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液体中气体含量的气液分离缓冲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843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液体中气体含量的气液分离缓冲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液分离缓冲罐在分离过程中,基本无法调节最终液体中气体的含量,另外,分离出的气体中,也会存在液体微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液体中气体含量可调的气液分离缓冲罐,且能将气体中的液体微粒回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液体中气体含量的气液分离缓冲罐,包括罐体,还包括:

进液管;

三通阀:设于所述进液管上,将所述进液管分为主进液管和副进液管,所述主进液管及副进液管均连通至罐体;

流量计:有两只,分别设于主进液管及副进液管上;

能量吸收板:设于罐体内,位于主进液管出口处;

缓冲板:设于所述能量吸收板的下端口;

烟雾收集器:设在所述罐体内顶部;

冷凝器:设于罐体外部顶部,连通至烟雾收集器,其顶部形成有出气管;

回液管:连通冷凝器及罐体;

出液管:设于罐体底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分别设于所述出气管及出液管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破沫网,所述破沫网设于罐体内,位于所述出液管管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主进液管连通至罐体的上部,所述副进液管连通至罐体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三通阀将进液管分为主进液管和副进液管,通过调节主、副进液管的流量,来调节气液分离的量,最终实现调节控制液体中的气体含量,主、副进液管的流量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流量计直观的查看。

烟雾收集器收集分离出来的气体后,通过冷凝器的冷凝处理,将气体中含有的液体微粒凝聚呈液态并通过回液管回流到罐体中,气体由出气管排出,最终排除的气体干净清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液体中气体含量的气液分离缓冲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2;三通阀3:设于所述进液管2上,将所述进液管2分为主进液管21和副进液管22,所述主进液管21及副进液管22均连通至罐体1;流量计11:有两只,分别设于主进液管21及副进液管22上;能量吸收板4:设于罐体1内,位于主进液管21出口处;缓冲板5:设于所述能量吸收板4的下端口;烟雾收集器6:设在所述罐体1内顶部;冷凝器7:设于罐体1外部顶部,连通至烟雾收集器6,其顶部形成有出气管8;回液管9:连通冷凝器7及罐体1;出液管10:设于罐体1底部。还包括若干电磁阀12,所述电磁阀12分别设于所述出气管8及出液管10上。还包括破沫网13,所述破沫网13设于罐体内,位于所述出液管10管口处。所述主进液管2连通至罐体1的上部,所述副进液管22连通至罐体1的下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