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除味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79478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除味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物除味装置,臭气通过设置于壳体底部的进气口进入,与包括微生物菌群和营养液的混合液接触、并被所述混合液吸收,所述微生物菌群将臭气分解为无臭物质;臭气经过生物填料板,被设置于生物填料板上多孔的生物填料球吸附,填充于生物填料球的微生物菌群进一步将所述臭气分解;喷淋网向所述生物填料球喷洒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与残留臭气充分接触、并将所述残留臭气分解。在上述过程中,臭气经过所述生物除味装置的多级处理,而且混合液的循环流动保证所述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高活性状态,有效提高臭气的处理效率;所述微生物菌群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维持代谢和繁殖的平衡,无需频繁更换,有效降低臭气处理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生物除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除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动物饲养场内,饲养的动物每时每刻都要向周围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气。这些废 气中不仅包括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还包括动物正常代谢产生的氨、硫化氢、甲基硫醇、硫 化甲基、三甲胺、苯乙烯、乙醛等臭味气体。废气中的臭味气体除了引起人们嗅觉不悦外,严 重时则可引发人的头痛、恶心、眼角膜和呼吸道炎症、抵抗力下降、肺水肿等症状,影响人们 的身心健康。因此,臭味气体的处理一直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题。
[0003] 目前,人们常使用活性炭除味装置来进行臭味气体的处理。活性炭装置一般包括 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与所述臭味气体充分接触,因此具有很 强的吸附能力;通过活性炭层吸附臭味气体,从而减少臭味气体的排放。
[0004] 然而,上述活性炭除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吸附的臭味气体的增多,活性炭层 的吸附能力会很快地衰减,甚至最终无法吸附新的臭味气体,严重影响臭味气体的处理效 率;而且所述活性炭除味装置需要频繁更换所述活性炭层,以保证所述活性炭装置的正常 运行,除味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生物除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味效率低 和成本高的问题。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除味装置,包括壳体,其中:
[0008] 所述壳体设置有均匀内腔,所述壳体的底部填充有包括微生物菌群和营养液的混 合液;
[0009] 所述壳体的底部侧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混合液的液面上、与所 述液面保持一定间距,且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液面;
[0010] 沿气体的传输方向,所述壳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生物填料隔板和喷淋网;所述生 物填料隔板上固定排布有填充微生物菌群的、多孔的生物填料球;所述喷淋网与所述壳体 的底部相连通、并向所述生物填料球喷出所述混合液;
[0011]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
[0012] 优选地,所述生物填料隔板为气密性隔板;多个所述生物填料隔板相互间隔、且固 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生物填料隔板的尺寸与所述壳体相匹配,多个所述生物填 料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气路空间;所述生物填料隔板的边缘设有气路开口, 相邻生物填料隔板上的气路开口交错设置。
[0013] 优选地,相邻所述生物填料隔板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生物填料球的直径。
[0014] 优选地,所述生物除味装置还包括布气管,所述布气管的进风端与所述壳体上的 进气口气密连接;所述布气管的出风端设置于所述混合液内、且靠近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 布气管包括多个出风端,且所述出风端沿所述壳体的底壁均匀排布。
[0015] 优选地,所述生物除味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进 气口和出风口。
[0016] 优选地,所述生物除味装置还包括水栗,所述水栗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相连 通、另一端与所述喷淋网相连通。
[0017]优选地,所述壳体底部还设置有补水孔和排水管,所述补水孔位于所述壳体底部 的侧壁、且高于所述混合液液面,所述排水管通过排水阀与外接排水管道相连通。
[0018] 优选地,所述喷淋网包括多根鱼骨状排布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 淋孔,相邻所述喷淋孔的喷淋方向相互交叉。
[0019]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群包括噬氨菌和噬硫菌等。
[0020]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除味装置,通过在所述生物 除味装置底部填充包括生物菌群和营养液的混合液,从壳体的进气口进入的臭气与所述混 合液接触、并被所述混合液吸收,所述生物菌群分解臭气为无臭物质;所述臭气向上扩散经 过生物填料隔板,所述生物填料隔板上固定排布有填充微生物菌群的、多孔的生物填料球, 所述生物填料球吸附臭气,所述生物填料球上的微生物菌群进一步将吸附的臭气分解;喷 淋网向所述生物填料球喷洒混合液,混合液与经过所述生物填料球处理后的残留臭气充分 接触,并将所述残留臭气吸收,所述混合液中的生物菌群将残留臭气分解,最后排出无臭气 体。在上述过程中,臭气经过所述生物除味装置的多级吸收分解处理,且由于混合液在所述 生物除味装置中循环流动,所述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高活性状态,有效提高臭气的处理效 率;所述微生物菌群能够在很长时间内维持代谢和繁殖的平衡,无需频繁更换,有效降低臭 气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淋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淋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生物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生物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5的符号表不为:
[0028] 1-壳体,2-混合液,3-进气口,4-生物填料隔板,41-气路开口,5-喷淋网,51-喷淋 管,52-喷淋孔,6-生物填料球,7-出风口,8-过滤器,9-水栗,10-补水孔,11-排水管,12-排 水阀,13-布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 实施例一
[0031]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生物 除味装置包括壳体1、填充于壳体1底部的混合液2,进气口 3、生物填料隔板4、喷淋网5、生物 填料球6、出风口 7、过滤器8、水栗9、补水孔10、排水管11和排水阀12。
[0032] 其中,所述壳体1设置有均匀内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为圆柱形壳 体,所述内腔也为圆柱形内腔;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所述壳体1设置 为任意形状的壳体,例如长方体形壳体等,所述内腔也可以为长方体形内腔等。
[0033] 所述壳体1的底部填充有混合液2,所述混合液2为包括微生物菌群和营养液的混 合液。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菌群可以包括噬氨菌和噬硫菌等,所述噬硫菌可 以捕获臭气中硫化氢等臭气成分,并将所述臭气成分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硫酸等无 臭无害物质;所述噬氨菌可以用于将臭气中的氨气等气体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硝酸等 无臭无害物质。当然,为了提高臭气的处理效率,所述微生物菌群还可以包括硫杆菌、硝酸 菌等其他菌种,使所述微生物菌群成为一种复合高效的微生物菌群。所述混合液2中的营养 液,能够为所述微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和自我繁殖提供足够的养分,保证所述微生物菌群 的生物活性。
[0034] 所述壳体1的底部侧面设置有进气口 3,所述进气口 3位于所述混合液2的液面上、 与所述液面保持一定间距,且所述进气口 3靠近所述液面。所述进气口 3可以连通外部的臭 气管道,使臭气从所述进气口 3进入所述生物除味装置。而且通过设置所述进气口 3靠近所 述液面,能够保证进入的臭气首先与所述混合液2进行接触,由于臭气的臭气成分硫化氢、 氨气等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因此所述混合液2能够有效吸收部分臭气;另外所述混合液2中 的微生物菌群能够首先对所述臭气进行氧化分解处理,减少后续的除臭压力,提高除臭效 率。优选地,所述进气口 3出设置有过滤器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8设置于所 述壳体1的内壁、且覆盖所述进气口 3的端面,当然所述过滤器8可以设置于任意其他位置, 例如所述进气口 3的内腔或者所述壳体1的外壁等。所述过滤器8能够对进入所述生物除味 装置的臭气进行预处理,去除臭气中的粉尘等杂质,避免粉尘等引起除臭效率的下降。所述 过滤器8可以选用活性炭、滤网等过滤装置,且可以拆卸安装、更换,以方便技术人员维护。
[0035] 沿气体的传输方向,所述壳体1内部依次设置有生物填料隔板4和喷淋网5。所述生 物填料隔板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格栅状、透气隔板,且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的形状、尺 寸与所述壳体1相匹配,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的外周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紧密固定接触。所述 生物填料板4上固定排布有生物填料球6,根据实际的臭气处理需求,所述生物填料板4上可 以排布任意多层生物填料球6,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制。所述生物填料球6为多孔的填料 球,能够有效增大所述生物填料球6的比表面积,从而对臭气进行有效吸附;而且,所述生物 填料球6的表面以及孔隙内填充有微生物菌群,所述微生物菌群继续对吸附于所述生物填 料球6的臭气进行吸收分解处理;另外,多层的生物填料球6之间存在大量的空隙,有效保证 气体的流通,防止气路不畅。
[0036]所述喷淋网5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侧,所述喷淋网5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相连 通;所述水栗9设置于所述喷淋网5与所述壳体1底部连通的管路上,所述水栗9的一端与所 述壳体1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淋网5相连通,用于将壳体1底部的混合液2栗入喷 淋网5内、并使所述混合液2从所述喷淋网5喷出。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 种喷淋网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喷淋网5包括多根喷淋管51,多根所述喷淋管51呈鱼骨状排 布,以充分覆盖所述壳体1的内腔。参看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淋网的局部 结构示意图,所述喷淋管51上开设有多个喷淋孔52,且相邻所述喷淋孔52的喷淋方向相互 交叉,当混合液2从所述喷淋孔52喷出时,喷出的混合液2能够相互冲击而成为混合液水雾, 有利于所述混合液2均匀喷洒于所述生物填料球6上。所述喷淋网5向所述生物填料球6喷出 所述混合液2的作用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向所述生物填料球6上的微生物菌群提供代谢养 料,另一方面生物填料球6上的死亡的微生物菌也可以被所述混合液2冲走,并向所述生物 填料球6提供新的微生物菌群,从而形成完备的循环系统;而且,所述喷淋网5喷洒出的水雾 状混合液2,能够进一步吸附所述生物填料球6无法吸附、分解的臭气,进一步提高臭气的处 理效率。
[0037]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 7,经所述生物除味装置处理的气体从所述出风口 7排出;优选地,所述出风口 7处同样设置有过滤器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8设 置于所述出风口7的管路内,当然所述过滤器8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于任意位置,例如所 述出风口 7的外侧等,所述过滤器8对所述生物除味装置处理的气体进一步净化过滤,以保 证排出气体能够达标排放。当然,所述出风口7也可不必设置所述过滤器8,以降低成本。
[0038] 为了便于补充或更新所述混合液2,所述壳体1底部还设置有补水孔10和排水管 11。所述补水孔10位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侧壁、且高于所述混合液2液面,通过所述补水孔 10,外部的混合液2流入所述壳体1底部,从而实现生物菌群和营养液的补充,当然根据实际 需求,可以通过所述补水孔10只补充营养液或自来水等其他液体。所述排水管11通过排水 阀12与外接排水管道相连通,当所述排水阀12开启时,壳体1内的混合液2可以从所述排水 管11排出,以更新壳体1内的混合液。
[0039]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除味装置通过所述进气口 3导 入需要处理的臭气,臭气首先与填充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混合液2接触,所述混合液2包括能 够处理所述臭气的微生物菌群和营养液,一部分臭气水溶于所述混合液2、并被所述混合液 2中的微生物菌群吸收分解成无臭物质;另一部分臭气向上扩散,与所述生物填料球6充分 接触,所述生物填料球6为多孔填料球能够充分吸附所述臭气,而且所述生物填料球6上填 充有所述微生物菌群,所述微生物菌群能够对吸附的臭气进行吸收分解;经过所述生物填 料球6后未处理的残留臭气继续向上扩散,所述喷淋网5喷洒出水雾状混合液2,喷洒出的所 述混合液2进一步吸收残留臭气、并将所述残留臭气分解,最终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所述出风 口7排出。通过上述描述可知,臭气在所述生物除味装置内经过了多级的处理、以及水相、气 相的多相吸收分解,所述生物除味装置有效提高了臭味的处理效率。而且,在处理过程中, 所述混合液2循环流动于所述生物除味装置内,保证了所述微生物菌群的长期处于高活性 状态,无需频繁更换,在保证臭气处理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臭气处理成本。
[0040] 如表一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除味装置臭气处理的检测结果,需 要说明的是除臭的开始时间为12:30,N.D.为低于检出限。表一显示,在除臭前,臭气中的氨 含量的3次抽样结果都在0.5mg/m3以上,除臭后,排气中的氨含量的3次抽样结果均在 0.2mg/m3以下;除臭前,硫化氢含量的3次抽样结果都在0.003mg/m3以上,除臭后,排气中的 硫化氢含量3次抽样结果均低于检出限。上述数据表明,所述生物除味装置能够有效进行臭 气处理,保证气体达标排放。
[0041]表一:
[0043] 实施例二
[0044] 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生物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生物除味装置包括多个生物填料隔板4。所述 生物填料隔板4为气密性隔板;多个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相互间隔、且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 的内壁;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的尺寸与所述壳体1相匹配,多个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将所述壳 体1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气路空间;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的边缘设置有气路开口 41,相邻的所 述生物填料隔板4上的气路开口 41交错设置。相邻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 述生物填料球6的直径,所述生物填料球6固定排布于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上。当然,所述生 物填料隔板4的间距可以设置为任意值,且多个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的间距也不必相等,例 如靠近所述壳体1底部的生物填料隔板4可以设置较大的间距,用于排布多层的生物填料球 6,靠近所述壳体1顶部的生物填料隔板4可以设置较小的间距,用于排布单层的生物填料球 6等。所述气路开口41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进行自由设置,以对臭气的气路通道 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可参看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0045] 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由于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的气路开口 41交错设 置,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将所述壳体1的内腔分隔成迷宫式的气路通道,臭气需要经过所述 气路通道排出,有效加强了臭气与所述生物填料球6的接触,从而提高臭气处理效率。
[0046] 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的间距,并根据所述间距 填充不同层数的生物填料球6,进一步调整臭气的处理策略,以提高臭气处理效率。例如在 具体实施时,由于壳体1底部的臭气积聚,可以设置靠近壳体1底部的生物填料隔板4的间距 较大,从而排布更多层的生物填料球6,靠近壳体1顶部的生物填料隔板4的间距较小,从而 排布较少层的生物填料球6,以保证臭气的处理效率。当然,也可以设置中间层的生物填料 隔板4的间距较大、并填充较多的生物填料球6,底部和顶部的生物填料隔板4的间距较小、 并填充较少的生物填料球6,以使臭气经过底部的生物填料球6时进行吸收分解降低臭气浓 度,在中间层的生物填料球6处进行集中处理,有利于提高臭气处理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以 上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供的部分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臭气浓度、臭气的 气路通道等因素,设置任意不同的生物填料隔板4的间距以及排布的生物填料球6层数。 [0047] 实施例三
[0048] 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生物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 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生物除味装置还包括布气管13,所述布气管13的进风 端与所述壳体1的进气口 3气密连接,以保证臭气从所述进气口 3进入所述布气管13、且不发 生泄漏。所述布气管13上开设有多个出风端,所述出风端设置于所述混合液2内、且靠近所 述壳体1的底壁,多个所述出风端沿所述壳体1的底部均匀排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 二相同之处可参看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
[004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臭气从所述进气口3进入所述布气管13,并从所述布气管 13的出风端排出,由于所述出风端设置于混合液2内,从所述出风端排出的臭气与所述混合 液2进行充分接触,有利于臭气被所述混合液2吸收分解,提高臭气的处理效率。而且,臭气 经过所述布气管13排出,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臭气处理效率;另外,经过所述混合液2 的臭气具有更大的湿度,有利于促进微生物菌群对臭气的吸收分解作用。
[005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除味方法,包括:
[0051 ] 选取上述生物除味装置。
[0052] 将所述生物除味装置的进气口 3与外接臭气管路相连通。在具体实施时,例如在动 物饲养场,动物排放出的臭气被收集进入外接臭气管路,所述外接臭气管路与所述除味装 置的进气口 3气路想通,并保证气密性,以使臭气进入所述生物除味装置。
[0053] 所述生物除味装置中的混合液2吸收并分解臭气。从所述进气口 3进入的臭气,首 先与所述生物除味装置中的混合液2充分接触,由于臭气中的臭气充分具有很强的水溶性, 所述混合液2吸收部分臭气;而且所述混合液2中的微生物菌群进一步将溶于混合液2的臭 气吸收分解为水、二氧化碳、酸等无臭物质。
[0054] 所述生物除味装置中的生物填料隔板4导流臭气。设置于所述生物除味装置内壁 的生物填料隔板4形成臭气的气路通道,所述臭气通过所述气路通道进行流通,从而实现对 臭气的导流。
[0055] 分布于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上的生物填料球6吸附臭气,所述生物填料球6上的生 物菌群吸收臭气并将所述臭气氧化分解。所述生物填料球6为多孔的生物填料球,所述生物 填料球6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对臭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于生物填料球6上的臭气 进一步被微生物菌群吸收,所述微生物菌群将所述臭气氧化分解为无臭物质。
[0056] 喷淋网5向所述生物填料球6喷洒混合液2,喷洒出的所述混合液2吸收并分解残留 臭气。臭气经过上步的生物填料球6处理后,可能还有部分残留臭气没有处理;所述残留臭 气与喷洒出的所述混合液2充分接触,并被所述混合液2吸收,所述混合液2中微生物菌群进 一步将所述残留臭气分解。
[0057]处理后的气体从所述生物除味装置的出风口 7排出。
[005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 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 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 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生物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中: 所述壳体(1)设置有均匀内腔; 所述壳体(1)的底部侧面设置有进气口( 3); 沿气体的传输方向,所述壳体(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生物填料隔板(4)和喷淋网(5);所 述生物填料隔板(4)上固定排布有填充微生物菌群的、多孔的生物填料球(6);所述喷淋网 (5)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相连通; 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为气密性 隔板;多个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相互间隔、且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所述生物填 料隔板(4)的尺寸与所述壳体(1)相匹配,多个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将所述壳体(1)分隔成 多个独立的气路空间;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的边缘设有气路开口(41),相邻生物填料隔板 (4)上的气路开口(41)交错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生物填料隔板(4)的间 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生物填料球(6)的直径。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气管(13),所述布气管 (13)的进风端与所述壳体(1)上的进气口(3)气密连接;所述布气管(13)的出风端靠近所述 壳体(1)的底壁;所述布气管(13)包括多个出风端,且所述出风端沿所述壳体(1)的底壁均 匀排布。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 (8)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进气口(3)和出风口(7)。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栗(9),所述水栗(9)的 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淋网(5)相连通。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还设置有补水 孔(10)和排水管(11),所述补水孔(10)位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侧壁,所述排水管(11)通过 排水阀(12)与外接排水管道相连通。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网(5)包括多根鱼骨状 排布的喷淋管(51);所述喷淋管(51)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孔(52),相邻所述喷淋孔(52)的喷 淋方向相互交叉。
【文档编号】B01D53/84GK205461779SQ201520857799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发明人】葛如军, 史艳秋, 李学勇
【申请人】葛如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