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提取大豆蛋白的超声波辅助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8159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提取大豆蛋白的超声波辅助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蛋白质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组成物质,是构成有机生物的基本元素。所有动、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息息相关。豆蛋白质:即大豆类产品所含的蛋白质,含量约为38%以上,是谷类食物的4~5倍。大豆蛋白质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略低外,低含甲硫氨酸,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丰富,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等同,在基因结构上也是最接近人体氨基酸,所以是最具营养的植物蛋白质。

通常,大豆蛋白的提取是将大豆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溶解在碱液中,再用离心机将豆渣分离。在萃取过程中,想要提高萃取效率就必须要延长萃取时间,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生产成本上升,此外,经萃取罐萃取后的豆渣中含有的不溶性的蛋白质随着豆渣被弃用,萃取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提取大豆蛋白的超声波辅助萃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提取大豆蛋白的超声波辅助萃取装置,包括:第一萃取罐、第二萃取罐、料泵以及若干料管,所述第一萃取罐内设置搅拌器,第一萃取罐底部通过第一出料管与第二萃取罐的顶部连接,且第一出料管上安装第一料泵,第二萃取罐顶部连接回料管,回料管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萃取罐顶部,且回料管上分别安装第二料泵和第一截止阀,第二萃取罐内设置超声波振荡器,所述超声波振荡器与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第二萃取罐底部通过第二出料管与萃取分离器连接,第二出料管上还安装第二截止阀和第三料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萃取罐内顶部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超声波发发生器和第二料泵组成的工业控制中心的控制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萃取罐上方设置用于向第一萃取罐内加注碱液和原料的加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大豆蛋白萃取工艺的基础上,利用超声波萃取和传统萃取方法间进行循环作业,有利于提高大豆蛋白的萃取率,提高生产率,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效提取大豆蛋白的超声波辅助萃取装置,包括:第一萃取罐2、第二萃取罐9、料泵以及若干料管,所述第一萃取罐2内设置搅拌器3,第一萃取罐2底部通过第一出料管5与第二萃取罐9的顶部连接,且第一出料管5上安装第一料泵61,第二萃取罐9顶部连接回料管11,回料管11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萃取罐2顶部,且回料管11上分别安装第二料泵62和第一截止阀41,,第二萃取罐9内设置超声波振荡器8,所述超声波振荡器8与超声波发生器12电连接,在第一萃取罐2内装入碱液以及大豆原料,启动搅拌器3,在第一萃取罐2内进行萃取,使可溶性大豆蛋白溶解在碱液中,萃取一段时间后,开启第一截止阀41和第一料泵61,第一料泵61将碱液抽入到第二萃取罐9中,当第二萃取罐9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开启超声波发生器12,利用超声波振荡器8产生的辐射对碱液进行振动、搅拌、扰动等多级效应,使碱液中含有的部分未溶解的蛋白质萃取出来,同时,开启第二料泵62,将第二萃取罐9中的碱液抽回到第一萃取罐2中,这样,第一和第二料泵同时工作,使碱液在两个萃取罐中循环流动、萃取,提高萃取效率;第二萃取罐9底部通过第二出料管13与萃取分离器14连接,第二出料管13上还安装第二截止阀42和第三料泵63,在循环萃取一段时间后,关闭第二料泵62,并开启或启动第二截止阀42和第三料泵63,将萃取液抽入到萃取分离器14中,将萃取液与不溶性豆渣分离。

所述第二萃取罐9内顶部设置液位传感器7,所述液位传感器7与超声波发发生器8和第二料泵62组成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端连接(类似现有的大豆蛋白萃取的自动化控制结构),当液面上升到液位传感器7时,液位传感器7发出指令控制超声波发生器12和第二料泵62启动,进行循环萃取。

所述第一萃取罐2上方设置用于向第一萃取罐2内加注碱液和原料的加料口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