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回收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644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废水回收套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水剂废水回收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水回收套件。



背景技术:

目前,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其中,减水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进一步的,在减水剂出厂前,需要在实验室内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并且还需要对减水剂在混凝土上的使用效果进行测试,而这些测试都会产生的大量的废水,减水剂实验测试废水的含水量达到90%上,传统的方式是直接将将这些废水排至下水道内,这样,会污染环境,也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对环境污染程度以及能够节约水资源的废水回收套件。

一种废水回收套件,包括:实验室废水回收池、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废水沉淀池、用水设备及过滤组件,

所述实验室废水回收池包括支架、废水回收盆及实验室废水流出管,所述废水回收盆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与所述废水回收盆连通;

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包括混凝土实验池体、废水回收池体及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所述混凝土实验池体开设有废水流出口,所述废水流出口的出水方向朝向所述废水回收池体设置,所述废水回收池体与所述混凝土实验池体连通,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与所述废水回收池体连通;

所述废水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综合废水流入管及上清液流出管,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及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连通,所述沉淀池体分别与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的第二端及所述上清液流出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上清液流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用水设备连通;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渣网、第二滤渣网、第三滤渣网及泄污管,所述第一滤渣网、所述第二滤渣网及所述第三滤渣网间隔设置于所述沉淀池体内,且所述第一滤渣网朝向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设置,所述第三滤渣网朝向所述上清液流出管设置,所述第一滤渣网、所述第二滤渣网及所述第三滤渣网的滤孔依次增大,所述泄污管与所述沉淀池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体具有中空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污管具有圆管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渣网到所述第二滤渣网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滤渣网到所述第三滤渣网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污管包括第一泄污管体、第二泄污管体及第三泄污管体,所述第一泄污管体、第二泄污管体及第三泄污管体分别与所述沉淀池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泄污管体邻近所述第一滤渣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泄污管体邻近所述第二滤渣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泄污管体邻近所述第三滤渣网设置。

上述废水回收套件通过设置实验室废水回收池、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废水沉淀池及用水设备,能够将实验室废水和混凝土实验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并通入用水设备内重新使用,既能够节约水资源,又能够减少对环境污染程度。此外,此外,从综合废水流入管流出的综合废水经过第一滤渣网、第二滤渣网及第三滤渣网过滤后,能够提高废水沉淀池的杂质沉淀效果。泄污管用于排出沉淀池体内的淤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废水回收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实验室废水回收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废水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废水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废水回收套件,包括:实验室废水回收池、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废水沉淀池、用水设备及过滤组件,所述实验室废水回收池包括支架、废水回收盆及实验室废水流出管,所述废水回收盆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与所述废水回收盆连通;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包括混凝土实验池体、废水回收池体及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所述混凝土实验池体开设有废水流出口,所述废水流出口的出水方向朝向所述废水回收池体设置,所述废水回收池体与所述混凝土实验池体连通,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与所述废水回收池体连通;所述废水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综合废水流入管及上清液流出管,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及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连通,所述沉淀池体分别与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的第二端及所述上清液流出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上清液流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用水设备连通;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渣网、第二滤渣网、第三滤渣网及泄污管,所述第一滤渣网、所述第二滤渣网及所述第三滤渣网间隔设置于所述沉淀池体内,且所述第一滤渣网朝向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设置,所述第三滤渣网朝向所述上清液流出管设置,所述第一滤渣网、所述第二滤渣网及所述第三滤渣网的滤孔依次增大,所述泄污管与所述沉淀池体连通。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废水回收套件进行详细说明,例如,请参阅图1,废水回收套件10包括实验室废水回收池100、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200、废水沉淀池300及用水设备400,实验室废水回收池100及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200分别与废水沉淀池300的进水端连通,废水沉淀池300的出水端与用水设备400连通,这样,分别从实验室废水回收池100及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200中回收的废水经过废水沉淀池300处理后,就能够通入至用水设备400中进行使用,如,处理后的废水通入至反应釜外的热交换管中作为热交换介质使用。

参阅图2,实验室废水回收池100包括支架110、废水回收盆120及实验室废水流出管130,废水回收盆120设置于支架110上,实验室废水流出管130与废水回收盆120连通,这样,实验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减水剂理化性质测试后的实验室废水就能够倒入至废水回收盆120内,之后,再从实验室废水流出管130流出,利于后续的回收利用。

例如,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及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所述底座上,所述框架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废水回收盆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又如,所述废水回收盆的底部开设有流出孔,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流出孔连通,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泵体的进水端连通;又如,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具有圆管状结构;又如,所述废水回收盆具有中空长方体结构。

请参阅图3,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200包括混凝土实验池体210、废水回收池体220及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230,混凝土实验池体210开设有废水流出口211,混凝土实验池体210用于实验人员进行减水剂性能测试,即用于对减水剂在混凝土上的使用效果进行测试,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实验废水通过废水流出口211流出。

请参阅图3,废水流出口211的出水方向朝向废水回收池体220设置,废水回收池体220与混凝土实验池体210连通,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230与废水回收池体220连通,这样,从废水流出口211流出的混凝土实验废水就能够直接流入至废水回收池体220内,之后,再由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230流出,利于后续的回收利用。例如,所述废水回收池体内的液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废水流出口的高度,利于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入至所述废水回收池体内。请参阅图3,废水流出口211的出水方向朝向废水回收池体220设置,用于使混凝土实验池体的混凝土实验废水通过所述废水流出口流入到废水回收池体中;请参阅图3,混凝土实验池体的高度高于废水回收池体的高度,且废水流出口的高度高于废水回收池体的高度,这样,混凝土实验池体的混凝土实验废水通过所述废水流出口流出,并流入到下面的废水回收池体中。

请参阅图4,废水沉淀池300包括沉淀池体310、综合废水流入管320及上清液流出管33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综合废水流入管320的第一端分别与实验室废水流出管130及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230连通。例如,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的第一端具有两个接入端部,一个接入端部与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连接,另一个接入端部与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连接。沉淀池体310分别与综合废水流入管320的第二端及上清液流出管330的第一端连通,实验室废水流出管130流出的实验室废水和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230流出的混凝土实验废水共同流入至综合废水流入管320内时,混合形成综合废水,并流入至沉淀池体310内,经过沉淀池体310的沉淀处理后,沉淀池体310内的上清液经过上清液流出管330流出。上清液流出管330的第二端与用水设备400连通,如,经过上清液流出管330流出的上清液通入至反应釜外的热交换管中作为热交换介质使用。

例如,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具有圆管状结构;又如,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具有圆管状结构。

上述废水回收套件10通过设置实验室废水回收池100、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200、废水沉淀池300及用水设备400,能够将实验室废水和混凝土实验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并通入用水设备400内重新使用,既能够节约水资源,又能够减少对环境污染程度。

为了确保所述实验室废水回收池、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所述废水沉淀池及所述用水设备内的水流能够通畅流动,以及能够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并且能够克服各池体在高度上的限制,例如,请参阅图1,所述废水回收套件还包括抽水组件500,抽水组件500包括第一泵体510、第二泵体520及第三泵体530,所述第一泵体的进水端与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连通,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水端与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泵体的进水端与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连通,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端与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泵体的进水端与所述上清液流出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三泵体的出水端与所述用水设备连通,例如,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的第一端具有两个接入端部,一个接入端部与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水端连接,另一个接入端部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端连接。这样,通过设置抽水组件500,能够确保所述实验室废水回收池、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废水沉淀池及所述用水设备内的水流能够通畅流动,以及能够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并且能够克服各池体在高度上的限制。

例如,在各池体的高度达到预设设计时,例如,所述实验室废水回收池和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的高度大于所述废水沉淀池的高度时,所述废水沉淀池的高度大于所述用水设备的高度时,利用水流自身的重力能够实现废水的自流动。

可以理解,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内的混凝土实验废水由于参杂有较多的固体杂质,为了能够对混凝土实验废水进行预处理,且减少管道的堵塞问题,例如,请参阅图5,所述废水回收套件还包括浸笼组件600,浸笼组件600包括第一弯折管体610、第二弯折管体620及过滤浸笼630及提手杆640,所述第一弯折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废水流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弯折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折管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过滤浸笼设置于所述废水回收池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弯折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浸笼连通,所述过滤浸笼上开设有多个滤孔,所述提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滤浸笼连接,所述提手杆的第二端露置于所述废水回收池体外,这样,从所述废水流出口并经过第一弯折管体610及第二弯折管体620流出的含有较多固体杂质的经过所述过滤浸笼过滤后,能够将大部分的固定杂质留在过滤浸笼内,从而能够对混凝土实验废水进行预处理,且减少管道的堵塞问题。

例如,所述第一弯折管体与所述第二弯折管体的连接位置处具有弯折结构;又如,所述第一弯折管体与所述第二弯折管体的连接位置处具有90度的弯折结构;又如,所述第一弯折管体具有圆管状结构;又如,所述第二弯折管体具有圆管状结构;又如,所述过滤浸笼具有中空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提手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握持部。

为了能够提高所述废水沉淀池的杂质沉淀效果,例如,请参阅图6,所述废水回收套件还包括过滤组件700,过滤组件700包括第一滤渣网710、第二滤渣网720、第三滤渣网730及泄污管740,所述第一滤渣网、所述第二滤渣网及所述第三滤渣网间隔设置于所述沉淀池体内,且所述第一滤渣网朝向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设置,所述第三滤渣网朝向所述上清液流出管设置,所述第一滤渣网、所述第二滤渣网及所述第三滤渣网的滤孔依次增大,所述泄污管与所述沉淀池体连通,这样,从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流出的综合废水经过所述第一滤渣网、所述第二滤渣网及所述第三滤渣网过滤后,能够提高所述废水沉淀池的杂质沉淀效果。此外,所述泄污管排出所述沉淀池体内的淤积物。

例如,所述沉淀池体具有中空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泄污管具有圆管状结构;又如,所述第一滤渣网到所述第二滤渣网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滤渣网到所述第三滤渣网之间的距离相等;又如,所述泄污管包括第一泄污管体、第二泄污管体及第三泄污管体,所述第一泄污管体、第二泄污管体及第三泄污管体分别与所述沉淀池体连通;又如,所述第一泄污管体邻近所述第一滤渣网设置;又如,所述第二泄污管体邻近所述第二滤渣网设置;又如,所述第三泄污管体邻近所述第三滤渣网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