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及利用其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402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及利用其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及利用其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的急速发展和人口的城市密集等,从生活空间及产业设备排出的污废水的量逐渐增加。由此,正在研发用于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处理污废水的多种污废水处理设施。

通常,污废水处理设施设置有包括用于过滤污废水的过滤部件的多个过滤器,在过滤了污废水的过滤部件的表面残存有从污废水过滤出的污染物质。

由此,为了去除存在于过滤部件的表面的污染物质,使用如下的方式:强制向过滤器侧投入干净的水来去除附着于过滤部件的污染物质,从而再次使用过滤部件。

为了去除附着于上述过滤部件的污染物质,如上所述的去除污染物质的方式需要在多个过滤器之间确保降落空间,使得从过滤部件脱离的污染物质顺利地降落。

为此,在设置过程中,多个过滤器需要相互维持适当的间隔。但是,在以往的情况下,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工作人员的目测来调节过滤器之间的间隔之后,进行固定,因此具有过滤器之间的间隔不准确且消耗很多工作时间的问题。

并且,在无法通过手工来确保多个过滤器相互之间的适当的距离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确保能够使从过滤部件脱离的污染物质掉落的空间,从而无法有效去除污染物质,因而具有降低过滤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在组装过程中可简便地调节相邻的过滤器之间的间隔的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及利用其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上述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包括:过滤部件,呈具有规定面积的板状;支撑框架,以能够支撑上述过滤部件的方式与上述过滤部件的边缘侧相结合,形成有供通过上述过滤部件产生的过滤水流入并移动的流路;以及间隔调节部件,以能够调节相邻的过滤部件之间的间隔的方式与上述支撑框架相结合。

并且,上述间隔调节部件可包括用于将向上述流路流入的过滤水向外部排出的接收部。

并且,上述间隔调节部件可包括:间隔调节部件主体,供上述支撑框架的边角侧插入;以及间隔调节部,形成有供具有规定长度的结合杆通过的结合孔。

并且,上述间隔调节部可包括:延伸板,从上述间隔调节部件主体延伸,且贯通形成有上述结合孔;以及分隔部件,以规定高度突出形成于上述结合孔的周围,以便可调节与相邻的过滤部件之间的间隔。

并且,上述支撑框架包括与上述过滤部件的边缘侧相结合的多个框架,上述多个框架可包括:第一板;一对第二板,分别从上述第一板的两端部延伸,可供上述过滤部件的边缘侧插入;以及限制部件,形成于与上述一对第二板相向的面的上侧,以能够限制上述过滤部件的插入深度。

并且,上述多个框架以一个的端部与另一个的端部相接触的方式配置,在相邻来构成上述支撑框架的边角的端部侧形成有供通过上述流路沿着互不相同的方向流动的过滤水相遇的收集空间,上述收集空间可与用于向外部排出上述过滤水的接收部相连通。

并且,上述间隔调节部件可通过与上述支撑框架的边角侧相结合来固定相邻的一对框架的两端部。

并且,上述过滤部件可包括:板状的第一支撑体;以及纳米纤维网,由纳米纤维形成于上述第一支撑体的两面。

并且,上述纳米纤维网可经由第二支撑体并通过热熔敷附着于上述第一支撑体的一面。

并且,上述纳米纤维网可具有比进行上述热熔敷时的工序温度更高的熔融温度,上述第二支撑体可具有比进行上述热熔敷时的工序温度更低的熔融温度。

并且,上述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可以为无纺布和织物中的一种,上述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可由相同的材质形成。

并且,上述第二支撑体可具有比上述第一支撑体相对薄的厚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水处理用过滤模块,上述水处理用过滤模块包括:过滤器组装体,如上所述的过滤器经由结合杆以一体化的方式形成;以及至少一个共同接收部件,以一对一地与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过滤器的接收部相匹配的方式相连接,以收集从每个上述过滤器排出的过滤水。

并且,上述共同接收部件可包括:共同接收部件本体,用于储存从上述接收部流入的过滤水;多个流入口,用于使从上述接收部排出的过滤水向上述共同接收部件本体的内部流入;以及至少一个排出口,用于向外部排出被储存于上述共同接收部件本体的过滤水。

并且,上述共同接收部件以与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过滤器的接收部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上述多个流入口可经由软管一对一地与各个接收部相连接。

并且,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过滤器的接收部可被直接插入至形成于上述共同接收部件的流入口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间隔调节部件来均匀地保持相邻的过滤器之间的间隔,从而可简便地进行组装且提高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的图。

图2为图1的分离图。

图3为适用于图1的框架的剖视图。

图4为示出适用于图1的间隔调节部件的图。

图5为示出在图1中的间隔调节部件与支撑框架的结合关系的图。

图6为示出在本发明的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中过滤水向接收部侧流入的移动路径的图。

图7为示出在本发明的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中的接收部的其他形态的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的图。

图9为示出图8中的间隔调节部件和结合杆的结合关系的放大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的图。

图11为示出适用本发明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的污废水处理系统的简图。

图12为示出适用于图11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与主框架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图13示出图11中的在多个水处理用过滤模块中的一个从主框架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4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过滤模块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可由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此所说明的实施例。为了明确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100包括过滤部件110、支撑框架120及间隔调节部件130、130'。

上述过滤部件110用于过滤包含于如污水或废水的过滤对象液中的异物,可使用公知的过滤部件,可以为在第一支撑体111的两面配置纳米纤维网112的呈板状的形态。

此时,上述纳米纤维网112用于在上述过滤对象液借助吸入压力通过的过程中过滤包含于上述过滤对象液的异物,上述第一支撑体111支撑上述纳米纤维网112,可起到使由上述纳米纤维网112产生的过滤水进行移动的移动通道的作用。

此时,上述过滤部件110可由上述纳米纤维网112直接附着于上述第一支撑体111的两面的3层结构形成,还可由上述纳米纤维网112经由第二支撑体113分别附着于上述第一支撑体111的两面的5层结构形成(参照图2)。

其中,上述第二支撑体113可具有比上述第一支撑体111的厚度相对薄的厚度,以减少上述过滤部件110的整体厚度,并且可贴合于上述第一支撑体111的一面。

由此,上述纳米纤维网112通过上述第二支撑体113附着,而不直接形成于第一支撑体111,从而提高粘结力且容易附着。

作为一例,上述纳米纤维网112可通过热熔敷、超声波熔敷、高频熔敷等经由上述第二支撑体113附着于上述第一支撑体111。

其中,在附着过程中,上述第二支撑体113可熔融一部分或全部来附着于上述第一支撑体111。

此时,上述纳米纤维网112可具有比进行熔敷过程中的工序温度更高的熔融温度,以防止被热量熔融,上述第二支撑体113可具有比进行熔敷过程中的工序温度更低的熔融温度。

由此,在上述过滤部件110中,可通过完全熔融上述第二支撑体113来实现为3层结构,还可通过仅熔融上述第二支撑体113的一部分而残存于纳米纤维网112与第一支撑体111之间,从而实现为5层结构。但是,上述过滤部件11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在两个纳米纤维网112之间介入一个以上的支撑体的形态,均无妨。

并且,上述第一支撑体111及第二支撑体113可以为多孔性的基材,以起到供通过上述纳米纤维网112产生的过滤水进行移动的移动通道的作用。

作为一例,上述第一支撑体111和/或第二支撑体113可以为通常所使用的公知的纺织物、编织物或无纺布中的一种。其中,上述纺织物意味着包含于纺织物的纤维具有纵横的方向性,具体的组织可以为平纹、斜纹等,并不特别限定经丝和纬丝的密度。并且,上述编织物可为公知的针织组织,可为维编物、经编物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并且,上述无纺布可使用如化学键无纺布、热粘合无纺布、空气射线无纺布等的干式无纺布或湿式无纺布、无弹性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或熔喷的所公知的无纺布,无纺布的孔径、气孔率、称量等可根据所需的水渗透度、过滤效率、机械强度不同。

换言之,上述第一支撑体111和/或第二支撑体113的材质不受限,作为一例,可使用选自由聚酯、聚丙烯、尼龙及聚乙烯组成的组中的合成纤维或包含纤维素类的天然纤维。

但是,在通过提高与上述纳米纤维网112的结合力来适用水处理工序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第一支撑体111和/或第二支撑体113与纳米纤维网112之间的分离且使用额外的粘结成分引起的水渗透度降低等问题,上述第一支撑体111及第二支撑体113可以为如下的聚烯烃类低熔点复合纤维,即,包含可以进行热熔敷的所公知的低熔点聚酯、低熔点聚乙烯等低熔点高分子化合物,将低熔点聚酯用作壳部、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用作芯部的聚酯类低熔点复合纤维和/或将低熔点聚乙烯用作壳部、将聚丙烯用作芯部的聚烯烃类低熔点复合纤维。

其中,上述低熔点高分子化合物的熔点可以为60~180℃温度,上述第一支撑体111的厚度可以为2~200μm,但并不限定于此。

另一方面,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二支撑体113可由与上述第一支撑体111互不相同的材质形成,也可由与上述第一支撑体111相同的材质形成,从而在进行贴合的过程中提高与上述第一支撑体111的附着力。

上述纳米纤维网112用于过滤包含于过滤对象液的异物,可由纳米纤维形成。此时,上述纳米纤维可包含纤维形成成分及提高上述纤维形成成分的混合性的乳化剂,上述纤维形成成分包含聚丙烯腈(pan)及聚偏氟乙烯(pvdf)。

其中,上述纤维形成成分可包含亲水性大的聚丙烯腈(pan,以下,称为pan)和疏水性很大的聚偏氟乙烯(pvdf,以下,称为pvdf)。

由于材质的特性,上述聚偏氟乙烯可担保纳米纤维的机械强度、耐化学性,上述聚丙烯腈的亲水性大,防止上述聚偏氟乙烯引起的纳米纤维的疏水性化,当通过提高纳米纤维的亲水性来使纳米纤维附着于过滤部件时,可表现得到提高的水渗透度。

另一方面,上述纳米纤维网112可包含三维网络结构的纳米纤维网。作为一例,包含聚丙烯腈及聚偏氟乙烯的纤维形成成分及包含乳化剂的纳米纤维相对于纺丝面以垂直的方式层叠,在进行纺丝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在空气中挥发/蒸发的溶剂,在所层叠的纳米纤维中的纤维表面之间相接触的部分产生熔敷,从而可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如上所述的上述纳米纤维网112可由单层形成,也可以由多层形成。

上述支撑框架120配置于上述过滤部件110的边缘侧来支撑上述过滤部件110的边缘侧,来使上述过滤部件110维持板状形态。

如上所述的支撑框架120由一个部件形成,可整体支撑或部分支撑上述过滤部件110的边缘侧,能够以多个框架120a、120b与上述过滤部件110的边缘侧相结合的形态实现。

作为一例,上述多个框架120a、120b可分别配置于上述过滤部件110的边缘侧,使一个的端部与另一个的端部相接触,相邻的两个框架120a、120b的端部侧可通过配置于上述过滤部件110的边角侧的间隔调节部件130、130'相连接。

但是,上述支撑框架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可根据上述过滤部件110的形状变更为圆形、弧形、多边形及它们相互组合的多种形态,只要是整体上包围上述过滤部件的边缘的形态,其形态不受限。

此时,上述支撑框架120起到支撑上述过滤部件110的作用,同时,起到通过从外部提供的吸力使借助上述过滤部件110生产的过滤水向接收部133侧进行移动的流动路径的作用。

为此,构成上述支撑框架120的每个框架120a、120b呈一侧开放的大致“匚”字形状,在内侧可形成有从上述过滤部件110流入的过滤水进行移动的流路125(参照图3)。

具体说明如下,上述多个框架120a、120b可包括:板状的第一板121;以及一对第二板122、123,从上述第一板121的两端部分别沿着垂直方向延伸。

由此,在上述过滤部件110中,边缘侧向形成于上述一对第二板122、123之间的空间侧插入,可被相向的一对第二板122、123支撑。此时,向形成于上述一对第二板122、123之间的空间侧插入的过滤部件110的边缘侧能够以与上述第一板121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插入。

即,在与相向的一对第二板122、123的相向面的上侧设置有用于限制上述过滤部件110的插入深度的限制部件125(参照图3)。

由此,在上述过滤部件110方边缘侧与每个框架120a、120b相连接的过程中,通过上述限制部件125限制上述过滤部件110的插入深度,从而可在上述过滤部件110的边缘侧的端部与上述第一板121之间形成规定空间(参照图6)。

由此,当上述过滤部件110和框架120a、120b相结合时,上述过滤部件110的边缘一直维持与上述第一板121隔开的状态,可形成有如过滤水或洗涤水的流体进行移动的流路124。

在本发明中,上述限制部件125可分别形成于相向的一对第二板122、123的相向面上,还可仅形成于上述一对第二板122、123中的一个内部面。并且,上述限制部件125可沿着各自的框架的长度方向整体设置或部分设置。并且,在分别形成于上述限制部件125相向的一对第二板122、123的相向面上的情况下,每个限制部件125以具有规定间隔的方式隔开配置,来使过滤水通过上述间隔向流路124侧进行移动。

上述间隔调节部件130、130'通过与上述支撑框架120的边角侧相结合,以使相邻的两个框架120a、120b相连接,同时,用于调节相邻的过滤部件110之间的间隔。

如上所述的间隔调节部件130、130'可设置有多个,可通过与上述支撑框架120的边角侧相结合来固定相邻的两个框架120a、120b的端部。

为此,上述间隔调节部件130、130'可包括一侧开放的间隔调节部件主体131,以供相邻的框架120a、120b的端部侧插入。

由此,在构成上述支撑框架120的多个框架120a、120b中,相邻的两个框架120a、120b的端部侧分别向上述间隔调节部件主体131的内部插入来被上述间隔调节部件主体131固定。

作为一例,相邻的两个框架120a、120b中,一个框架120a的端部沿着上述间隔调节部件主体131的第一方向插入,另一个的框架120b的端部沿着上述间隔调节部件主体131的第二方向插入,来以与沿着上述第一方向插入的框架120a的端部相接触的方式配置(参照图5及图6)。

此时,形成于沿着第一方向插入的上述框架120a的流路124和形成于沿着上述第二方向插入的框架120b的流路124以相连通的方式配置,来可使分别形成于多个框架120a、120b的流路均相连通。

其中,上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可为在同一平面上正交的方向,也可为在同一平面上以相对于一个直线具有规定的方式倾斜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100中,在多个过滤器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的情况下,可设置有间隔调节部132,使每个过滤部件110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隔开配置。

如上所述的上述间隔调节部132可设置于构成上述支撑框架120的多个框架120a、120b中的至少一个,可设置于上述间隔调节部件130、130'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一例,上述间隔调节部132可包括形成有结合孔132b的延伸板132a及分隔部件132c,可形成于上述间隔调节部件130、130'的一侧(参照图4及图5)。

具体地,上述延伸板132a可从上述间隔调节部件130、130'的间隔调节部件主体131向外侧延伸,可贯通形成有使结合杆240通过的结合孔132b(参照图4)。

其中,在附图中,示出了上述结合孔132b以圆形贯通形成于上述延伸板132a,但并不限定于此,可呈与上述结合杆240的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作为一例,上述结合孔132b可呈圆形、弧形、多边截面或它们组合的形状。

此时,上述分隔部件132c以规定高度突出于上述延伸板132a的一面,以具有规定厚度,上述分隔部件132c能够以全部包围或部分包围上述结合孔132b的边缘的方式设置。

其中,上述分隔部件132c可分别形成于上述延伸板132a的两面,也可仅形成于上述延伸板132a的一面,还能够由从上述延伸板132a的一面具有互不相同的高度的多层结构形成。

其中,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的多个过滤部件110支架内的间隔能够以具有3mm以上的间隔的方式排列,但并不限定于此,可适当地调节上述分隔部件132c的高度或厚度来以具有多种间隔的方式配置。

由此,在本发明的多个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100通过结合杆240相连接的情况下,即使每个平板形过滤器100完全紧贴,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的过滤部件110能够以通过上述分隔部件132c隔着间隔的方式隔开(参照图9)。

由此,在以平行的方式配置上述多个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100之后,以使每个结合孔132b通过的方式与结合杆240相连接,若使每个平板形过滤器100相互紧贴,则以相邻的方式配置的每个过滤部件110可通过上述分隔部件132c以规定间隔隔开。

即,在使用多个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100来构成平板形过滤模块200的情况下,若与结合杆240相连接的每个平板形过滤器100相互紧贴,则工作人员即使不一一调节上述平板形过滤器支架内的间隔,也可通过上述分隔部件132c在过滤部件110之间形成均匀的间隔,若使上述结合杆240的两侧与如螺母等的固定部件相连接,则可维持形成于每个过滤部件110之间的间隔。

由此,在上述平板形过滤模块200中,在每个过滤部件110的两侧可具有过滤对象液,可通过从外部提供的吸力从上述过滤部件110的两侧向过滤部件110的内侧进行移动来生产过滤水。

并且,在执行反复地过滤水的生产工作之后,在执行用于去除附着于上述过滤部件110的异物的反冲洗工作的情况下,附着于上述过滤部件110的异物通过如从外部供给的洗涤水的流体的压力分离之后,可向相邻的过滤部件110之间的空间降落。

另一方面,上述间隔调节部件130、130'中的至少一个130可形成有使沿着形成于每个框架120a、120b的流路124进行移动的过滤水向外部排出的接收部133(参照图4)。

即,在与上述支撑框架120的边角相结合的多个间隔调节部件130、130'中,未形成有上述接收部133的间隔调节部件130'仅执行使相邻的一对框架相连接的作用,相反地,形成有上述接收部133的间隔调节部件130可同时起到使通过上述接收部133生产的过滤水的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口的作用。

上述接收部133可与后述的共同接收部件(参照230)相连接。

其中,上述接收部133可仅形成于多个间隔调节部件中的一个,优选地,分别设置于两个间隔调节部件130来向上述过滤部件110侧提供等同高的吸入压力。

并且,上述接收部133可与上述间隔调节部件130的间隔调节部件主体131形成为一体(参照图4),在间隔调节部件主体131'形成有结合孔135',上述结合孔135'以可进行装拆的方式与具有规定长度的接收部133'相结合。即,如图7所示,上述接收部133'以具有规定长度的中空形态来与形成于上述间隔调节部件主体131'的结合孔135'螺纹结合或插入结合。由此,在使用过程中,在需要变更或更换上述接收部133'的情况下,简便地仅分离上述接收部133'来更换或变更。

此时,当形成有上述接收部133的间隔调节部件130与相邻的两个框架120a、120b相结合时,可形成有与分别形成于上述两个框架120a、120b的流路124相连通的收集空间134,上述收集空间134可形成于与上述接收部133相连通的位置。

作为一例,当形成有上述接收部133的间隔调节部件130和两个框架120a、120b相结合时,上述收集空间134可形成于向上述间隔调节部件130插入的两个框架120a、120b的端部侧,上述收集空间134切开向上述间隔调节部件130插入的两个框架120a、120b中的一个120a的端部来以相互不形和的方式形成(参照图5)。

由此,沿着形成于上述两个框架120a、120b中的一个框架120a的流路124进行移动的过滤水和沿着形成于另一个框架120b的流路124进行移动的过滤水在上述收集空间134相遇,可通过与上述收集空间134相连通的接收部133向外部排出(参照图6)。

由此,通过从泵320提供的吸力从上述过滤部件110的外侧向内部进行移动的同时生产的过滤水向形成于上述多个框架120a、120b的每个流路124侧流入,沿着上述流路124向收集空间134侧进行移动之后可通过上述接收部133向外部排出。

相反地,在反冲洗工序中,从外部提供的如洗涤水的流体通过上述接收部133流入之后,可经由收集空间134向形成于多个框架120a、120b的每个流路124侧供给。

另一方面,上述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100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有多个,经由结合杆240相互固定,从而构成为模块化的一个水处理用过滤模块200。

作为一例,如图8所示,上述水处理用过滤模块200可包括过滤器组装体210、固定框架220及共同接收部件230。

在上述过滤器组装体210中,上述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100设置有多个,在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的状态下,可以为通过具有规定长度的一个结合杆240来形成为一体化的形态。

其中,上述多个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100可包括过滤部件110、支撑框架120及间隔调节部件130、130',上述过滤部件110、支撑框架120及间隔调节部件130、130'与上述内容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此时,在上述过滤器组装体210中,通过设置于每个过滤器100的分隔部件132c使相邻的过滤部件110以隔着间隔的方式隔开配置,从而可在相向的过滤部件110之间确保规定空间。

具体地,如图9所示,若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的多个过滤器中的一个过滤器100a(以下,称为“第一过滤器”)的后部面与另一个过滤器100b(以下,称为“第二过滤器”)紧贴,则设置于上述第一过滤器100a的间隔调节部件130、130'的分隔部件132c和设置于上述第二过滤器100b的间隔调节部件130、130'的分隔部件132c相互接触。

由此,在上述第一过滤器100a的过滤部件110及第二过滤器100b的过滤部件110之间可通过相接触的一对分隔部件132c形成有规定的隔开空间。即,若以多个过滤器100相互紧贴的方式与上述结合杆240相连接,则在与上述结合杆240的组装过程中,以相邻的方式排列的每个过滤器100可通过分隔部件132c形成有规定间隔。

由此,可消除工作人员需一一调节过滤器100之间的间隔的繁琐,由于通过分隔部件132c形成过滤器之间的间隔,若紧贴多个过滤器,则每个过滤器之间的间隔可均匀地形成。

并且,若上述结合杆240的两侧与如螺母等的固定部件242相连接,则可均匀地维持形成于每个过滤器之间的间隔。

上述固定框架220可与上述结合杆240的两端部侧相结合来与上述过滤器组装体210以一体化方式形成。

如山所述的固定框架220可由板状的部件形成,还可有框架结构物设置,来使过滤对象液向上述过滤器组装体210侧流入。

作为一例,上述固定框架220可包括分别配置于过滤器组装体210的前部面和后部面的前部面框架221和后部面框架222,上述结合杆240的两端部侧可分别与前部面框架221和后部面框架222相结合。由此,上述过滤器组装体210及固定框架220可通过结合杆240一体化。

其中,在上述前部面框架221及后部面框架221侧形成有使上述结合杆240的端部侧插入的连接孔(未图示),来能够以嵌入方式插入,形成有使上述前部面框架221及后部面框架221贯通的贯通孔(未图示),来在上述结合杆240的两端部通过的状态下可通过额外的固定部件固定。

此时,在上述固定框架220的一侧可设置有额外的把手223,来使使用人员或工作人员简单地安装模块化的平板形过滤模块200。

并且,构成上述前部面框架221及后部面框架221的每个部件可为具有规定宽度和长度的板状的杆,还可为“i”形梁、字形梁,还可由方管的形态形成。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200中,多个平板形过滤器100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设置于每个平板形过滤器100的过滤部件110可通过分隔部件134c以规定间隔隔开的状态配置。

由此,从外部提供的吸力,作为一例,从一个泵320提供的吸力通过每个接收部133向多个平板形过滤器100侧传递,可由一个工序在多个平板形过滤器100独立地生产过滤水。

由此,可通过多个平板形过滤器100同时大量生产过滤水,可提高过滤水的生产效率。

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通过一次吸入工序向每个过滤器侧传递吸力,来在每个过滤器同时生产过滤水,从而将从每个过滤器生产的过滤水合并为一个。

即,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和形成于每个过滤器100的接收部133相连接,从外部提供的吸力同时向每个过滤器侧传递,通过所传递的吸力在每个过滤器100单独生产过滤水,在每个过滤器100生产的过滤水可通过吸力经由上述收集空间134及接收部133向共同接收部件230侧流入并合并。

并且,当进行反冲洗工序时,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可执行可将从外部提供的洗涤水或如高压空气的高压流体向每个过滤器100侧分配的作用。

如上所述的共同接收部件230可设置有一个,在接收部133以多个形成于每个过滤器的情况下,以与上述接收部133的数量相对应的方式形成,可以一对一地与每个接收部133相连接。

作为一例,如图8所示,在两个接收部133形成于每个过滤器100的上部侧和下部测的情况下,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也设置有两个,两个共同接收部件230中的一个可与位于上侧的接收部133相连接,另一个共同接收部件230可与位于下侧的接收部133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共同接收部件230可包括:共同接收部件本体231,具有从上述接收部133流入的过滤水临时聚集的储存空间234;流入口232,将从上述接收部133排出的过滤水向上述储存空间234流入;以及排出口233,将向上述储存空间234流入的过滤水向外部(作为一例,过滤水储存箱350)排出或将从外部提供的吸力向上述接收部133侧提供。

其中,当进行用于去除附着于上述过滤部件110的异物的反冲洗工序时,上述流入口232可起到将高压流体向过滤器100侧供给的排出口的作用,上述排出口233可起到将从外部提供的高压流体向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侧流入的流入口的作用。

此时,上述流入口232可设置有多个,来分别与形成于每个过滤器100的接收部133相连接,上述流入口232可与接收部133相连接,从而以一对一的方式相匹配。

作为一例,如图8所示,上述多个流入口232可经由软管240一对一地与上述接收部133相连接,如图10所示,上述接收部133可与形成于共同接收部件230'的流入口232'直接连接。

其中,在上述接收部133与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的流入口232'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上述流入口232'以孔形状形成于共同接收部件本体231'的一面,上述共同接收部件本体231'具有从上述接收部133流入的过滤水临时聚集的储存空间234,以规定长度突出形成的接收部133可向上述流入口232'直接插入。此时,在上述流入口232'和上述接收部133的接触面的上侧可设置有用于防止过滤水向外部漏水的密封部件(未图示)。

另一方面,在上述流入口232及接收部133经由软管240相连接的情况下,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可配置于上述固定框架220的高度中间部,来以隔着规定间隔的方式与上述接收部133隔开配置。

这是因为,若上述接收部133与流入口232之间的间隔过窄,则在连接软管240的过程中,上述软管240被弯曲来防止过滤水顺畅地流动。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200中,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与形成于每个过滤器100的接收部133相连接,可通过一次吸入空虚在每个过滤器同时生产过滤水,还可同时执行用于去除附着于每个过滤部件110的异物的反冲洗工序。并且,通过间隔调节部件130、130'以适当的间隔隔开的多个过滤器100进行一体化来进行模块化,从而具有如下的优点,即,设置工作简便,可更换模块单位,因此,以与进行维护维修。

上述水处理用过滤模块200可适用于污废水处理系统300。作为一例,如图11所示,上述污废水处理系统300可包括至少一个过滤模块200、主框架及泵320。

上述过滤模块200通过从上述泵320提供的吸力从每个过滤器100生产过滤水,可括多个过滤器100经由结合杆240相结合的过滤器组装体210、固定框架220及共同接收部件230。

如上所述的过滤模块200可设置由一个,还可设置由多个,来通过上述主框架被支撑。

其中,构成上述过滤模块200的过滤器组装体210、固定框架220及共同接收部件230与上述内容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上述主框架用于支撑上述过滤模块200,可由在内部形成有主流路311的中空形的框架结构物构成。

如上所述的主框架包括:上部主框架311,配置于过滤模块200的上部侧;以及下部主框架312,配置于过滤模块200的下部侧,从而牢牢支撑上述过滤模块200,上述上部主框架311可经由多个支撑杆313与下部主框架312相连接。

由此,上述主框架可形成有用于插入配置至少一个过滤模块200的空间部。

此时,在上述上部主框架311和下部主框架312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引导轨314,当插入上述过滤模块200时,上述引导轨314支撑上述过滤模块200的边角侧来引导上述过滤模块200的滑动(参照图13)。

作为一例,上述引导轨314呈大致字形状的斜轴式的杆形状,可沿着与上述过滤模块200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配置。由此,当插入上述过滤模块200时,上述过滤模块200的边角侧被支撑,从而顺畅地进行滑动。

优选地,上述引导轨314可分别设置于上述上部主框架311及下部主框架312,从而同时支撑过滤模块200的上部边角及下部边角。

另一方面,在上述上部主框架311及下部主框架312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可形成有从上述过滤模块200流入的过滤水合并的主流路315。

作为一例,上述主流路315可形成于构成下部主框架312的多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的内部。并且,在上述下部主框架312可设置有与上述主流路315相连通的多个接管件316a、316b。

其中,上述多个接管件316a、316b起到用于过滤水的流入及流出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的作用,多个接管件316a、316b中的一部分316a可经由连接管371与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的排出口233相连接。此时,上述连接管371可使用具有刚性的管部件,还可石油由具有柔韧性的橡胶材质形成的公知的软管。

而且,多个接管件316a、316b中的另一部分316b与过滤水储存箱330相连接,从过滤器生产的过滤水可借助通过上述泵320提供的吸力向过滤水储存箱330侧移送。

其中,在上述过滤模块200设置有一个的情况下,可省略上述主框架310,在此情况下,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的排出口233可与上述过滤水储存箱350直接连接。

上述泵320与上述主框架310的接管件316a、316b中的至少一个316b相连接来提供可使设置于每个过滤模块200的过滤器100生产过滤水的吸力。

即,通过上述泵320提供的吸力可通过主流路215、共同接收部件230及接收部133且竞购形成于构成支撑框架的多个框架120a、120b的流路124向上述过滤部件110侧传递。由此,如存在于上述过滤器100周围的污水或废水的过滤对象液借助上述吸力向过滤部件110侧进行移动来通过纳米纤维网112过滤,通过上述纳米纤维网112向第一支撑层111移动的过滤水通过吸力向上述支撑框架的流路124侧流入来向收集空间134侧进行移动后,通过接收部133向共同接收部件230进行移动来合并,可经过主框架的主流路315向过滤水储存箱330侧收集。

由此,在本发明的污废水处理系统300中,多个过滤器可借助从泵320提供的吸力进行工作来大量生产过滤水。

另一方面,在上述污废水处理系统300中,在通过反复地过滤工作在上述过滤部件110的表面,更详细地,在纳米纤维网112的表面附着有污染物质的情况下,为了从纳米纤维网122的表面去除上述污染物质,通过上述泵320向每个过滤器100侧供给如洗涤水或空气的流体,从而可通过上述流体的供给压力剥离附着于上述过滤部件110的表面的污染物质。

作为一例,上述多个接管件316a、316b中的至少一部分316b可与用于存储洗涤水的洗涤水储存箱340相连接。其中,与上述洗涤水储存箱340相连接的接管件316b可为与上述过滤水储存箱330相连接的接管件316b,在连接管360的上侧设置流路调节阀350来选组性的允许或阻隔上述连接管360与上述过滤水储存箱330及洗涤水储存箱340相连接。

由此,在需要清洗过滤部件110的情况下,将通过上述泵320储存于洗涤水储存箱340的洗涤水向每个过滤器100侧供给,附着于过滤部件110的污染物质可被洗涤水的供给压力剥离。

具体地,储存于上述洗涤水储存箱340的洗涤水可通过泵320以规定压力向每个过滤器100侧提供。此时,形成于上述过滤器100的接收部133在两边角侧设置有两个,通过形成于支撑框架120的流路125向两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整体上均等地向过滤部件110流入。由此,通过上述接收部133向支撑框架的流路侧供给的洗涤水向过滤部件110侧进行移动,残存于过滤部件110的表面的污染物质被洗涤水的供给压例剥离,从而可去除附着于过滤部件110的表面的污染物质。其中,从上述过滤部件110剥离的污染物质可通过分隔部件132c向形成于过滤器之间的空间侧降落。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400的另一形态示出于图14。即,在上述水处理用过滤模块400中,作为用于调节相邻的多个过滤器100'之间的间隔的方案可适用嵌入结合部件430。

即,上述水处理用过滤模块400可包括多个水处理用平板形过滤器210'、固定框架、共同接收部件230及嵌入结合部件440。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过滤器100'可包括由上述过滤部件110及多个框架120b构成的支撑框架,可为通过额外的连接部件140使相邻的框架120b的端部相连接的形态,上述嵌入结合部件430代替调节相邻的过滤器100之间的间隔的间隔调节部(图1的132)的作用。

并且,在上述过滤器100'中,在图1所示的过滤器100中,除间隔调节部132之外的剩余构成能够以相同的方式使用,形成于每个过滤器的接收部133可形成于连接部件140侧,还可形成于构成支撑框架的框架120b的长度中间来以与形成于上述框架的流路124相连通的方式设置。

在此情况下,与上述支撑框架的边角侧相结合的连接部件140单纯地仅执行使相邻的框架120b的端部相连接的作用,剩余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作为一例,在本实施例的水处理用过滤模块400中,上述接收部133设置于构成支撑框架的框架120b的长度中间,可为每个过滤器100'通过嵌入结合部件430以规定间隔隔开配置的形态,可为形成于每个过滤器100'的接收部133经由共同接收部件230的流入口232一对一地与软管240相连接的形态。

其中,上述共同接收部件230可包括:共同接收部件本体231,具有从上述接收部133流入的过滤水临时聚集的储存空间234;流入口232,将从上述接收部133排出的过滤水向上述储存空间234流入;以及排出口233,向外部(作为一例,过滤水储存箱350)排出向上述储存空间234流入的过滤水或向上述接收部133侧提供从外部提供的吸力。如上所述的的共同接收部件230与上述内容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上述嵌入结合部件430用于调节多个过滤器之间的间隔。

上述嵌入结合部件430可包括连接杆431;以及多个支撑片432,在上述连接杆431的一面沿着长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隔隔开配置,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形成,来使两端部侧与构成上述固定框架的一对框架221、222相接触。由此,在相邻的支撑片432之间可形成有可插入上述过滤器100'的嵌入槽433。其中,相邻的支撑片432之间的间隔可具有与上述过滤器100'的厚度,更详细地,与框架120b的厚度大约相同的厚度。

此时,上述多个支撑片432可在上述连接杆431的一面沿着长度方向以等间隔配置。由此,若向上述嵌入槽433侧插入每个过滤器100',则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的多个过滤器100'以具有等同的间隔的方式隔开配置。

其中,在上述嵌入结合部件430中,两端部侧可固定于上述固定框架410,还可单纯地相接触,可使用多个。

如上所述的过滤模块400也可代替上述污废水处理系统的过滤模块来适用,提供借助泵的吸力来生产过滤水的过程和去除附着于过滤部件的污染物质的过程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思想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相同的思想范围内通过结构要素的附加、变更、删除、追加等来简单地提出其他实施例,这也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