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5673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材料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部分生物物质不能高温研磨处理,当需要对诸如氨基酸,蛋白质之类的物质制成粉末时,现有的研磨器具在研磨时会产生高温,从而容易对这些物质的空间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引起该生物物质若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变化,使得生物物质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材料研磨装置,通过该装置实现低温研磨,解决了现有研磨技术中产生的高温破坏生物材料的结构致使该生物材料变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物材料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括研钵体,所述研钵体底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底端设有行走轮,所述研钵体顶端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一侧连接有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电机通过传送袋从进料口将物料送入进料斗内,所述进料斗上设有防尘盖;

所述研钵体内设有第一研磨腔室,第一研磨腔室内设有粉碎转动轴,所述粉碎转动轴的中部两侧设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外侧设有粉碎刀,在摆动杆 的下端通过弹簧连接有研磨球,用于研磨待研磨的生物材料,所述第一研磨腔室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研磨腔室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外侧设有振动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研钵体内还设有第二研磨室,所述研磨室内设有研磨碰撞体,所述研磨室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为双层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内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二研磨室设有排料置放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研钵体设有取料挡板,所述取料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研钵体外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待研磨的生物材料为D-核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待研磨的生物材料为L-谷氨酰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物材料研磨装置,送料电机通过送料袋将待研磨的生物材料送入进料斗,再进入研钵体,研钵体内的粉碎刀片将进行第一次研磨,然后通过研磨球进行第二次研磨,研磨之后的生物材料通过出料口进入第二研磨室,第二研磨室内部设有研磨碰撞体,研磨碰撞体的不规则运动把夹在其中的大颗粒待研磨物质研磨成粉状,然后通过过滤板过滤后进入排料置放盒,通过研钵体的取料挡板将研磨之后的生物材料取出,行走轮可将生物材料研磨装置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移动,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物材料研磨装置,研磨效率高,也不会产生温度过高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磨碎效率和磨碎效果,且不会产生高温破坏待研磨的生物材料,保持了生物材料的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生物材料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生物材料研磨装置。

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生物材料研磨装置,包括括研钵体1,所述研钵体 1底端固定有底座7,所述底座7底端设有行走轮70,所述研钵体1顶端设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一侧连接有送料电机3,所述送料电机3通过传送袋23从进料口21将物料送入进料斗2内,所述进料斗2上设有防尘盖20;

所述研钵体1内设有第一研磨腔室4,第一研磨腔室4内设有粉碎转动轴41,所述粉碎转动轴41的中部两侧设有摆动杆42,所述摆动杆42外侧设有粉碎刀420,在摆动杆42的下端通过弹簧43连接有研磨球16,用于研磨待研磨的生物材料,所述第一研磨腔室4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45,所述第一出料口45通过转轴44与所述第一研磨腔室4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45外侧设有振动球46。

如图1所示,所述研钵体1内还设有第二研磨室5,所述第二研磨室5内设有研磨碰撞体50,所述第二研磨室5内设有过滤板51,所述过滤板51为双层过滤板,所述过滤板51内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二研磨室5设有排料置放盒52。

如图1所示,所述研钵体1设有取料挡板6,所述取料挡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研钵体1外侧。

如图1所示,所述待研磨的生物材料为D-核糖。

如图1所示,所述待研磨的生物材料为L-谷氨酰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材料研磨装置,送料电机3通过送料袋23将待研磨的生物材料送入进料斗2,再进入研钵体1,研钵体1内的粉碎刀片420将。进行第一次研磨,然后通过研磨球44进行第二次研磨,研磨之后的生物材料通过出料口45进入第二研磨室5,第二研磨室5内部设有研磨碰撞体50,研磨碰撞体的不规则运动把夹在其中的大颗粒待研磨物质研磨成粉状,然后通过过滤板51过滤后进入排料置放盒52,通过研钵体1的取料挡板6将研磨之后的生物材料取出,行走轮70可将生物材料研磨装置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移动,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物材料研磨装置,研磨效率高,也不会产生温度过高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磨碎效率和磨碎效果,且不会产生高温破坏待研磨的生物材料,保持了生物材料的活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