齿筒稳固在筒壳上,并且这种设置更加简单、方便而又快捷、加工成本低、工艺性强。

齿筒可以为多个齿筒单元首尾相连拼接而成。

支承装置为2个或以上,2个或以上的所述支承装置均匀设置在主轴上。

固定装置和第一压板之间设置有胀紧装置。

固定装置和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胀紧装置。胀紧装置的作用是辅助固定压紧第一压板或者第二压板与固定装置,起到进一步稳定齿筒和筒壳的作用。将原来多块齿板的单块锁紧改为齿筒和筒壳的轴向锁紧,有利于提高锁紧的牢固程度。

支承装置可以为盘状,但也不局限于盘状,只要支承装置能够和筒壳内部匹配,并起到支撑筒壳的作用即可。

齿筒可以沿着垂直于主轴方向,划分成几个以主轴为同心轴的齿筒单元。这种设置是为了应对生产实际需求的破碎齿圈的长度,不同需求可以搭配不同个数的齿筒单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齿辊套接一个齿套使得原有的多块单块齿板合为一个整体,使得齿辊的拆卸比较方便,保证了齿辊的圆周精度,缩短了齿辊的整体维护时间,减小了齿辊更换的劳动强度,解决了现有齿辊更换繁琐,维护时间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齿筒,2-第一压板,3、固定装置,4、胀紧装置,5、封盘,6、第二压板,7、支承装置,8、主轴,9、筒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改进的破碎机齿辊,包括齿筒1、第一座板、第二座板、主轴8,主轴8上从内到外依次套接有支承装置7、筒壳9、齿筒1,齿筒1为整体圆筒状,齿筒1内沿着筒壁环形一圈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装置3,第一座板、第二座板分别设置在固定装置3的两侧将齿筒1固定在筒壳9外壁上,第一座板、第二座板的数量均和固定装置3的数量一致,齿筒1两端内均设置有套接在主轴8上的封盘5,封盘5将支承装置7、筒壳9、齿筒1三者封装固定在主轴8上。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的破碎机齿辊不同,摒弃现有的破碎机齿辊设置多个齿板的做法,相当于将原来的多个齿板构成的拼接筒状齿辊外套一个齿套成为整体的筒状结构一体完整结构,保证了破碎机齿辊的圆度,使得齿辊的质量分布均匀,减小了设备的振动,降低了噪音的同时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整体板在更换或者拆卸时,大大减少了更换或者拆卸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改造费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和现有的破碎机的实施方式相同,实施过程不再赘述。

固定装置3与筒壳9外壁接触的一面为配合筒壳9外壁面的曲面。固定装置3曲面的设置,使得固定装置3和筒壳9外壁的配合呈一个面的密封闭合,使得齿筒1和筒壳9能够紧密固定。

固定装置3可以为带有曲面的燕尾结构、梯形结构或者锥面结构。燕尾结构、梯形结构或者锥面结构均能够帮助齿筒1稳固在筒壳9上,并且这种设置更加简单、方便而又快捷、加工成本低、工艺性强。

齿筒1可以为多个齿筒单元首尾相连拼接而成。每个齿筒单元都具有齿筒1内部所具有的结构。

支承装置7为2个或以上,2个或以上的所述支承装置7均匀设置在主轴8上。

固定装置3和第一压板2之间设置有胀紧装置4。

固定装置3和第二压板6之间设置有胀紧装置4。胀紧装置4的作用是辅助固定压紧第一压板2或者第二压板6与固定装置3,起到进一步稳定齿筒1和筒壳9的作用。将原来多块齿板的单块锁紧改为齿筒1和筒壳9的轴向锁紧,有利于提高锁紧的牢固程度。

支承装置7可以为盘状,但也不局限于盘状,只要支承装置7能够和筒壳9内部匹配,并起到支撑筒壳9的作用即可。

齿筒1可以沿着垂直于主轴8方向,划分成几个以主轴8为同心轴的齿筒单元。这种设置是为了应对生产实际需求的破碎齿圈的长度,不同需求可以搭配不同个数的齿筒单元。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