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791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反应釜是常用的设备,目前的反应釜温度控制并不是很好,导致化妆品生产的次品率高,并且反应效率并不高。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温度控制良好、反应理想的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温度控制不好、反应不理想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温度控制不好、反应不理想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良好、反应理想的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包括有底板、支撑杆、反应釜本体、出料管、第一阀门、夹套、进油管、第二阀门、出油管、第三阀门、进料管、第四阀门和搅拌装置,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设有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底部中心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反应釜本体侧壁设有夹套,夹套右壁上部设有进油管,进油管上设有第二阀门,夹套左壁下部设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反应釜本体顶部左侧设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第四阀门,反应釜本体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

优选地,搅拌装置包括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杆、左齿轮、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杆、右齿轮、L形安装杆和电机,反应釜本体顶部中心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在第一轴承右侧,第一轴承内设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轴顶端设有左齿轮,第二轴承内设有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与第一搅拌杆交错设置,第二搅拌轴上部设有右齿轮,右齿轮与左齿轮啮合,第二轴承右侧的反应釜本体顶部设有L形安装杆,L形安装杆左端设有电机,电机底部中心与第二搅拌轴顶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送风装置,反应釜本体右侧的底板顶部设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有支杆、弹簧、缸体、踏板、L形连杆、推杆、活塞、进气管、第一单向阀、送风管道和第二单向阀,反应釜本体右侧的底板顶部设有支杆和弹簧,弹簧在支杆右侧,支杆顶端设有缸体,弹簧顶端连接有踏板,踏板顶部左侧设有L形连杆,L形连杆左端连接有推杆,推杆底端穿过缸体连接有活塞,活塞与缸体配合,缸体底部右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缸体底部左侧设有送风管道,送风管道内设有第二单向阀,送风管道另一端在反应釜本体内。

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盖板、合页、翻盖和把手,进料管顶部左侧设有固定盖板,固定盖板右侧设有合页,合页上设有翻盖,翻盖顶部右侧设有把手。

优选地,底板材料为Q235钢。

优选地,支撑杆材料为优质钢材,表面覆盖镀锌层。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反应时,打开第四阀门,将原料通过进料管倒入反应釜本体内,然后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处理,提高反应釜本体内的原料反应速率。当需要填油时,打开第二阀门,使得导热油通过进油管进入到夹套内,当需要排油时,打开第三阀门,使得导热油通过出油管排出。如此通过对导热油的控制来调节反应的温度,使得加热更加均匀,并且温度控制良好。当反应完毕时,停止使用搅拌装置,然后打开第一阀门,使得反应釜本体内反应完毕的原料通过出料管排出,然后关闭第一阀门。

因为搅拌装置包括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杆、左齿轮、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杆、右齿轮、L形安装杆和电机,反应釜本体顶部中心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在第一轴承右侧,第一轴承内设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轴顶端设有左齿轮,第二轴承内设有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与第一搅拌杆交错设置,第二搅拌轴上部设有右齿轮,右齿轮与左齿轮啮合,第二轴承右侧的反应釜本体顶部设有L形安装杆,L形安装杆左端设有电机,电机底部中心与第二搅拌轴顶端连接,控制电机转动,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搅拌杆转动,第二搅拌轴转动带动右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左齿轮反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轴反方向转动,使得第一搅拌杆反方向转动,如此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交错设置,使得搅拌效果更佳,大大提高反应速率。当反应完毕时,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因为还包括有送风装置,反应釜本体右侧的底板顶部设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有支杆、弹簧、缸体、踏板、L形连杆、推杆、活塞、进气管、第一单向阀、送风管道和第二单向阀,反应釜本体右侧的底板顶部设有支杆和弹簧,弹簧在支杆右侧,支杆顶端设有缸体,弹簧顶端连接有踏板,踏板顶部左侧设有L形连杆,L形连杆左端连接有推杆,推杆底端穿过缸体连接有活塞,活塞与缸体配合,缸体底部右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缸体底部左侧设有送风管道,送风管道内设有第二单向阀,送风管道另一端在反应釜本体内,往下踩踏板,使得踏板向下运动,弹簧收缩,踏板向下运动带动L形连杆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推杆向下运动,使得活塞向下运动,使得缸体内的空气流向送风管道,并由送风管道排出,第一单向阀使得缸体内的空气不会通过进气管排出。松开踏板,弹簧伸长,带动踏板向下运动,进而带动L形连杆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推杆向上运动,使得活塞向上运动,将外部的空气抽向缸体内,第二单向阀使得送风管道内的空气不会回流到缸体内。如此反复,将空气吹向反应釜本体内,翻动反应釜本体内的原料,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盖板、合页、翻盖和把手,进料管顶部左侧设有固定盖板,固定盖板右侧设有合页,合页上设有翻盖,翻盖顶部右侧设有把手,固定盖板和翻盖的设置能保证灰尘不会通过进料管掉落到反应釜本体内,避免受到污染。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处理,提高反应釜本体内的原料反应速率。通过对导热油的控制来调节反应的温度,使得加热更加均匀,并且温度控制良好。松踩踏板,将空气吹向反应釜本体内,翻动反应釜本体内的原料,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送风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料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支撑杆,3-反应釜本体,4-出料管,5-第一阀门,6-夹套,7-进油管,8-第二阀门,9-出油管,10-第三阀门,11-进料管,12-第四阀门,13-搅拌装置,131-第一轴承,132-第二轴承,133-第一搅拌轴,134-第一搅拌杆,135-左齿轮,136-第二搅拌轴,137-第二搅拌杆,138-右齿轮,139-L形安装杆,1310-电机,14-送风装置,141-支杆,142-弹簧,143-缸体,144-踏板,145-L形连杆,146-推杆,147-活塞,148-进气管,149-第一单向阀,1410-送风管道,1411-第二单向阀,15-固定盖板,16-合页,17-翻盖,1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杆2、反应釜本体3、出料管4、第一阀门5、夹套6、进油管7、第二阀门8、出油管9、第三阀门10、进料管11、第四阀门12和搅拌装置13,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支撑杆2顶端设有反应釜本体3,反应釜本体3底部中心设有出料管4,出料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5,反应釜本体3侧壁设有夹套6,夹套6右壁上部设有进油管7,进油管7上设有第二阀门8,夹套6左壁下部设有出油管9,出油管9上设有第三阀门10,反应釜本体3顶部左侧设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上设有第四阀门12,反应釜本体3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13。

实施例2

一种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杆2、反应釜本体3、出料管4、第一阀门5、夹套6、进油管7、第二阀门8、出油管9、第三阀门10、进料管11、第四阀门12和搅拌装置13,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支撑杆2顶端设有反应釜本体3,反应釜本体3底部中心设有出料管4,出料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5,反应釜本体3侧壁设有夹套6,夹套6右壁上部设有进油管7,进油管7上设有第二阀门8,夹套6左壁下部设有出油管9,出油管9上设有第三阀门10,反应釜本体3顶部左侧设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上设有第四阀门12,反应釜本体3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13。

搅拌装置13包括有第一轴承131、第二轴承132、第一搅拌轴133、第一搅拌杆134、左齿轮135、第二搅拌轴136、第二搅拌杆137、右齿轮138、L形安装杆139和电机1310,反应釜本体3顶部中心设有第一轴承131和第二轴承132,第二轴承132在第一轴承131右侧,第一轴承131内设有第一搅拌轴133,第一搅拌轴133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杆134,第一搅拌轴133顶端设有左齿轮135,第二轴承132内设有第二搅拌轴136,第二搅拌轴136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杆137,第二搅拌杆137与第一搅拌杆134交错设置,第二搅拌轴136上部设有右齿轮138,右齿轮138与左齿轮135啮合,第二轴承132右侧的反应釜本体3顶部设有L形安装杆139,L形安装杆139左端设有电机1310,电机1310底部中心与第二搅拌轴136顶端连接。

实施例3

一种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杆2、反应釜本体3、出料管4、第一阀门5、夹套6、进油管7、第二阀门8、出油管9、第三阀门10、进料管11、第四阀门12和搅拌装置13,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支撑杆2顶端设有反应釜本体3,反应釜本体3底部中心设有出料管4,出料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5,反应釜本体3侧壁设有夹套6,夹套6右壁上部设有进油管7,进油管7上设有第二阀门8,夹套6左壁下部设有出油管9,出油管9上设有第三阀门10,反应釜本体3顶部左侧设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上设有第四阀门12,反应釜本体3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13。

搅拌装置13包括有第一轴承131、第二轴承132、第一搅拌轴133、第一搅拌杆134、左齿轮135、第二搅拌轴136、第二搅拌杆137、右齿轮138、L形安装杆139和电机1310,反应釜本体3顶部中心设有第一轴承131和第二轴承132,第二轴承132在第一轴承131右侧,第一轴承131内设有第一搅拌轴133,第一搅拌轴133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杆134,第一搅拌轴133顶端设有左齿轮135,第二轴承132内设有第二搅拌轴136,第二搅拌轴136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杆137,第二搅拌杆137与第一搅拌杆134交错设置,第二搅拌轴136上部设有右齿轮138,右齿轮138与左齿轮135啮合,第二轴承132右侧的反应釜本体3顶部设有L形安装杆139,L形安装杆139左端设有电机1310,电机1310底部中心与第二搅拌轴136顶端连接。

还包括有送风装置14,反应釜本体3右侧的底板1顶部设有送风装置14,送风装置14包括有支杆141、弹簧142、缸体143、踏板144、L形连杆145、推杆146、活塞147、进气管148、第一单向阀149、送风管道1410和第二单向阀1411,反应釜本体3右侧的底板1顶部设有支杆141和弹簧142,弹簧142在支杆141右侧,支杆141顶端设有缸体143,弹簧142顶端连接有踏板144,踏板144顶部左侧设有L形连杆145,L形连杆145左端连接有推杆146,推杆146底端穿过缸体143连接有活塞147,活塞147与缸体143配合,缸体143底部右侧设有进气管148,进气管148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49,缸体143底部左侧设有送风管道1410,送风管道1410内设有第二单向阀1411,送风管道1410另一端在反应釜本体3内。

实施例4

一种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反应釜,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杆2、反应釜本体3、出料管4、第一阀门5、夹套6、进油管7、第二阀门8、出油管9、第三阀门10、进料管11、第四阀门12和搅拌装置13,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支撑杆2顶端设有反应釜本体3,反应釜本体3底部中心设有出料管4,出料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5,反应釜本体3侧壁设有夹套6,夹套6右壁上部设有进油管7,进油管7上设有第二阀门8,夹套6左壁下部设有出油管9,出油管9上设有第三阀门10,反应釜本体3顶部左侧设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上设有第四阀门12,反应釜本体3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13。

搅拌装置13包括有第一轴承131、第二轴承132、第一搅拌轴133、第一搅拌杆134、左齿轮135、第二搅拌轴136、第二搅拌杆137、右齿轮138、L形安装杆139和电机1310,反应釜本体3顶部中心设有第一轴承131和第二轴承132,第二轴承132在第一轴承131右侧,第一轴承131内设有第一搅拌轴133,第一搅拌轴133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杆134,第一搅拌轴133顶端设有左齿轮135,第二轴承132内设有第二搅拌轴136,第二搅拌轴136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杆137,第二搅拌杆137与第一搅拌杆134交错设置,第二搅拌轴136上部设有右齿轮138,右齿轮138与左齿轮135啮合,第二轴承132右侧的反应釜本体3顶部设有L形安装杆139,L形安装杆139左端设有电机1310,电机1310底部中心与第二搅拌轴136顶端连接。

还包括有送风装置14,反应釜本体3右侧的底板1顶部设有送风装置14,送风装置14包括有支杆141、弹簧142、缸体143、踏板144、L形连杆145、推杆146、活塞147、进气管148、第一单向阀149、送风管道1410和第二单向阀1411,反应釜本体3右侧的底板1顶部设有支杆141和弹簧142,弹簧142在支杆141右侧,支杆141顶端设有缸体143,弹簧142顶端连接有踏板144,踏板144顶部左侧设有L形连杆145,L形连杆145左端连接有推杆146,推杆146底端穿过缸体143连接有活塞147,活塞147与缸体143配合,缸体143底部右侧设有进气管148,进气管148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49,缸体143底部左侧设有送风管道1410,送风管道1410内设有第二单向阀1411,送风管道1410另一端在反应釜本体3内。

还包括有固定盖板15、合页16、翻盖17和把手18,进料管11顶部左侧设有固定盖板15,固定盖板15右侧设有合页16,合页16上设有翻盖17,翻盖17顶部右侧设有把手18。

底板1材料为Q235钢。

支撑杆2材料为优质钢材,表面覆盖镀锌层。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反应时,打开第四阀门12,将原料通过进料管11倒入反应釜本体3内,然后通过搅拌装置13进行搅拌处理,提高反应釜本体3内的原料反应速率。当需要填油时,打开第二阀门8,使得导热油通过进油管7进入到夹套6内,当需要排油时,打开第三阀门10,使得导热油通过出油管9排出。如此通过对导热油的控制来调节反应的温度,使得加热更加均匀,并且温度控制良好。当反应完毕时,停止使用搅拌装置13,然后打开第一阀门5,使得反应釜本体3内反应完毕的原料通过出料管4排出,然后关闭第一阀门5。

因为搅拌装置13包括有第一轴承131、第二轴承132、第一搅拌轴133、第一搅拌杆134、左齿轮135、第二搅拌轴136、第二搅拌杆137、右齿轮138、L形安装杆139和电机1310,反应釜本体3顶部中心设有第一轴承131和第二轴承132,第二轴承132在第一轴承131右侧,第一轴承131内设有第一搅拌轴133,第一搅拌轴133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杆134,第一搅拌轴133顶端设有左齿轮135,第二轴承132内设有第二搅拌轴136,第二搅拌轴136下部设有第二搅拌杆137,第二搅拌杆137与第一搅拌杆134交错设置,第二搅拌轴136上部设有右齿轮138,右齿轮138与左齿轮135啮合,第二轴承132右侧的反应釜本体3顶部设有L形安装杆139,L形安装杆139左端设有电机1310,电机1310底部中心与第二搅拌轴136顶端连接,控制电机1310转动,带动第二搅拌轴136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搅拌杆137转动,第二搅拌轴136转动带动右齿轮138转动,进而带动左齿轮135反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轴133反方向转动,使得第一搅拌杆134反方向转动,如此第一搅拌杆134和第二搅拌杆137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交错设置,使得搅拌效果更佳,大大提高反应速率。当反应完毕时,控制电机1310停止转动。

因为还包括有送风装置14,反应釜本体3右侧的底板1顶部设有送风装置14,送风装置14包括有支杆141、弹簧142、缸体143、踏板144、L形连杆145、推杆146、活塞147、进气管148、第一单向阀149、送风管道1410和第二单向阀1411,反应釜本体3右侧的底板1顶部设有支杆141和弹簧142,弹簧142在支杆141右侧,支杆141顶端设有缸体143,弹簧142顶端连接有踏板144,踏板144顶部左侧设有L形连杆145,L形连杆145左端连接有推杆146,推杆146底端穿过缸体143连接有活塞147,活塞147与缸体143配合,缸体143底部右侧设有进气管148,进气管148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49,缸体143底部左侧设有送风管道1410,送风管道1410内设有第二单向阀1411,送风管道1410另一端在反应釜本体3内,往下踩踏板144,使得踏板144向下运动,弹簧142收缩,踏板144向下运动带动L形连杆145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推杆146向下运动,使得活塞147向下运动,使得缸体143内的空气流向送风管道1410,并由送风管道1410排出,第一单向阀149使得缸体143内的空气不会通过进气管148排出。松开踏板144,弹簧142伸长,带动踏板144向下运动,进而带动L形连杆145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推杆146向上运动,使得活塞147向上运动,将外部的空气抽向缸体143内,第二单向阀1411使得送风管道1410内的空气不会回流到缸体143内。如此反复,将空气吹向反应釜本体3内,翻动反应釜本体3内的原料,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盖板15、合页16、翻盖17和把手18,进料管11顶部左侧设有固定盖板15,固定盖板15右侧设有合页16,合页16上设有翻盖17,翻盖17顶部右侧设有把手18,固定盖板15和翻盖17的设置能保证灰尘不会通过进料管11掉落到反应釜本体3内,避免受到污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