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水防油功能的除尘滤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061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水防油功能的除尘滤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滤袋,尤其涉及了一种具有防水防油功能的除尘滤袋。



背景技术:

环保行业中,布袋除尘器是处理各类锅炉、焚烧炉焚烧时产生的烟气处理的主要设备,而滤袋是袋式除尘器运行过程中的心脏,通常圆筒型的脉冲式滤袋垂直地悬挂在除尘器中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除尘器,经过灰斗的导流板,使气体中的部分大颗粒粉尘受惯性力的作用被分离出来,直接落入灰斗。含尘气体进入箱体的滤袋过滤区,绝大多数粉尘被捕集在滤袋的外表面,而干净气体通过滤料进入滤袋内部,净化后的气体经过滤袋口进入上箱体后,再由出风口排出。而滤袋内部的笼架用来支撑滤袋,防止滤袋塌陷,同时它有助于尘饼的清除和重新分布。

现有的除尘滤袋在去除含有较多水分和油性的粉尘时,粉尘容易在布袋表面上结垢,导致堵塞滤袋,使得布袋清灰困难,从而严重影响除尘滤袋的除尘效果。同时现有除尘滤袋由于其内龙骨整体骨架一般均是焊接为长度不变的一体式结构,因而导致整体除尘滤袋的规格大小不变,即会导致整个除尘滤袋的适用范围小,不能应用于不同规格的除尘器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除尘滤袋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水防油功能的除尘滤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具有防水防油功能的除尘滤袋,包括龙骨和套在龙骨上的滤布,滤布包括针刺过滤毡和涂覆在针刺过滤毡外表面的防水防油覆膜,防水防油覆膜可使滤袋不易堵塞,方便清灰。

龙骨呈圆筒状,其包括底圈、顶圈和用于连接顶圈和底圈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顶圈和底圈之间;

连接机构包括顶端连接在顶圈上的导套和底端连接在底圈上的导柱,导套套在导柱上且导柱可在导套内滑动,导柱上设有多个沿导柱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孔,导套上设有一个与第一连接孔通过螺丝连接的第二连接孔。通过导柱的在导套内的滑动,并通过第二连接孔与不同第一连接孔之间的连接限位,即可实现连接机构长度的调节。

作为优选,导套上与顶圈连接的端部以及导柱上与底圈连接的端部均设有螺纹连接部,导套、导柱通过螺纹连接部分别连接在顶圈和底圈上。通过螺纹的方式实现连接机构与顶圈、底圈之间的连接,可方便三者之间的装配、拆卸以及更换。

作为优选,顶圈包括弹性环形套和连接在弹性环形套两端的弧形杆,弹性环形套套在弧形杆两端且弧形杆可在弹性环形套内滑动,弹性环形套端部设有用于限制弧形杆滑动的限位卡件;底圈的结构与顶圈相同。通过弧形杆与弹性环形套之间的配合,可实现对弹性环形套的收缩与扩张,即可调节成不同直径的除尘滤袋,能够适应于不同规格的除尘器,极大的扩大了整个除尘滤袋的使用范围。

作为优选,限位卡件包括通过转轴连接在弹性环形套端部的卡板,卡板上开设有能够卡合在弧形杆上且与弧形杆过盈配合的U形槽,转轴上设有使卡板始终朝弧形杆方向运动的扭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过滤毡外层设置防水防油覆膜,能够起到有效防水放油的双重效果,从而使得滤袋不易堵塞,方便清灰,且能够通过可调节的龙骨使其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除尘器,极大的扩大了整个除尘滤袋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滤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导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顶圈或底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龙骨、2—滤布、11—底圈、 12—顶圈、13—连接机构、14—螺纹连接部、21—过滤毡、22—防水防油覆膜、 121—弹性环形套、122—弧形杆、123—限位卡件、124—卡板、125—U形槽、 126—扭簧、131—导套、132—导柱、133—第一连接孔、134—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具有防水防油功能的除尘滤袋,如图1-图6所示,包括龙骨1和套在龙骨1 上的滤布2,滤布2包括针刺过滤毡21和涂覆在针刺过滤毡21外表面的防水防油覆膜22,在过滤毡21外层设置防水防油覆膜22,能够起到有效防水放油的双重效果,从而使得滤袋不易堵塞,方便清灰。

龙骨1呈圆筒状,其包括底圈11、顶圈12和用于连接顶圈12和底圈11的连接机构13,连接机构13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顶圈12和底圈11之间;

连接机构13包括顶端连接在顶圈12上的导套131和底端连接在底圈11上的导柱132,导套131套在导柱132上且导柱132可在导套131内滑动,导柱 132上设有多个沿导柱13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33,导套131上设有一个与第一连接孔133通过螺丝连接的第二连接孔134。通过导柱132的在导套 131内的滑动,并通过第二连接孔134与不同第一连接孔133之间的连接限位,即可实现连接机构13长度的调节。

导套131上与顶圈12连接的端部以及导柱132上与底圈11连接的端部均设有螺纹连接部14,导套131、导柱132通过螺纹连接部14分别连接在顶圈12 和底圈11上。通过螺纹的方式实现连接机构13与顶圈12、底圈11之间的连接,可方便三者之间的装配、拆卸以及更换。

顶圈12包括弹性环形套121和连接在弹性环形套121两端的弧形杆122,弹性环形套121套在弧形杆122两端且弧形杆122可在弹性环形套121内滑动,弹性环形套121端部设有用于限制弧形杆122滑动的限位卡件123,底圈11的结构与顶圈12相同。限位卡件123包括通过转轴连接在弹性环形套121端部的卡板124,卡板124上开设有能够卡合在弧形杆122上且与弧形杆122过盈配合的U形槽125,转轴上设有使卡板124始终朝弧形杆122方向运动的扭簧126。在正常情况下,卡板124上的U形槽125在扭簧126的作用下始终卡在弧形杆 122上,以限制弧形杆122在弹性环形套121内滑动,当需要对顶圈12或底圈 11的直径大小调节时,只需要掰起卡板124,使得U形槽125脱离弧形杆122,且使得弧形杆122在弹性环形套121内滑动,使得弹性环形套121收缩或扩张,最后再放下卡板124,实现弧形杆122的定位,即完成对顶圈12或底圈11的大小调节。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龙骨1长度以及龙骨1直径的调节,以使得该龙骨1能够适应与不同规格的除尘器,极大的扩大了整个除尘滤袋的使用范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