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废气处理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1123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废气处理装备。



背景技术:

在轮胎制造、橡胶工艺、涂装及医药等工艺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车间的工人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排放时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目前,国内处理大风量低浓度废气的主流技术处理效率比较低、一体化程度低、投资成本高。有时受到场地的限制气体吸收净化只能放置在屋面,立式的设备在满足工艺设计参数时却不能满足单位面积的承载能力,只能将系统设计为多个设备串联进行工作。因此,对上述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解决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废气处理装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卧式废气处理装备,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喷淋层、填料层,填料层设于喷淋层左侧,所述壳体右端设有进风口,壳体左端设有废气排放口,所述喷淋层包括由右向左依次设置的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和第三喷淋层,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与壳体上表面垂直设置,第三喷淋层与壳体上表面平行设置,所述填料层包括填料支架、填料 和除雾球,所述填料和除雾球均设于填料支架上,所述第二喷淋层和第三喷淋层间设有导流装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面设有若干个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设有观察口。

优选的,所述填料层左端设有卸料口,填料层右侧设有填料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分别设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间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壳体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面上设有排水汇流板。

优选的,所述废气排放口处设有防雨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三级喷淋,强化气液传质,颗粒去除效果好;

(2)设备设计成卧式结构,降低了设备的高度,减小了设备在单位面积上的荷载,降低了雷击的风险,使得检修更为方便;

(3)设备排水方便,壳体侧面设有若干个检修口,便于检修;

(4)检修口上设有观察口,便于实时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卧式废气处理装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风口,2-第一喷淋层,3-第二喷淋层,4-导流装置,5-第三喷淋层,6-填料封板,7-填料支架,8-防雨帽,9-卸料封板,10-除雾球,11-填料,12-排污口,13-检修口,14-观察口,15-排水汇流板,16-左支撑板,17-右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废气处理装备,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喷淋层、填料层,填料层设于喷淋层左侧,所述壳体右端设有进风口1,壳体左端设有废气排放口,所述喷淋层包括由右向左依次设置的第一喷淋层2、第二喷淋层3和第三喷淋层5,第一喷淋层2、第二喷淋层3与壳体上表面垂直设置,第三喷淋层5与壳体上表面平行设置,其中,第一喷淋层2分为三层喷淋,采用大暴雨喷淋方式,逆向喷淋,用于较大颗粒物质的去除,第二喷淋层3也采用三层喷淋,采用雾化小雨设计,三层喷嘴错位分布,有利于液气充分接触,第三喷淋层5分为上、下两层,采用中雨喷淋的方式,喷嘴与水平面间有20°的夹角,所述填料层包括填料支架7、填料11和除雾球10,所述填料11和除雾球10均设于填料支架7上,所述第二喷淋层3和第三喷淋层5间设有导流装置4,有利于传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壳体侧面设有若干个检修口13,所述检修口13上设有观察口14,所述填料层左端设有卸料口,填料层右侧设有填料口,卸料口处设有卸料封板9,填料口处设有填料封板6,方便填料11的加入及处理。

在本实施例,所述壳体底部分别设有左支撑板16和右支撑板17,左支撑板16和右支撑板17间设有排污口12,左支撑板16和右支撑 板17的设置形成了排水坡度,利于排水,所述排污口12与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壳体底面上设有排水汇流板15,所述废气排放口处设有防雨帽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在设备前端的进风口1处通入一定浓度的臭氧用于与废气混合,废气进入设备后与喷淋药液逆向接触进行液气传质,再经过填料11层进行液气传质过程,最终通过除雾器除去水汽后经废气排放口排出。

基于上述,该种卧式废气处理装备,采用三级喷淋,颗粒去除效果好,设备设计成卧式结构,降低了设备的高度,减小了设备在单位面积上的荷载,降低了雷击的风险,使得检修更为方便,设备排水方便,壳体侧面设有若干个检修口13,便于检修,检修口13上设有观察口14,便于实时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载能力强、结构合理、净化效率高的卧式废气处理装备。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