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盐自动微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203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钴盐自动微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钴盐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钴盐自动微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硼酰化钴,其理论分子式为:(RmCO-Co-O-)3B,(式中m=3~11,以9为主)。硼酰化钴是一种活性较高的粘合促进剂,主要用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这些胶与黄铜、锌、裸铜及镀黄铜或锌的钢丝帘线、绳、金属板的粘合促进。它是以氢氧化钴和醋酸及相关有机酸为原料,先进行酸碱成盐反应,而后再进行硼酰化反应。由该方法制备的硼酰化钴含钴量较高,它们在橡胶硫化时,反应活性大,对橡胶与钢丝的粘合增强起主要作用,但缺点是其在橡胶制品中分散性差而引起附胶(附胶率:橡胶渗透到钢帘线中覆盖钢帘线表面的程度)不均匀,直接影响橡胶与钢帘线的粘合强度和耐老化性能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钴盐自动微反应装置,可以提高原料的反应活性,增加反应位点,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物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钴盐自动微反应装置,它主要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壁上均匀设置有内盘管),反应釜的外部设置有夹套,所述内盘管上连接有出油口,夹套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内盘管与夹套之间相互连通,在所述反应釜内由上自下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孔微反应板,位于多孔微反应板两侧的隔板上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多孔微反应板为蜂窝状的管孔结构,由多个管状结构组成,同时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装置内增加多孔微反应结构,以提高原料的反应活性,使得原料的反应更加均匀,在保证成品钴含量的前提之下,提高了产品的分散性,显著增进了橡胶与钢帘线的附胶率和粘合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孔微反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反应釜1、内盘管2、出油口2.1、夹套3、进油口3.1、隔板4、导流孔4.1、多孔微反应板5、超声波发生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钴盐自动微反应装置,主要包括反应釜1,在所述反应釜1的壁上均匀设置有内盘管2,反应釜1的外部设置有夹套3(外盘管),所述内盘管2上连接有出油口2.1,夹套3上设置有进油口3.1,所述内盘管2与夹套3之间相互连通,通过往进油口3.1通入导热油,经过环绕反应釜筒体的内盘管2给反应釜均匀加热,最后导热油由出油口流出,在所述反应釜1内由上自下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4,在所述隔板4上设置有多孔微反应板5,位于多孔微反应板5两侧的隔板4上开设有导流孔4.1,所述多孔微反应板5为蜂窝状的管孔结构,由多个管状结构组成,在管孔的应力作用下,原料在管孔内的分散力大大提高,反应快速充分,同时在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6,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多孔微反应板的管孔内的反应原料会与外部的反应原料不断的进行交替,使得反应釜内的反应原料得到充分的反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现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范围内所做的非根本性修改、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