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涂料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877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涂料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涂料桶。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涂料桶是用于盛放涂料的工具,为了提高涂刷的质量,需要保证涂料桶内的涂料浓度维持均一,因此,带有搅拌功能的涂料桶应运而生。

专利号为201610679413.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铸造用保温涂料桶,在涂料桶本体内设有搅拌体,搅拌体内设有磁力搅拌子,涂料桶本体的底部连接磁力搅拌器。上述结构固然能够实现涂料桶内部的搅拌功能,但是涂料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携带磁力搅拌器以及为磁力搅拌器连接的电源,涂料桶的适用范围窄。

专利号为201520382068.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搅拌杆的涂料桶,桶体的侧壁上设有穿入桶体内部的搅拌杆,搅拌杆上设有能够搅拌桶体内部涂料的叶。上述机构的缺陷在于,每次蘸取涂料桶内涂料是,都需要人为转动搅拌杆将桶体内的涂料混合均匀,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涂料桶,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搅拌功能的涂料桶人工劳动强度大、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涂料桶,包括桶体及与桶体配套的涂料辊,所述涂料辊包括手柄及辊刷,所述桶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桶体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中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中部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所述辊刷的直径,所述第一旋转轴靠近所述第一滚轮前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旋转轴靠近所述第二滚轮后端面的一侧均设有搅拌齿。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位于同一高度。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位于同一高度,使得辊刷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相对运动的距离最大,进一步,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的旋转角度越大,进一步,桶体内的涂料搅拌得更为充分。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桶体的顶部设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前端为锯齿端。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刮板能够将辊刷表面多余的涂料刮下,避免了涂料溅落到桶体的外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均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橡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不会吸收涂料桶内的涂料,提高了第一滚轮、辊刷、第二滚轮三者之间的配合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桶体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桶体可以通过底座移动到各个工作点位,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桶体包括铝合金外层、铝合金内层及保温夹层,所述保温夹层为聚氨酯泡沫层。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保温夹层避免了桶体内的涂料随温度的变化过大,保证了涂料性质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通过在涂料桶内部设置搅拌机构,在涂料辊的辊刷蘸取涂料时辊刷与穿过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带动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转动,进一步带动搅拌齿转动,在蘸取涂料的同时,完成对涂料的搅拌,节省了人力物力,搅拌过程不需要借助外部搅拌装置,提高了涂料桶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涂料桶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涂料桶的主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桶体1、第一旋转轴2、第二旋转轴3、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搅拌齿6、铝合金内层7、铝合金外层8、保温夹层9、刮板10、辊刷11、手柄12、底座13、万向轮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桶体1及与桶体1配套的涂料辊,桶体1固定于底座13上,底座13的下端面设有万向轮14。涂料辊包括手柄12及辊刷11,桶体1的上端为开口端,桶体1包括铝合金外层8、铝合金内层7及保温夹层9,保温夹层9为聚氨酯泡沫层。桶体1的顶部设有刮板,刮板10的前端为锯齿端。桶体1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旋转轴2与第二旋转轴3,第一旋转轴2与第二旋转轴3位于同一高度。第一旋转轴2的中部设有第一滚轮4,第二旋转轴3的中部设有第二滚轮5,第一滚轮4与第二滚轮5均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第一滚轮4与第二滚轮5之间的距离略小于辊刷11的直径,第一旋转轴2靠近第一滚轮4前端面的一侧、第二旋转轴3靠近第二滚轮5后端面的一侧均设有搅拌齿6。

工作过程:蘸取涂料时,将辊刷11通过第一滚轮4与第二滚轮5之间的间隙,辊刷11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旋转轴2、第二旋转轴3转动,从而带动搅拌齿6搅拌涂料,辊刷11在取出时,经刮板10刮去表面多余的涂料,防止涂料滴落到桶体1外部。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