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油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4592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油回收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油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废油回收装置体积笨重高且是采用铁直筒加吊锤一起工作,这样吊锤钢丝易变形,存在安全隐患。直筒在使用过程中易积油污,不便清洗,油无法回收利用。而且油烟气中存在很多杂质无法去除,这些杂质混在回收的油中会严重影响回收得到的油的质量,甚至导致回收的油无法利用,现需要一种能够除去油中杂质,且回收率高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油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油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进烟管道、静电发生器、过滤装置、回收油盆,所述进烟管道中部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上部设置有接线座,所述安装座下部设置有一组静电发生器和一组过滤装置,所述接线座与所述静电发生器电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与一组静电滤针电连接,所述过滤装置通过回收油管与所述回收油盆连接,所述进烟管道末端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另一端与出烟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烟管道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进烟管道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与油烟产生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两侧均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穿装有连接螺栓,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进烟管道连接,所述接线座与电源接通。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为不锈钢滤筒,所述不锈钢滤筒内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与设置在所述不锈钢滤筒底部的回收油嘴连接,所述回收油嘴伸出所述进烟管道外并与所述回收油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油回收利用系统使用时,油烟从进烟管道设置有连接法兰的一端进入油烟管道,安装座通过接线座与电源接通,通过电源给静电发生器通电,静电发生器工作后使得静电滤针带有静电,油烟在经过静电滤针时,油烟中的灰尘颗粒等杂质就会被静电吸引从而被吸附在静电滤针上,去除了杂质后的油烟经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油烟中的油被不锈钢滤筒制成的过滤装置回收,滤出的油经过不锈钢滤筒中的油槽流到回收油嘴处,并通过回收油管流到回收油盆中再利用,经过回收和除杂后的烟气则在风机产生的负压作用下从出烟管道排出;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设置有成组的除杂和回收装置,在风机的作用下,油烟经过进烟管道时,利用不锈钢制的静电滤针除去油烟中的杂质,并通过不易变形的不锈钢滤筒回收油烟中的油,可安全持久的进行废油回收,使用寿命长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烟管道,2、安装座,3、接线座,4、静电发生器,5、过滤装置,6、静电滤针,7、回收油管,8、回收油盆,9、风机,10、出烟管道,11、连接法兰,12、连接耳,13、连接螺栓,14、回收油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油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进烟管道1、静电发生器4、过滤装置5、回收油盆8,所述进烟管道1中部与安装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2上部设置有接线座3,所述安装座2下部设置有一组静电发生器4和一组过滤装置5,所述接线座3与所述静电发生器4电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4与一组静电滤针6电连接,所述过滤装置5通过回收油管7与所述回收油盆8连接,所述进烟管道1末端与风机9连接,所述风机9另一端与出烟管道10连接,所述进烟管道1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11,所述进烟管道1通过所述连接法兰11与油烟产生设备连接,所述安装座2两侧均设置有连接耳12,所述连接耳12上穿装有连接螺栓13,所述安装座2通过所述连接螺栓13与所述进烟管道1连接,所述接线座3与电源接通,所述过滤装置5为不锈钢滤筒,所述不锈钢滤筒内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与设置在所述不锈钢滤筒底部的回收油嘴14连接,所述回收油嘴14伸出所述进烟管道1外并与所述回收油管7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废油回收利用装置时,油烟从进烟管道1设置有连接法兰11的一端进入油烟管道1,安装座2通过接线座3与电源接通,通过电源给静电发生器4通电,静电发生器4工作后使得静电滤针6带有静电,油烟在经过静电滤针6时,油烟中的灰尘颗粒等杂质就会被静电吸引从而被吸附在静电滤针6上,去除了杂质后的油烟经过过滤装置5进行过滤,油烟中的油被不锈钢滤筒制成的过滤装置5回收,滤出的油经过不锈钢滤筒中的油槽流到回收油嘴14处,并通过回收油管7流到回收油盆8中再利用,经过回收和除杂后的烟气则在风机9产生的负压作用下从出烟管道10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