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5687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药材粉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机,特别涉及药材粉碎机。



背景技术:

粉碎机用于各种矿石、药材、塑料等材料的粉碎,公开号为2040179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药材粉碎机,包括支座,支座上固定有粉碎机壳体,粉碎机壳体内安装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的头部延伸至粉碎机壳体外、且固定有带轮,水平转轴上设有第一、二刀盘和叶轮,粉碎机壳体内设有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第一内齿圈与第一刀盘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内齿圈与第二刀盘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刀刃与第一内齿圈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刀刃与所述第二内齿圈之间的距离,粉碎机壳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位于第一刀盘的左端,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叶轮的正下方。

该粉碎机的水平转轴水平设置,因此其物料在壳体内的运动主要依靠叶轮,通过叶轮的转动形成真空,将物料抽出,这种物料的输送方式不稳定,物料容易卡在外壳内而不容易被吸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材粉碎机,方便下料,且粉碎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药材粉碎机,包括外壳、位于外壳顶部的进料口、位于外壳底部的出料口、位于外壳下方的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且竖直设置的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有第一刀盘,所述外壳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刀盘包括固定套接在主轴上的第一圆柱体、设置在第一圆柱体侧壁上的第一刀刃、与第一圆柱体端面连接且靠近进料口设置的第一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自与第一圆柱体端面的连接处向进料口延伸且横截面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侧面和第一内齿圈的内侧面形成第一粉碎腔,所述第一粉碎腔靠近出料口一端设置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转动时气体自出料口向进料口流动。

本方案通过将主轴竖直设置,使得药材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落,第一锥形部主要起到缓冲作用,使得药材下落的时候不至于太快影响物料粉碎效果,第一风扇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降低药材下落的速度,另一方面第一风扇还可以对药材进行进一步粉碎,通过第一刀刃和第一内齿圈的一次粉碎和第一风扇的二次粉碎,使得药材粉碎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上套接一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通过连杆与外壳内壁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主轴固定。

轴承的外圈通过连杆与外壳内壁连接,使得轴承可以起到限位主轴的作用,减少主轴的振动,进而保证粉碎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侧壁开设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内齿圈固定在第一环形槽内。

如此设置第一内齿圈位于外壳内,不会影响药材的下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形部的锥度为α,α=45度。

第一锥形部锥度太大会导致药材下滑过快,使得物料的粉碎时间变短,会影响粉碎效果,第一锥形部的锥度太小,会导致药材难以下滑,经过大量实验的出,当锥度为α=45度时效果最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盘下方设置有第二刀盘,所述第二刀盘包括固定套接在主轴上的第二圆柱体、设置在第二圆柱体侧壁上的第二刀刃、与第二圆柱体端面连接且靠近进料口设置的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二锥形部自与第二圆柱体端面的连接处向进料口延伸且横截面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侧面和第二内齿圈的内侧面形成第二粉碎腔,所述第二粉碎腔的面积小于第一粉碎腔的面积。

设置第二粉碎腔对药材进行第三次粉碎,使得药材粉碎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粉碎腔靠近出料口一端设置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转动时所述气体自出料口向进料口流动。

所述第二粉碎腔靠近出料口一端设置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转动时所述气体自出料口向进料口流动。

设置第二风扇对药材进行第四次粉碎,通过四次粉碎进一步提升药材粉碎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锥形部的锥度为β,β=30度。

第二锥形部的锥度仅仅只要保证从第一粉碎腔掉落下来的药材能够顺着第二锥形部滑入第二粉碎腔即可,因此将述第二锥形部的锥度设置成30度可以有效降低第二刀盘的重量,减少主轴的受力。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侧壁开设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内齿圈固定在第二环形槽内。

如此设置第二内齿圈位于外壳内,不会影响药材的下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下料方便,通过四次粉碎保证了药材的粉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略去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脚;2、外壳;21、出料口;22、进料口;3、出料管道;4、进料管;5、进料箱;6、电机;7、主轴;8、第一刀盘;81、第一圆柱体;82、第一刀刃;83、第一锥形部;84、第一内齿圈;85、第一粉碎腔;9、第二刀盘;91、第二圆柱体;92、第二刀刃;93、第二锥形部;94、第二内齿圈;95、第二粉碎腔;10、轴承;11、连杆;12、第一风扇;13、第二风扇;14、挡片;15、下料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粉碎机适用于各种药材,例如海参、茯苓等。

如图1,一种药材粉碎机,包括支脚1,外壳2固定在支脚1上,外壳2的底部为出料口21,该出料口21连接出料管道3,如图3,外壳2内侧的底部是自出料口21倾斜向上设置的,如此便于药材向出料口21滑动并从出料管道3出来。如图1,外壳2的顶部为进料口22,进料上方设置与进料口22连通的进料管4,进料管4上方设置进料箱5。

如图3,外壳2底部固定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轴7,主轴7竖直设置穿过外壳2伸入外壳2内,主轴7上固定有第一刀盘8和第二刀盘9,第一刀盘8位于第二刀盘9上方。

对应第一刀盘8,在外壳2内侧壁开设第一环形槽,在第一环形槽固定有第一内齿圈84。第一刀盘8包括固定套接在主轴7上的第一圆柱体81、设置在第一圆柱体81侧壁上的第一刀刃82、与第一圆柱体81端面连接且靠近进料口22设置的第一锥形部83,第一锥形部83自与第一圆柱体81端面的连接处向进料口22延伸且横截面逐渐减小,第一锥形部83的锥度α=45度,第一圆柱体81的外侧面和第一内齿圈84的内侧面形成第一粉碎腔85。

对应第二刀盘9,在外壳2内侧壁开设第二环形槽,在第二环形槽内固定第二内齿圈94。第二刀盘9包括固定套接在主轴7上的第二圆柱体91、设置在第二圆柱体91侧壁上的第二刀刃92、与第二圆柱体91端面连接且靠近进料口22设置的第二锥形部93,第二锥形部93自与第二圆柱体91端面的连接处向进料口22延伸且横截面逐渐减小,第二锥形部93的锥度β=30度,第二圆柱体91的外侧面和第二内齿圈94的内侧面形成第二粉碎腔95,第二粉碎腔95的面积小于第一粉碎腔85的面积。

如图3,在第一刀盘8下方和第二刀盘9下方均设置轴承10,轴承10的的外圈通过连杆11与外壳2内壁连接,轴承10的内圈与主轴7固定;如图4,在本实施例中连杆11设置四个,第一刀盘8和第二刀盘9之间的连杆11上均固定第一风扇12,第一风扇12转动时气体自出料口21向进料口22流动,第二刀盘9下方的连杆11均固定第二风扇13,第二风扇13转动时气体自出料口21向进料口22流动,第一风扇12和第二风扇13的扇叶类似于刀片,具有切割功能。

如图4,第一锥形部83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挡片14,挡片14自第一锥形部83的圆心沿径向延伸,相邻两个挡板之间形成下料区15,进料管4与下料区15一一对应设置,即一个进料管4对应一个下料区15。

工作的时候,药材从进料箱5下落经过进料管4均匀分散到每个下料区15,之后药材下滑经过第一粉碎腔85、第一风扇12、第二粉碎腔95、第二风扇13四次破碎后从出料管道3出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