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吸收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716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吸收液。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上对燃气燃油机动车的使用非常广泛,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污染与雾霾天气以及温室效应的增加。对于燃气燃油机动车来说,对气候与生物体危害最大的pm颗粒、ch气体以及氮氧化合物气体。

氮氧化合物气体的危害:氮氧化物是在内燃机气缸内生成的,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氮氧化合物的生成原因主要是高温富氧环境,比如燃烧室积碳等因素。从燃烧过程看,排放的氮氧化物95%以上可能是一氧化氮,其余的是二氧化氮。人受一氧化氮毒害的事例尚未发现,但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呼吸道刺激性气体,气味阈值约为空气质量的1.5倍,对人体影响甚大。由于其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为上呼吸道吸收而深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引发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疾病。在浓度为9.4mg/m3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对于氮氧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环境健康评价组曾做出这样的结论:二氧化氮浓度0.94mg/m3是短期暴露引起有害影响的最低水平,0.19-0.32最长1小时,一个月出现不能多于两次才能确保公共健康。为此尾气吸收液配方就是针对燃气燃油机动车氮氧化合物气体而研究的一项实用性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吸收液,有效处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有效改善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的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尾气吸收液,结合氮氧化合物为酸性气体的特征,所述尾气吸收液选取为碱性溶液吸收剂;其具体配方包括:反应吸收剂及稳定剂两部分,且反应吸收剂与稳定剂按照3:1的重量比进行配比;所述反应吸收剂组分为过饱和碳酸钠或碳酸铵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稳定剂的配方为:水30-65.5%;乙二醇30-60%;壬二酸二辛酯1-10%;二乙二醇单甲醚1-10%;三聚磷酸钠0.2-0.3%;多聚磷酸钾0.4-0.5%;丙烯酸盐1.1-1.2%;磷酸二氢铵0.2-0.4%;次磷酸钾0.2-0.4%;亚磷酸钠0.3-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吸收液为碱性溶液,对酸性气体有很强的中和效果;该配方处理的氮氧化物的吸收效果达到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尾气吸收液,其具体配方包括:反应吸收剂及稳定剂两部分,且反应吸收剂与稳定剂按照3:1的重量比进行配比;所述反应吸收剂组分为过饱和碳酸钠;稳定剂配方为:水30-65.5%;乙二醇30-60%;壬二酸二辛酯1%;二乙二醇单甲醚10%;三聚磷酸钠0.3%;多聚磷酸钾0.4%;丙烯酸盐1.2%;磷酸二氢铵0.4%;次磷酸钾0.4%;亚磷酸钠0.3%。(重量比)反应吸收剂与稳定剂3:1重量配比。

实施例2

一种尾气吸收液,其包括:反应吸收剂及稳定剂两部分,且反应吸收剂与稳定剂按照3:1的重量比进行配比;所述反应吸收剂组分为碳酸铵水溶液;稳定剂配方为:水30-65.5%;乙二醇30-60%;壬二酸二辛酯6%;二乙二醇单甲醚5%;三聚磷酸钠0.25%;多聚磷酸钾0.45%;丙烯酸盐1.1%;磷酸二氢铵0.4%;次磷酸钾0.4%;亚磷酸钠0.4%。(重量比)反应吸收剂与稳定剂3:1重量配比。

实施例3

一种尾气吸收液,其具体配方包括:反应吸收剂及稳定剂两部分,且反应吸收剂与稳定剂按照3:1的重量比进行配比;反应吸收剂组分为过饱和碳酸钠;稳定剂配方为:水30-65.5%;乙二醇30-60%;壬二酸二辛酯10%;二乙二醇单甲醚1%;三聚磷酸钠0.2%;多聚磷酸钾0.5%;丙烯酸盐1.2%;磷酸二氢铵0.3%;次磷酸钾0.3%;亚磷酸钠0.5%。反应吸收剂与稳定剂3:1重量配比。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气吸收液,结合氮氧化合物为酸性气体的特征,所给尾气吸收液选取为碱性溶液吸收剂;其具体配方包括:反应吸收剂及稳定剂两部分,其中反应吸收剂组分为过饱和碳酸钠或碳酸铵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稳定剂的配方为:水30‑65.5%;乙二醇30‑60%;壬二酸二辛酯1‑10%;二乙二醇单甲醚1‑10%;三聚磷酸钠0.2‑0.3%;多聚磷酸钾0.4‑0.5%;丙烯酸盐1.1‑1.2%;磷酸二氢铵0.2‑0.4%;次磷酸钾0.2‑0.4%;亚磷酸钠0.3‑0.5%。本发明所提供的吸收液为碱性溶液,对酸性气体有很强的中和效果;该配方处理的氮氧化物的吸收效果达到95%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军;乔晋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艾珂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2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