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辊压机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2792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利用辊压机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料粉磨装置,尤其涉及利用辊压机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辊压机系统替代风扫磨系统粉磨水泥生料的技术改造在多个水泥厂已经得以实现,辊压机系统凭借其卓越的节能效果,使得生料的粉磨电耗得以大大降低,现在的改造都是新建一套辊压机粉磨系统而将原粉磨系统淘汰,一方面原有设备被废弃而无法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一套辊压机粉磨系统投资过大,短期内很难收回成本,达不到节约成本的效果,尤其辊压机系统有笨重占地大的缺点,尤其在原有水泥生产线紧凑布置的情况下,新增加的一套占地面积较大的辊压机会使得原有的布局更为拥挤,甚至会占用原有得消防、检修通道,为后期的生产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辊压机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将辊压机安装在原有风扫磨磨房旁边新设的辊压机框架内,原磨房框架内布置V型选粉机,依旧使用原有的入风扫磨风管、粗粉分离器、旋风筒、系统风机、空气斜槽等主、辅机设备,对原有系统和新增系统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并对原有系统进行部分改造,使其在改动最小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的节能降耗目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辊压机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包括原磨房框架、辊压机框架、斗提地坑、进料斗提、中间仓、辊压机、辊压机循环斗提、V型选粉机、原系统风机、原入风扫磨风管、粗粉分离器、旋风筒、空气斜槽,V型选粉机设置在原磨房框架内,且与原入风扫磨风管直接连通,V型选粉机的上方设置粗粉分离器,V型选粉机的出风口与粗粉分离器的进风口垂直相连,粗粉分离器利用原热风管道与原系统风机连接,粗粉分离器和旋风筒均固定在原磨房框架上,空气斜槽与旋风筒出口相连,在原磨房框架的旁边设置支撑中间仓的辊压机框架,辊压机设置在辊压机框架内,辊压机的上方设置有中间仓,中间仓的出料口位于辊压机入口的上方,斗提地坑设置在原磨房框架与辊压机框架之间,进料斗提和辊压机循环斗提并排设置在斗提地坑中,进料斗提的卸料口高度与中间仓的入料口高度相匹配,辊压机循环斗提的卸料口与V型选粉机的入料口高度相匹配。

最优的,进料斗提的卸料口与中间仓的入料口连通,中间仓的出料口与辊压机的入口连通,辊压机的出口与辊压机循环斗提的进料口连通,辊压机循环斗提的卸料口与V型选粉机的入料口连通,V型选粉机的粗料出口与进料斗提的进料口连通,V型选粉机的出风口与粗粉分离器的进风口连通,粗粉分离器的粗料出口与进料斗提连通,粗粉分离器的出风口与旋风筒的进风口连通,旋风筒的出风口与原系统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旋风筒的出料口与空气斜槽连通。

最优的,所述粗粉分离器包括进风口、出风口、粗料出口、倒锥形外壳、粗粉料斗和转子,其中转子包括叶片框架、中轴、叶片和驱动装置,外壳的正下部设置有进风口,粗粉分离器内的下部设置有倒锥形的粗粉料斗,且粗粉料斗的底部与外壳下方的粗料出口连通,出风口设置在外壳上部,粗粉料斗的直径小于外壳的直径,粗粉料斗的上开口上部中间设置有转子,转子包括转子框架和叶片,转子的转子框架包括同心圆的上圆环支架和下圆环支架,上圆环支架的圆心和下圆环支架的圆心与中轴重叠,上圆环支架的圆心和下圆环支架均与中轴固定连接,叶片的一端与上圆环支架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下圆环支架固定连接,叶片指向中轴排列,即叶片与上圆环支架的直径重合,驱动装置驱动中轴旋转;生料被风从进风口吹入粗粉分离器转子的内部,细料随着风由叶片的间隙中出去后上升至出风口后离开粗粉分离器,粗料碰到转子后落入到粗粉料斗中,由粗料出口离开粗粉分离器。

最优的,所述中间仓的出料口设置有下料搅拌装置,下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和电机,搅拌装置是由六个搅拌棒组成,六个搅拌棒的一端固定在一起,且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三个搅拌棒设置在一个平面,另三个搅拌棒交错设置在内圈成锥形,电机驱动搅拌装置旋转,从中间仓落下的生料被搅拌棒打散后进入辊压机的入口。

最优的,所述进料斗提和辊压机循环斗提均包括料斗,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减压孔,减压孔使得提料斗内部与外界连通。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辊压机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V型选粉机设置在原磨房框架内,且与原入风扫磨风管直接连通,V型选粉机的上方设置粗粉分离器,V型选粉机的出风口与粗粉分离器的进风口垂直相连,粗粉分离器利用原热风管道与原系统风机连接,在原磨房框架的旁边设置辊压机框架,辊压机框架的地面上设置有辊压机,辊压机的正上方设置有中间仓,中间仓固定在辊压机框架上,原磨房框架与辊压机框架之间设置有斗提地坑,进料斗提和辊压机循环斗提并排设置在斗提地坑中,通过对原有系统和新增系统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其在改动最小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的节能降耗目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利用辊压机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利用辊压机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的俯视图。

附图3是附图2中B-B面的剖视图。

附图4是利用辊压机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的设备关系图。

图中:进料斗提20、中间仓30、辊压机40、辊压机循环斗提50、V型选粉机60、粗粉分离器70、旋风筒80、空气斜槽90、原磨房框架110、辊压机框架120、斗提地坑130、原风扫磨机140、原入风扫磨风管150、原系统风机16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利用辊压机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包括原磨房框架110、辊压机框架120、斗提地坑130、进料斗提20、中间仓30、辊压机40、辊压机循环斗提50、V型选粉机60、原入风扫磨风管150、粗粉分离器70、旋风筒80、空气斜槽90、原系统风机160。

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V型选粉机60设置在原磨房框架110内的地面上,且与原入风扫磨风管150直接连通,V型选粉机60的上方设置粗粉分离器70,V型选粉机60的出风口与粗粉分离器70的进风口垂直相连,粗粉分离器70利用原热风管道150与原系统风机160连接,粗粉分离器70和旋风筒80均固定在原磨房框架110上,空气斜槽90与旋风筒80出口相连,原磨房框架110的旁边设置有支撑中间仓30的辊压机框架120,辊压机40设置在辊压机框架120内,中间仓30固定连接在辊压机框架120上,辊压机40位于中间仓30下方的地面上,中间仓30的出料口位于辊压机40入口的正上方,斗提地坑130设置在原磨房框架110与辊压机框架120之间,进料斗提20和辊压机循环斗提50并排设置在斗提地坑130中,进料斗提20的卸料口高度与中间仓30的入料口高度相匹配,辊压机循环斗提50的卸料口与V型选粉机60的入料口高度相匹配,其中粗粉分离器、旋风筒80、空气斜槽90、原系统风机160均用原来的设备。

V型选粉机60布置在原磨房框架110内部的地面上,不对原磨房框架110产生新的荷载,保持了原磨房框架110的结构安全,因此不会新增土建加固费用,另一方面,V型选粉机60的进风口直接与原入风扫磨风管150就近连接,不新增管道、不增加原有系统的管道阻力,因此风机的电耗不会增加,由于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原有热风管道,因此非标件的制作量是很少的,节约了非标制作的费用。

V型选粉机60的出风口与粗粉分离器的进风口直接相连,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系统阻力,经核算,此段管道的阻力仅为50Pa左右,粗粉分离器的出口与原旋风筒80直接相连,粗粉分离器的位置不变,而旋风筒80仍旧利用原设备,仅仅在布置上进行了调整,使其能够与粗粉分离器直接相连,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设备投资以及土建的加固费用。

参照附图3所示,进料斗提20的卸料口与中间仓30的入料口连通,进料斗提20将水泥生料原料提升至中间仓30,中间仓30的出料口与辊压机40的入口连通,水泥生料原料被辊压机40挤压,辊压机40的出口与辊压机循环斗提50的进料口连通,粉磨后的水泥生料原料由辊压机40的出口进入辊压机循环斗提50,辊压机循环斗提50的卸料口与V型选粉机60的入料口连通,辊压机循环斗提50将挤压后的水泥生料原料提升至V型选粉机60的入料口,V型选粉机60的粗料出口与进料斗提20的进料口连通,V型选粉机60的出风口与粗粉分离器70的入料口连通,从V型选粉机60选出的细料进入粗粉分离器70,粗料进入进料斗提20被提升至中间仓30后重新进入辊压机40,粗粉分离器70的粗料出口与进料斗提20连通,粗粉分离器70的出风口与旋风筒80的进风口连通,经由粗粉分离器70分选的细料由风带入旋风筒80内,粗料进入进料斗提20被提升至中间仓30后重新进入辊压机40,旋风筒80的出风口与原系统风机160的进风口连通,旋风筒80的出料口与空气斜槽90连通,水泥生料经过空气斜槽90进入入均化库斗提。

将原有的粗粉分离器70进行改进,粗粉分离器70包括进风口、出风口、粗料出口、倒锥形外壳、粗粉料斗和转子,其中转子包括叶片框架、中轴、叶片和驱动装置,外壳的正下部设置有进风口,粗粉分离器70内的下部设置有倒锥形的粗粉料斗,且粗粉料斗的底部与外壳下方的粗料出口连通,出风口设置在外壳上部,粗粉料斗的直径小于外壳的直径,粗粉料斗的上开口上部中间设置有转子,转子的转子框架包括同心圆的上圆环支架和下圆环支架,上圆环支架的圆心和下圆环支架的圆心与中轴重叠,上圆环支架的圆心和下圆环支架均与中轴固定连接,叶片的一端与上圆环支架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下圆环支架固定连接,叶片指向中轴排列,即叶片与上圆环支架的直径重合,驱动装置驱动中轴旋转;生料被风从进风口带入粗粉分离器70转子的内部,细料随着风由叶片的间隙中出去后上升至出风口后离开粗粉分离器70,粗料碰到转子后落入到粗粉料斗中,由粗料出口离开粗粉分离器70。改进后的粗粉分离器70,将原来静置的挡板改进成了中间是旋转的转子,旋转的转子将生料打散使得粗细分离效率大大提高,粗细分离更彻底。

中间仓30的出料口设置有下料搅拌装置,下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和电机,搅拌装置是由六个搅拌棒组成,六个搅拌棒的一端固定在一起,且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三个搅拌棒设置在一个平面,另三个搅拌棒交错设置在内圈成锥形,电机驱动搅拌装置旋转,从中间仓30落下的生料被搅拌棒打散后进入辊压机40的入口,辊压机40磨粉效果更佳。

进料斗提20和辊压机循环斗提50均包括料斗,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减压孔,减压孔使得料斗内部与外界连通,在料斗运动提料的时候,生料不能装满料斗,很多时候下部因为压力的关系是没有生料,增加了减压孔后,料斗填充率得以增加,斗提的输送能力因此大大提升,这样子运输的物料量大大提升。

利用辊压机40替代风扫磨的水泥生料粉磨系统,在原有风扫磨磨房的基础上改造安装了辊压机40系统,对原有系统和新增系统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其在改动最小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的节能降耗目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