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粉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6257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粉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电子设备日益繁多,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是每种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之一,在PCB的生产中,需要磨板机对PCB进行磨刷,在该过程中,所用的水将会直接排放到废水处理池。由于水中含有铜粉(铜粉是在PCB磨刷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种水将不能循环利用,进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含有铜粉的水将会增加水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粉过滤装置,以实现过滤水中的铜粉,达到水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和降低水处理成本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粉过滤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所述清水收集缸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清水收集缸对应设置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内设有铜粉过滤袋;

所述废水收集缸上设有第一电动机驱动的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过滤器之间设有进水管;所述废水收集缸上还设有排入管;所述清水收集缸上设有第二电动机驱动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上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上均设有第一电动阀;所述废水收集缸和所述清水收集缸上均设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和所述第一电动阀均与电控单元相连。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有第二电动阀;所述进水管上的所述第一电动阀位于所述连接管的下游,位于所述连接管上游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三电动阀;所述出水管上还设有第四电动阀,所述第四电动阀位于所述第二电动阀和所述第一电动阀之间;所述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三电动阀和所述第四电动阀均与所述电控单元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废水收集缸和所述清水收集缸上均设有溢流管,两所述溢流管均连通有排水管。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废水收集缸和所述清水收集缸上还均设有排污管,两所述排污管均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污管上设有与所述电控单元相连的第五电动阀。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废水收集缸的底部和所述清水收集缸的底部均设有支撑座,所述排污管与所述支撑座平行设置。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废水收集缸和所述清水收集缸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废水收集缸和所述清水收集缸之间通过隔板进行隔离。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铜粉过滤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清水收集缸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与清水收集缸对应设置的过滤器,从而在使用中,对PCB磨刷过程中产生的水(带有铜粉)通过排入管进入废水收集缸进行集中收集,之后第一电动机带动第一水泵工作,带有铜粉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过滤器,通过铜粉过滤袋滤除水中的铜粉,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收集缸内,之后第二电动机带动第二水泵工作,过滤后的水通过出水管往磨板机方向输送,进行循环使用;在上述过程中,通过第一电动阀实现水流量的可控性,通过液位计实时监控液位,防止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内没有水,造成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空转而损坏,同时,通过电控单元的控制,实现自动化操作。

综上所述,采用该铜粉过滤装置,实现了PCB磨刷过程中所用水的实时过滤,过滤效果好,为进行循环利用提供了保证,与传统相比,不仅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大大降低了水处理成本;而且,该铜粉过滤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快捷。

由于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设有连接管,连接管设有第二电动阀,从而通过连接管对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连接,可实现对清水收集缸内水的二次过滤或多次过滤,具体为:关闭进水管上的第三电动阀和出水管上的第四电动阀,打开出水管和进水管上的第一电动阀、以及打开连接管上的第二电动阀,之后,第二电动机带动第二水泵工作,清水收集缸内的水便可通过出水管、连接管和进水管进入过滤器内进行二次过滤或多次过滤,结构简单,无需额外设置其他的管路。

由于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上均设有溢流管,两溢流管均连通有排水管,从而当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的水过多时,通过溢流管将过多的水排入排水管,之后通过排水管输送至废水处理池,结构简单,有效避免了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内的水溢出。

由于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上均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排污管,从而当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内的污物(铜粉和粉尘形成的铜泥,清水收集缸内的水虽然经过过滤,但势必会有少量的残留)较多时,打开排污管上的第五电动阀,污物通过排污管和排水管排放至废水处理池内进行集中处理,结构简单,实现了污物的自行排放。

由于排污管与支撑座平行设置,即:排污管设置于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的底部,便于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底部的污物顺利排出,且污物的清理效果好。

由于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设置为一体结构,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之间通过隔板进行隔离,从而通过该结构实现了废水收集缸和清水收集缸的集成设置,与分体式相比,不仅便于加工制造、减少了加工个数,而且降低了空间占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水收集缸;101-第一电动机;102-第一水泵;103-排入管;2-清水收集缸;201-支架;202-过滤器;203-铜粉过滤袋;204-第二电动机;205-第二水泵;3-进水管;4-出水管;5-第一电动阀;6-液位计;7-连接管;701-第二电动阀;8-第三电动阀;9-溢流管;10-排污管;101-第五电动阀;11-排水管;12-支撑座;13-隔板;14-第四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铜粉过滤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缸1和清水收集缸2,该清水收集缸2上设有支架201,该支架201上设有与清水收集缸2对应设置的过滤器202,该过滤器202内设有用于过滤铜粉的多层铜粉过滤袋203;该废水收集缸1上设有第一电动机101驱动的第一水泵102,该第一水泵102与过滤器202之间设有用于将废水收集缸1内含有铜粉的水输送至过滤器202内的进水管3;该废水收集缸1上还设有用于将PCB磨刷过程中所用的水输送至废水收集缸1内的排入管103;该清水收集缸2上设有第二电动机204驱动的第二水泵205,该第二水泵205上连接有用于将过滤后的水向磨板机方向输送的出水管4,该出水管4和进水管3上均设有第一电动阀5;该废水收集缸1和清水收集缸2上均设有液位计6,该液位计6和第一电动阀5均与电控单元相连,该液位计6也可以用现有技术中的泵浦液位监测装置来替代。

该进水管3与出水管4之间设有连接管7,该连接管7设有第二电动阀701;该进水管3上的第一电动阀5位于连接管7的下游,位于连接管7上游的进水管3上设有第三电动阀8;该出水管4上还设有第四电动阀14,该第四电动阀14位于第二电动阀701和第一电动阀5之间;该第二电动阀701、第三电动阀8和第四电动阀14均与电控单元相连。

该废水收集缸1和清水收集缸2上均设有溢流管9和排污管10,两溢流管9和两排污管10均连通有与废水处理池连通的排水管11,该排污管10上设有与电控单元相连的第五电动阀101;该溢流管9靠近废水收集缸1和清水收集缸2的顶部设置。

该废水收集缸1的底部和清水收集缸2的底部均设有支撑座12,该排污管10与支撑座12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该废水收集缸1和清水收集缸2设置为一体结构,该废水收集缸1和清水收集缸2之间通过隔板13进行隔离;该第一电动机101和第二电动机204均为加压电动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