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化炉废气重金属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878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裂化炉废气重金属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固体废弃物垃圾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大多采用裂化炉裂化的方式对固体废弃物垃圾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虽然裂化炉产生的废气中存在多种有毒有害的物质,但是废气中同时也含有多种重金属物质,如何对废气中的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废气重金属吸附装置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重金属吸附过程中,由于对刚生成的废气处理不够彻底,排放入环境中的废气容易引发二次污染,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此外,由于废气中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干扰,使重金属吸附不彻底,影响了回收效率,没有完全达到重金属回收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裂化炉废气重金属吸附装置。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裂化炉废气重金属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气流管道依次连接的烟气采集装置、第一高温炉、第二高温炉、除湿机、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微处理器;所述烟气采集装置、所述第一高温炉、所述第二高温炉和除湿机之间的气流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和抽气泵;所述第一高温炉的外表面覆盖有耐高温层,且所述第一高温炉内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温控装置;所述第二高温炉内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温控装置,且所述第二高温炉的外表面覆盖有与所述第一高温炉一致的耐高温层,所述第二高温炉内部铺设有多个用于吸附废气中重金属的吸附网,每个所述吸附网的末端连接有一个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吸附网拆卸式连接;与所述操作手柄相对的第二高温炉表面开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的数量和尺寸与所述操作手柄相适应,所述第二高温炉的出口末端设置有与其出口末端形状相匹配的过滤膜。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网的数量有3~10个,其孔径大小为0.5~2 mm,每个所述吸附网之间等间距设置,每个所述吸附网之间的距离为50~100 cm。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网的数量为5个,所述吸附网的孔径为1 mm。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吸附网之间的距离为50 cm。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膜为颗粒物过滤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裂化炉废气重金属吸附装置,通过烟气采集装置进行废气的收集,当收集到预定值后,微处理器发出指令打开电磁阀,废气被电机引至第一高温炉中进行高温处理,进过第一高温炉处理后的较洁净的废气进入第二高温炉中进行处理,由于第二高温炉中设置有重金属吸附网,重金属通过吸附网被完全的吸附,重金属被吸附后的气体通过设置在第二高温炉出口处的过滤膜过滤,除去气体中的灰尘等颗粒物后,先后进入除湿机和活性炭吸附装置中进一步去除气体中的水分和其余有害物质后,排放入环境中,不会引起二次环境污染,同时吸附重金属的效率得到保证,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烟气采集装置,2-电磁阀,3-抽汽泵,4-第一温控装置,5-耐高温层,6-第二温控装置,7-操作手柄,8-观察窗口,9-吸附网,10-过滤膜,11-除湿机,12-活性炭吸附装置,13-排气口,14-第一高温炉,15-第二高温炉,16-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裂化炉废气重金属吸附装置,包括通过气流管道依次连接的烟气采集装置1、第一高温炉14、第二高温炉15、除湿机11、活性炭吸附装置12和微处理器16;所述烟气采集装置1、所述第一高温炉14、所述第二高温炉15和除湿机11之间的气流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2和抽气泵3。所述第一高温炉14的外表面覆盖有耐高温层5,且所述第一高温炉14内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16连接的第一温控装置4;所述第二高温炉15内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16连接的第二温控装置6,且所述第二高温炉15的外表面覆盖有与所述第一高温炉14一致的耐高温层5,所述第二高温炉15内部横向铺设有多个用于吸附废气中重金属的吸附网9,每个所述吸附网9的末端连接有一个操作手柄7,所述操作手柄7与所述吸附网9拆卸式连接,需要更换吸附网9时,通过操作手柄7从第二高温炉15中取出吸附网9即可,简单方便;与所述操作手柄7相对的第二高温炉表面开设有观察窗口8,所述观察窗口8的数量和尺寸与所述操作手柄7相适应,该观察窗口8便于工作人员定期查看吸附网9的吸附情况,所述第二高温炉15的出口末端设置有与其出口末端形状相匹配的过滤膜10。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网9的数量有3~10个,其孔径大小为0.5~2 mm,每个所述吸附网9之间等间距设置,每个所述吸附网9之间的距离为50~100 cm。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网9的数量为5个,所述吸附网11的孔径为1 mm。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吸附网9之间的距离为50 cm。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膜9为颗粒物过滤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