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材料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977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材料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材料喷涂装置,属于光伏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组件产品的日益兴起,带来了我国的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得光伏组件封装、硅片加工以及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上都获得了很大的突破与改进。

目前,光伏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电池片,这种电池片只有传统电池片四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大小,该种电池片组件由电池片上涂导电粘性材料后搭叠焊接而成,这种组件焊接连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焊带连接的电池片,增大了组件的受光面积,提升了组件的功率。而传统的涂导电粘性材料方式为人工涂抹,因此,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材料喷涂装置,能够提升电池片喷涂导电粘性材料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导电材料喷涂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喷涂部,所述喷涂部包括喷头;

移动部,所述喷涂部安装在所述移动部上,所述移动部包括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喷涂部的数量为1~8个。

进一步地,采用2个或3个或6个喷涂部。

进一步地,所述喷涂部还包括喷头支架,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喷头支架上,所述喷头支架安装在微调平台上,所述移动部还包括微调支架,所述微调平台安装在所述微调支架上,所述微调支架安装在所述X轴移动装置上。

进一步地,导电材料喷涂装置还包括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安装在所述喷头支架上,所述储料桶与所述喷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调平台包括升降调整板,所述升降调整板可移动的安装在横移调整板上,所述横移调整板可动的安装在距离调节板上,所述距离调节板可动的安装在所述微调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整板上安装有升降挡块,所述横移调整板上安装有升降调节杆、升降锁紧螺栓,所述横移调整板上安装有横移挡块,所述微调支架上安装有横移调节杆、横移锁紧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微调支架连接在所述X轴移动装置上,所述X轴移动装置通过移动底座连接在Y轴移动装置上,所述X轴移动装置与所述Y轴移动装置均采用电机带动的滚珠丝杠副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喷涂部均布在所述微调支架上。

进一步地,该导电材料喷涂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Y轴移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电材料喷涂装置,通过喷涂部实现了导电粘性材料的喷涂控制,通过移动部的设置实现了喷涂部喷涂位置的控制,进而实现了提升电池片喷涂导电粘性材料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导电材料喷涂装置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喷涂部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喷涂部中微调平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电材料喷涂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喷涂部,喷涂部包括喷头1;移动部,喷涂部安装在移动部上,移动部包括X轴移动装置3、Y轴移动装置2。喷涂部的数量为1~8个。优选的采用2个或3个或6个喷涂部。

喷涂部还包括喷头支架4,喷头1安装在喷头支架4上,喷头支架4安装在微调平台5上,移动部还包括微调支架6,微调平台5安装在微调支架6上,微调支架6安装在X轴移动装置3上。导电材料喷涂装置还包括储料桶7,储料桶7安装在喷头支架4上,储料桶7与喷头1连接。微调平台5包括升降调整板51,升降调整板51可移动的安装在横移调整板52上,升降调节板51与横移调整板52通过导轨导槽连接,横移调整板52可动的安装在距离调节板上,横移调整板52与距离调节版也是通过导轨导槽连接,距离调节板可动的安装在微调支架6上。升降调整板51上安装有升降挡块53,横移调整板52上安装有升降调节杆54、升降锁紧螺栓55,升降调节杆54通过旋转顶紧升降挡块53,从而带动升降调节板51的运动,升降锁紧螺栓55通过旋转顶紧作用将调整好位置的升降调节板51位置固定,横移调整板52上安装有横移挡块56,微调支架6上安装有横移调节杆57、横移锁紧螺栓58,横移调节杆57通过旋转作用顶紧横移挡块56从而带动横移调整板52的移动,横移锁紧螺栓通过旋转顶紧,将调整好位置的横移调整板52位置固定住。距离调节版上开有孔,微调支架6上相应的开有安装孔,通过不同的安装孔连接实现距离调节版相对于微调支架6的位置调整。微调支架6连接在X轴移动装置3上,X轴移动装置3通过移动底座连接在Y轴移动装置2上,X轴移动装置3与Y轴移动装置2均采用电机带动的滚珠丝杠副传动。当升降调整板上的

喷涂部均布在微调支架6上。该导电材料喷涂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8,Y轴移动装置2安装在安装支架8上。

以上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