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粉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7584阅读:2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红薯粉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红薯粉搅拌机。



背景技术:

粉丝品种繁多,如绿豆粉丝、豌豆粉丝、蚕豆粉丝、魔芋粉丝,但更多的是淀粉类的红薯粉丝,红薯粉丝的主要原料是红薯,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的特点,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群众喜爱和常见的食品,在制作红薯粉丝之前需要将红薯粉进行搅拌,目前一般都是用一些特制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但是现在的大多数搅拌装置都是简单的在一个桶形的装置内部,将红薯粉冲兑上水,然后进行搅拌,这样有一个缺点,当前市场上的红薯搅拌机在对红薯粉兑水时,采用人工从外部加水或者用水管充水,将会使水分堆积于红薯粉表面,虽然经过搅拌后,水分会慢慢扩散至红薯粉内部,并且被红薯粉接触吸收,但是这样搅拌红薯粉为了使得水分充分被吸收,往往需要搅拌较长时间,从而导致效率低下,而且此种兑水方式并不能增加红薯粉对水分的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薯粉搅拌机,代替传统红薯粉搅拌装置,防止水分堆积于红薯粉表面,将兑水装置与搅拌装置结合,促进红薯粉对水分的吸收,缩短搅拌时间,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红薯粉搅拌机,包括箱体、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转动安装于箱体内部,箱体底部设有双开门机构,箱体下方设置有机架,箱体顶部活动设置有盖板;搅拌装置包括转轴、叶轮,转轴为中空结构,转轴开口端与箱体外的水泵连通,转轴封闭端与箱体外的电机输出轴连接,叶轮固定安装于转轴上并与转轴连通,叶轮表面设有喷嘴。

采用上述方案时,箱体为圆桶形,搅拌装置转动安装于箱体内部,箱体底部设有双开门机构,圆桶形箱体避免了箱体的壁与壁之间的垂直夹角,防止了红薯粉在加工过程中在垂直夹角处堆积,更有利于红薯粉的均匀搅拌,增强搅拌效果;安装于箱体内部的搅拌装置为本搅拌机的输出端,箱体底部设有双开门机构,可以使得开口的位置竖直向下,方便红薯粉的卸料;箱体顶部活动设置有盖板,盖板可用于防止加工过程中的红薯粉因为搅拌而飞溅。搅拌装置包括转轴、叶轮,叶轮安装于转轴,转轴转动安装于箱体内壁;转轴转动将带动叶轮转动,叶轮转动的同时,将对红薯粉进行搅拌,将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红薯粉搅动将有利于红薯粉均匀的吸收水分。转轴为中空结构,转轴开口端与箱体外的水泵连通,转轴封闭端与箱体外的电机输出轴连接,电机为本装置的输入端,水泵将会把水注入中空结构的转轴;叶轮表面设有喷嘴,叶轮与转轴连通,叶轮表面设有喷嘴,转轴中水泵通来的水会进入叶轮内部,因为水泵的泵压,使得水会从喷嘴流出,在叶轮转动过程中,红薯粉会被带动,从而在红薯粉的搅动过程中会与叶轮表面喷嘴喷出的水分接触,进而吸收该部分水分,转动的叶轮不停的搅动红薯粉,水分不断的被吸收,从而实现了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由于水从叶轮中流出而非从红薯粉上方浇注,防止了水分堆积;箱体内的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红薯粉在叶轮的带动下与喷嘴喷出的水分相互接触,增加了水分与整个箱体内红薯粉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红薯粉对水分的吸收效率,增加了吸收效果,进而缩短搅拌时间,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1,搅拌装置数量为1~3个,搅拌装置太多会占用箱体内的空间,不利于生产加工。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2,机架底部设有滚轮,设置滚轮将能使装置可以移动,以满足更多的工况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薯粉搅拌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机架2、滚轮3、双开门机构4、盖板5、转轴6、叶轮7、喷嘴8、电机9、水泵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红薯粉搅拌机,包括箱体1、搅拌装置,箱体1为圆桶形,搅拌装置转动安装于箱体1内部,箱体1底部设有双开门机构4,箱体1下方设置有机架2,机架2底部设有滚轮3,箱体1顶部活动设置有盖板5。搅拌装置包括转轴6、叶轮7,转轴6转动安装于箱体1内壁,转轴6为中空结构,转轴6开口端与箱1体外的水泵10连通,所述转轴6封闭端与箱体1外的电机9输出轴连接。叶轮7固定安装于转轴6上并与转轴6连通,叶轮7表面设有喷嘴8。

箱体1为圆桶形,搅拌装置转动安装于箱体1内部,箱体1底部设有双开门机构4,圆桶形箱体1避免了箱体1的壁与壁之间的垂直夹角,防止了红薯粉在加工过程中在垂直夹角处堆积,更有利于红薯粉的均匀搅拌,增强搅拌效果;安装于箱体1内部的搅拌装置为本搅拌机的输出端,箱体1底部设有双开门机构4,可以使得开口的位置竖直向下,方便红薯粉的卸料;箱体1顶部活动设置有盖板5,盖板5可用于防止加工过程中的红薯粉因为搅拌而飞溅。箱体1下方设置有机架2,机架2底部设有滚轮3,设置滚轮3将能使装置可以移动,以满足更多的工况要求。搅拌装置包括转轴6、叶轮7,叶轮7固定安装于转轴6,转轴6转动安装于箱体1内壁;转轴6转动将带动叶轮7转动,叶轮7转动的同时,将对红薯粉进行搅拌,将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红薯粉搅动将有利于红薯粉均匀的吸收水分;转轴6为中空结构,转轴6开口端与箱体1外的水泵10连通,转轴6封闭端与箱体1外的电机9输出轴连接,电机9为本装置的输入端,水泵10将会把水注入中空结构的转轴6;叶轮7表面设有喷嘴8,叶轮7与转轴6连通,叶轮7表面设有喷嘴8,转轴6中水泵10通来的水会进入叶轮7内部,因为水泵10的泵压,使得水会从喷嘴8流出,在叶轮7转动过程中,红薯粉会被带动,从而在红薯粉的搅动过程中会与叶轮7表面喷嘴8喷出的水分接触,进而吸收该部分水分,转动的叶轮7不停的搅动红薯粉,水分不断的被吸收,从而实现了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由于水从叶轮7中流出而非从红薯粉上方浇注,防止了水分堆积;箱体1内的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红薯粉在叶轮7的带动下与喷嘴8喷出的水分相互接触,增加了水分与整个箱体1内红薯粉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红薯粉对水分的吸收效率,增加了吸收效果,进而缩短搅拌时间,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