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8636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脉冲袋式除尘器采用高压(0.5-0.7mpa)大流量脉冲阀逐条滤袋喷吹清灰的技术,与国内其它单机相比,具有清灰动能大、效率高的特点。并且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容易、维护方便(外滤式),广泛适用于建材、冶金、矿山、化工、煤炭、非金属矿超细粉加工等到行业的含尘气体净化处理系统,是环保除尘的理想设备;脉冲除尘器工作原理和技术,脉冲除尘器结构合理,脉冲除尘器设计先进,工作原理: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净化效率高,处理气体能力大,性能稳定,操作方便、滤袋寿命长、维修工作量小等优点。而且从结构上和脉冲阀上进行改革,脉冲袋式除尘器适用机械、冶金、橡胶、面粉、化工、制药、碳素、建材、矿山等单位;含尘气体由进气口进入灰斗、或通过敞开法兰口进入滤袋室,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滤袋过滤为净化气体进入净气室,再经净气室排气口,由风机排走;粉尘积附在滤袋的外表面,且不断增加,使袋除尘器的阻力不断上升,为使设备阻力不超过1200pa,袋除尘器能继续工作,需定期清除滤袋上的粉尘,清灰是由plc程序控制器定时顺序起启动脉冲阀,使气包内压缩空气(0.5-0.7mpa)由喷吹管喷出(称一次风)通过文氏管诱导数倍于一次风的周围空气(称二次风)进入滤袋使滤袋在瞬间急速膨胀,并伴随着气流的反向作用力抖落粉尘,达到清灰的目的;目前的脉冲袋式除尘器一般灰斗除尘仅仅是简单下漏清灰,清灰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本发明通过在下部积灰壳体内设置有振打器,通过振打器振打下部积灰壳体,通过除尘控制装置自动控制振打器进行振打的同时控制电动推杆拉动除尘隔板,将灰尘抖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包括进风管、出风管、除尘器壳体和除尘布袋;所述除尘器壳体包括上部净风壳体、中部除尘壳体和下部积灰壳体,所述上部净风壳体、中部除尘壳体和下部积灰壳体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部除尘壳体下端与所述进风管连接,所述进风管内设置有风速控制板,所述中部除尘壳体上端设置有一组花板,所述花板上阵列有若干组除尘通孔,每组除尘通孔内分别设置有布袋支撑架,所述布袋支撑架上设置有除尘布袋,所述上部净风壳体内设置有若干组反吹管路,每组所述反吹管路分别通过若干组枝干管路与每组除尘通孔联通,每组所述反吹管路分别与一组脉冲阀连接,所有脉冲阀分别通过管路与气包连接,所述气包通过固定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器壳体外端,所述上部净风壳体上端通过管路与引风机连接,所述引风机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出风管联通,所述连接管路的内设置有二次过滤网罩,所述出风管所述下部积灰壳体下端加工有出尘口,所述下部积灰壳体内设置有除尘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风速控制板包括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和中间调节板,所述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之间设置有所述中间调节板,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中间调节板和所述第二控制板分别粘接,所述第一控制板和所述第二控制板上分别阵列有若干组漏风孔,所述中间调节板上加工有中间调节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板上的漏风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板上的漏风孔位置对应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调节孔的两端,所述中间调节孔内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调节孔内,所述控制板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还与所述中间调节孔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漏风孔为喇叭形漏风孔,第一控制板上的漏风孔的广口与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相对设置,第二控制板上的漏风孔与第一控制板上漏风孔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下部除尘装置和内部振打装置,所述下部除尘装置和内部振打装置分别与除尘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除尘装置包括一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一组除尘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除尘隔板设置在出尘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振打装置为一组振打器。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控制装置包括一组料位器,所述料位器与一组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和所述振打器电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下部积灰壳体内设置有振打器,通过振打器振打下部积灰壳体,通过除尘控制装置自动控制振打器进行振打的同时控制电动推杆拉动除尘隔板,将灰尘抖落;

本发明在进风口内设置风速控制板,通过在风速控制板内设置控制板,控制板通过扭簧的扭力能够阻挡大风速的风进入除尘器内部,保证进风始终保持在一定风速,增加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部净风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下部积灰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除尘控制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6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除尘器壳体;2-进风管;3-风速控制板;4-花板;5-引风机;6-出风管;7-二次过滤网罩;8-除尘装置;9-连接管路;11-上部净风壳体;12-中部除尘壳体;13-下部积灰壳体;110-反吹管路;111-脉冲阀;112-气包;31-第一控制板;32-第二控制板;33-中间调节板;34-漏风孔;35-中间调节孔;36-控制板;41-除尘通孔;81-下部除尘装置;82-内部振打装置;84-电动推杆;85-除尘隔板;86-料位器;87-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图6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包括除尘器壳体1;所述除尘器壳体1包括上部净风壳体11、中部除尘壳体12和下部积灰壳体13,所述上部净风壳体11、中部除尘壳体12和下部积灰壳体13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部除尘壳体12下端与进风管2连接,所述进风管2内设置有风速控制板3,所述中部除尘壳体12上端设置有一组花板4,所述花板4上阵列有若干组除尘通孔41,每组除尘通孔41内分别设置有布袋支撑架,所述布袋支撑架上设置有除尘布袋,所述上部净风壳体11内设置有若干组反吹管路110,每组所述反吹管路110分别通过若干组枝干管路与每组除尘通孔41联通,每组所述反吹管路110分别与一组脉冲阀111连接,所有脉冲阀111分别通过管路与气包112连接,所述气包112通过固定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器壳体1外端,所述上部净风壳体11上端通过连接管路与引风机5连接,所述引风机5与所述出风管6联通,所述连接管路9的内设置有二次过滤网罩7,所述下部积灰壳体13下端加工有出尘口,所述下部积灰壳体13内设置有除尘装置8。

具体的,所述风速控制板3包括第一控制板31、第二控制板32和中间调节板33,所述第一控制板31和第二控制板32之间设置有所述中间调节板33,所述第一控制板31、所述中间调节板33和所述第二控制板32分别粘接,所述第一控制板31和所述第二控制板32上分别阵列有若干组漏风孔34,所述中间调节板33上加工有中间调节孔35,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板31上的漏风孔34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板32上的漏风孔34位置对应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调节孔35的两端,所述中间调节孔35内设置有控制板36,所述控制板36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调节孔35内,所述控制板36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还与所述中间调节孔35的侧壁固定连接;更具体的,所述漏风孔34为喇叭形漏风孔,第一控制板31上的漏风孔34的广口与所述进风管2的进风口相对设置,第二控制板32上的漏风孔34与第一控制板31上漏风孔34对称设置。

具体的,所述除尘装置8包括下部除尘装置81和内部振打装置82,所述下部除尘装置81和内部振打装置82分别与除尘控制装置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下部除尘装置81包括一组电动推杆84,所述电动推杆84的活动端与一组除尘隔板85固定连接,所述除尘隔板85设置在出尘口内。

具体的,所述内部振打装置82为一组振打器。

具体的,所述除尘控制装置包括一组料位器86,所述料位器86与一组plc控制器87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87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84和所述振打器电连接。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