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4380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净化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净化塔。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燃烧煤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含有大量的 SO2和 NOX ,这些有害元素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很多地方的酸雨目前已由硫酸型变成了硝酸型 ;同时,水体中导致富营养化的氨氮日益增多也使得我国一些湖泊的蓝藻频发。传统的脱硫、脱硝一体化净化烟气的环形塔,具有以下缺点(1)脱硝效率低,由于NO 难溶于水,反应时间短造成 NO 随着烟气溢出,降低了脱硝效率 ;(2)脱硫、脱硝装置辅助设备多,如烟气预热器、燃烧器、反应器、浓缩回收器、铣槽、除雾器等,由于辅助设备多增加了投资成本,使脱硫、脱硝装置推广困难 ;(3)运行成本高,脱硫、脱硝装置在运行中需要大量催化剂,很多催化剂都是进口的,进口催化剂价格很高,所以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改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净化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净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端安装有静电除尘装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连接有一太阳能吸收板;所述静电除尘装置下端安装有一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塔体右侧安装有进烟口,塔体左侧安装有出烟口;所述塔体内设有漏斗状脱硝反应器;所述脱硝反应器涂有催化反应层;所述脱硝反应器连接有氨气输送管;所述脱硝反应器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脱硝反应器底部设有一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内设有多个第二过滤网;所述输气管道与脱硫反应器相通;所述脱硫反应器内含有大量海水,海水底部设有大量石灰石;所述脱硫反应器一侧连接废水收集装置;所述脱硫反应器另一侧连接海水注入管道。

作为优选技术的方案,所述输气管道直接注入海水中。

作为优选技术的方案,所述石灰石为颗粒状,粒径为10-20mm之间,纯度为百分之90以上。

作为优选技术的方案,所述太阳能吸收板呈三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太阳能发电,节能环保;依次进行脱硝脱硫,效果更好;废气排放少,更加利于环境的保护;改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净化塔造价相对较低,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吸收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净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端安装有静电除尘装置2;所述静电除尘装置2连接有一太阳能吸收板1;所述静电除尘装置2下端安装有一隔离板4;所述隔离板4安装有加热装置5;所述塔体右侧安装有进烟口3,塔体左侧安装有出烟口;所述塔体内设有漏斗状脱硝反应器14;所述脱硝反应器14涂有催化反应层10;所述脱硝反应器14连接有氨气输送管9;所述脱硝反应器设有第一过滤网6;所述脱硝反应器底部设有一输气管道11;所述输气管道内设有多个第二过滤网12;所述输气管道11与脱硫反应器15相通;所述脱硫反应器15内含有大量海水,海水底部设有大量石灰石13;所述脱硫反应器15一侧连接废水收集装置8;所述脱硫反应器15另一侧连接海水注入管道7。

其中,输气管道11直接注入海水中。

其中,石灰石13为颗粒状,粒径为10-20mm之间,纯度为百分之90以上。

其中,太阳能吸收板1呈三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太阳能吸收板吸水太阳能进行发电,启动静电除尘装置;废气从进烟口进入,通过静电除尘装置进行除尘;然后通过输送进来的氨气,在高温环境下脱硝;脱硝后经过多个过滤网,从输气管道内注入海水中,进行脱硫,最后排入到废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太阳能发电,节能环保;依次进行脱硝脱硫,效果更好;废气排放少,更加利于环境的保护;改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净化塔造价相对较低,节省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