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毡浸渍滤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05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耐高温毡浸渍滤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除尘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了耐高温毡浸渍滤袋。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对大气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严,同时也对除尘设备的性能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滤袋在除尘过程中,随着捕集的粉尘增多,过滤气流的通道会逐渐缩小,导致滤袋对气流的阻力增加,此时,粉尘往往会从滤袋口漏过影响除尘效果,因此,滤袋口处的连接需要紧密,同时滤袋需要经常更换,滤袋与笼骨架的连接需要更加快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滤袋口漏粉尘、滤袋与笼骨架安装拆卸繁琐的问题,提供了耐高温毡浸渍滤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耐高温毡浸渍滤袋,包括笼骨架、滤袋,滤袋套设于笼骨架的外侧,笼骨架包括底部的支撑框架、顶部的连接架,支撑框架连接在连接架上,连接架包括环形的底板,底板的底面内侧、底面外侧分别设有固定环一、固定环三,固定环三设有固定环二,固定环一与固定环二上设有相对的弧形凸起;滤袋的袋口设有两个弹性圈,弹性圈间具有间隙,安装时,两个弧形凸起顶在弹性圈的间隙处。

固定环二由固定环一、固定环三间插入并紧贴固定环二内侧,固定环三上设有安装孔,固定环二上设有固定孔,插入时将安装孔与固定孔对准并配合螺栓进行固定。

固定环一与固定环二均为弹性钢片。

滤袋包括位于表层的表面层,位于中间的中间层和位于底层的底料层;表面层是由聚酰亚胺纤维和聚苯硫醚纤维混纺而成的缎纹布;中间层是由玻璃纤维短丝和玄武岩纤维针刺并浸渍而成的针刺毡;底料层由聚苯硫醚长丝和高硅氧纤维混纺而成的纬二重布。

支撑框架的顶端固定于固定环一内侧的竖直面上。

滤袋包括底部的圆筒形的过滤部,连接在过滤部上侧的圆筒形的安装部,安装部的直径大于过滤部,过滤部套在支撑框架外侧,安装部安装在连接架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手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两个带弧形凸起的固定环将滤袋夹紧以防止滤袋口漏过粉尘;固定环二为独立的部件,安装时与滤袋一起塞入固定环一与固定环三间并通过螺母固定于固定环三上简化了安装拆卸过程,便于滤袋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滤袋的滤布组成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连接架、1a—底板、1b—固定环二、1c—固定环一、1d—固定环三、1e—弧形凸起、1f—安装孔、1g—固定孔、2—支撑框架、3—滤袋、3a—弹性圈、3b—过滤部、3c—安装部、3d—表面层、3e—中间层、3f—底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耐高温毡浸渍滤袋,包括笼骨架、滤袋3,滤袋3套设于笼骨架的外侧,笼骨架包括底部的支撑框架2、顶部的连接架1,支撑框架2连接在连接架1上,连接架1包括环形的底板1a,底板1a的底面内侧、底面外侧分别设有固定环一1c、固定环三1d,固定环三1d设有固定环二1b,固定环一1c与固定环二1b上设有相对的弧形凸起1e;滤袋3的袋口设有两个弹性圈3a,弹性圈3a间具有间隙,安装时,两个弧形凸起1e顶在弹性圈3a的间隙处。

固定环二1b由固定环一1c、固定环三1d间插入并紧贴固定环二1b内侧,固定环三1d上设有安装孔1f,固定环二1b上设有固定孔1g,插入时将安装孔1f与固定孔1g对准并配合螺栓进行固定。

固定环一1c与固定环二1b均为弹性钢片。

滤袋3包括位于表层的表面层3d,位于中间的中间层3e和位于底层的底料层3f;表面层3d是由聚酰亚胺纤维和聚苯硫醚纤维混纺而成的缎纹布;中间层3e是由玻璃纤维短丝和玄武岩纤维针刺并浸渍而成的针刺毡;底料层3f由聚苯硫醚长丝和高硅氧纤维混纺而成的纬二重布。三种不同材料均可耐高温,且中间层3e经过浸渍处理,过滤效果更好。

支撑框架2的顶端固定于固定环一1c内侧的竖直面上。

滤袋3包括底部的圆筒形的过滤部3b,连接在过滤部3b上侧的圆筒形的安装部3c,安装部3c的直径大于过滤部3b,过滤部3b套在支撑框架2外侧,安装部3c安装在连接架1上。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