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色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233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脱色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包含脱色过滤机的物料脱色过滤系统被化工、制药等行业广泛使用,但在实际应用当中,其存在着脱色过滤系统的体积大,清洁维护费时费力、容易引入灰尘等外来物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些新型脱色过滤系统,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175000.X,公开日为2016年03月09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脱色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可拆分的上盖与下盖,所述罐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活性炭脱色单元与过滤单元,所述活性炭脱色单元通过支撑壁圈安装在所述罐体内,所述过滤单元安装在多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板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支撑板安装在与所述下盖一体的滤板上,所述罐体的外部具有加热夹套,所述加热夹套上设有加热介质入口与出口,所述上盖上设有进液口,所述下盖的下部具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该方案通过采用罐体将活性炭脱色单元与过滤单元集成在一起,且上盖与下盖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更换所述活性炭脱色单元与过滤单元,且由于加装有过滤单元,使得产品质量更为可靠,且设备占用空间小,非常适合工业制备乙酸钠使用。但其存在过滤器需手工拆洗、开放出渣容易引入外来物、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且无法满足较长时间连续生产。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847833.1,公开日为2015年10月29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立式脱色滤油器,包括一收容罐、多个过滤筒、多个脱色筒及三个转接件,收容罐包括一罐体及一可拆卸安装在罐体顶部的盖体;罐体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进液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出液孔;三个转接件分别安装在罐体内,且将罐体分割为独立的靠近顶部的过滤空间和靠近底部的脱色空间;靠近罐体顶部的转接件与进液孔相连通,靠近罐体底部的转接件与出液孔相连通,多个过滤筒收容在过滤空间中,且连接于靠近顶部和中间的转接件之间,脱色筒收容在脱色空间中,且连接于靠近中间和底部的连接件之间。该滤油器有效的减小了整个脱色过滤系统的体积,利于小型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但其设备结构单元多且复杂,清洁维护难度大,不利于连续生产。

而且上述两个专利中脱色与过滤在同一装置内完成,设备生产负荷大,脱色过滤能力有限,过滤效果相对较低。

另外,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20036609.9,公开日2009年2月6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平叶片过滤机,包括可封闭过滤机圈筒,轴向转动主轴上相间设置有若干水平时片组成过滤组件,各叶片背面均布有若干径向伸出、向下凸出的起搅拌作用的桨叶式叶片,过滤组件下方转动轴上有径向伸出桨叶式叶片,锥底进料管内出口为环圈状出料环,其上均匀开有出料孔,形成截面均匀进料,过滤机底部出料底面有滤网,以及底出液管、过滤液出口组成。清洗时,洗涤液由进料口进入并充满,启动搅拌,对滤饼和洗涤液混合洗涤,排出洗涤液,经若干次循环洗涤干净。但其清洗时洗涤液和滤渣直接混合,在滤渣中残留的滤液被弃置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脱色过滤工艺存在生产台时长,脱色过滤能力有限,效果相对较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脱色过滤系统,通过将脱色和过滤分开处理,且能够循环处理,有效提高了脱色过滤效率与效果。

另外,对于现有技术存在残余滤液,造成浪费的问题,本系统通过对过滤后滤饼进行深处理,减少滤饼中残留滤液;进一步,本系统还解决了现有滤渣清理麻烦,不利于连续生产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脱色过滤系统,包括叶片过滤机,叶片过滤机下部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反应釜和转料泵;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转料泵与叶片过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叶片过滤机的出料口通过滤液回流管与反应釜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反应釜内装有脱色剂。

更进一步的,所述滤液回流管上设有玻璃视蛊和取样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叶片过滤机采用水平叶片过滤机。

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的脱色剂为活性炭。

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与转料泵之间设有第一阀门。

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设有搅拌装置,反应釜外侧设有蒸汽夹套。

更进一步的,所述叶片过滤机的顶部设有氮气管,通过氮气管可向叶片过滤机内通入氮气;叶片过滤机的下部通过压滤液回流管连通至反应釜,压滤液回流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更进一步的,所述滤液回流管连接进料管的一端,进料管的另一端用于进料,进料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更进一步的,所述叶片过滤机设有旋转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叶片过滤机的底部具有出渣口,出渣口处设有蝶阀,出渣口上套有软布袋。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包括叶片过滤机,叶片过滤机下部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反应釜和转料泵,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转料泵与叶片过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叶片过滤机的出料口通过滤液回流管与反应釜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反应釜内装有脱色剂,该系统脱色和过滤分开处理,减小了设备的生产负荷,脱色过滤能力较好,且叶片过滤机中的滤液从出料口通过滤液回流管可返回到反应釜中,在工艺设计的单位时间内,可实现多次循环处理,使体系内的机械杂质分离完全,保证了脱色过滤的效果,效率较高;

(2)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滤液回流管上设有玻璃视蛊和取样口,通过玻璃视蛊可以随时观察滤液的色度,并可针对色度的大小,相应控制循环次数,更易把控工艺质量,取样口方便取样,可随时把控各工艺指标;

(3)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采用水平叶片过滤机,其是一种高效、节能、密闭过滤、自动出渣的精密过滤设备,具有完全密闭过滤、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4)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反应釜的脱色剂为活性炭,其无毒、无味,且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是一种良好的脱色剂;

(5)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反应釜的出料口与转料泵之间设有第一阀门,便于控制反应釜内的混合液是否流出;

(6)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反应釜设有搅拌装置,反应釜外侧设有蒸汽夹套,可通入蒸汽等加热介质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反应釜内的物料经加热、搅拌、溶解可形成均匀的分散系,从而防止活性炭聚集沉淀,堵塞转料泵;

(7)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叶片过滤机的顶部设有氮气管,通过氮气管可向叶片过滤机内通入氮气,叶片过滤机的下部通过压滤液回流管连通至反应釜,过滤后通入氮气使叶片过滤机内的压强增大,滤液进一步被压出经压滤液回流管送回反应釜,防止浪费,压滤液回流管上设有第二阀门,过滤和清洗时关闭,防止污染反应釜内物料;

(8)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滤液回流管连接进料管的一端,进料管的另一端用于进料,进料管上设有第三阀门用于控制是否向反应釜内加料,反应釜加料和叶片过滤机滤液回流通过反应釜上的同一进料口,合理的简化了反应釜,使设备更简单;

(9)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叶片过滤机设有旋转机构,清理滤渣时先充入少量溶剂打洗,然后开启旋转机构滤盘上的滤渣由于离心作用被甩出收集起来,无需拆卸,清理、出渣操作简单、方便;

(10)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叶片过滤机的底部具有出渣口,出渣口处设有蝶阀,出渣口上套有软布袋,整个系统是一封闭体系,解决了现有开放式出渣方式易引入异物、污染设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色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101、蒸汽夹套;102、搅拌装置;2、叶片过滤机;201、蝶阀;202、旋转机构;3、转料泵;4、压滤液回流管;5、氮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脱色过滤系统,包括叶片过滤机2,叶片过滤机2下部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反应釜1和转料泵3;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的1出料口通过转料泵3与叶片过滤机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叶片过滤机2的出料口通过滤液回流管与反应釜1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反应釜1内装有脱色剂,脱色剂采用活性炭,活性炭无毒、无味,且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是一种良好的脱色剂。

另外,叶片过滤机2采用水平叶片过滤机,其是一种高效、节能、密闭过滤、自动出渣的精密过滤设备,具有完全密闭过滤、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反应釜1的出料口与转料泵3之间设有第一阀门便于控制反应釜1内的混合液是否流出;滤液回流管上设有玻璃视蛊和取样口,通过玻璃视蛊可以随时观察滤液的色度,并可针对色度的大小,相应控制循环次数,更易把控工艺质量,取样口方便取样,可随时把控各工艺指标。

该系统脱色和过滤分开处理,减小了设备的生产负荷,脱色过滤能力较好,且叶片过滤机中的滤液从出料口通过滤液回流管可返回到反应釜1中,在工艺设计的单位时间内,可实现多次循环处理,使体系内的机械杂质分离完全,保证了脱色过滤的效果较好,效率较高。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脱色过滤系统,包括叶片过滤机2,叶片过滤机2下部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均设有阀门,顶部设有氮气管5,通过氮气管5可向叶片过滤机2内通入氮气,底部具有出渣口,出渣口处设有蝶阀201,出渣口上套有软布袋,且叶片过滤机2设有旋转机构202。

该系统还包括反应釜1和转料泵3;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1的出料口通过转料泵3与叶片过滤机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叶片过滤机2的出料口通过滤液回流管与反应釜1的进料口连接;叶片过滤机2的下部通过压滤液回流管4连通至反应釜1,压滤液回流管4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反应釜1内装有脱色剂,脱色剂采用活性炭,活性炭无毒、无味,且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是一种良好的脱色剂。

另外,反应釜1的出料口与转料泵3之间设有第一阀门便于控制反应釜1内的混合液是否流出;滤液回流管上设有玻璃视蛊和取样口,通过玻璃视蛊可以随时观察滤液的色度,并可针对色度的大小,相应控制循环次数,更易把控工艺质量,取样口方便取样,可随时把控各工艺指标;滤液回流管连接进料管的一端,进料管的另一端用于进料,进料管上设有第三阀门用于控制是否向反应釜1内加料,反应釜1加料和叶片过滤机2滤液回流通过反应釜1上的同一进料口,合理的简化了反应釜1,使设备更简单。

生产过程中需要清理滤渣时,开启叶片过滤机2上部氮气管5阀门,通入氮气,关闭叶片过滤机2进料口处的阀门和出料口出阀门,开启压滤液回流管4上的第二阀门,将滤饼中残留的滤液经压滤液回流管4压入反应釜1待下批混合套用。然后,在确保叶片过滤机2底部的出渣口与软布袋连接完好的情况下,开启出渣口的蝶阀201。与此同时,开启叶片过滤机2上部的旋转机构202,滤盘上的滤渣由于离心作用被甩出,由排渣口排出经软布袋收集,即可继续参与生产,整个过程,叶片过滤机2的滤网无需拆卸,清理、出渣操作简单、方便,出渣效率也比较彻底,大大减少了清洁维护的时间。且可避免叶片过滤机2底部残留的少量滤液和滤渣中残留的滤液被弃置浪费,进一步,整个系统是一封闭体系,保证体系环境不会引入外来物而导致产品受到污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脱色过滤系统,结构同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反应釜1设有搅拌装置102,反应釜1外侧设有蒸汽夹套101,蒸汽夹套101的加热介质可以为水、水蒸气、熔盐、液态铅、矿物油、联苯醚混合剂中的一种,本实施例采用水蒸气。

经蒸汽夹套101加热和搅拌装置102搅拌混合,反应釜1内的物料充分溶解可形成均匀的分散系,从而有效防止活性炭聚集沉淀,堵塞转料泵3,且采用蒸汽夹套101加热,可根据所需温度灵活选用加热介质,从而满足不同生产温度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