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旁通处理结构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640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具旁通处理结构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旁通处理结构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尤指一种废气经由该沸石转轮及该旁通管路的吸脱附结构来进行浓缩废气的处理外,也可以经由该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来进行浓缩废气的处理,而适用于半导体产业、光电产业或化工相关产业的厂房的废气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抬头,为了降低对空气的污染,政府开始对于烟囱的排放订定较为严格的标准,尤其是对半导体相关产业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强制要求其削减率应大于90%、或总排放量小于0.6kg/hr。

而目前业界在处理其挥发性有机废气,大都是以一沸石转轮来进行吸脱附,并将浓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质再经焚化炉燃烧,之后再将经过燃烧的干净气体排放至大气中。

然目前经过沸石转轮的吸脱附的气体所达到的效果大约是95%-97%之间,因为废气都要经过沸石转轮来进行吸附,所以废气的流量很大容易造成转轮的吸附效果降低,而使经过烟囱所排放的气体的排放标准无法提升。

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点,期能提出一种具有节能减碳的环保效能的具旁通处理结构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令用户可轻易操作组装,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提供使用者便利性,为本创作人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旁通处理结构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是包括有一废气进气管路、一沸石转轮、一净气排放管路、一旁通管路、一冷却气进气管路、一焚化炉、一浓缩废气管路及一烟囱的组合设计,其主要在于该净气排放管路上是组设有一吸脱附结构,而该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是设有一废气输出管路及一热源管路,且该废气输出管路是连接至该废气进气管路,另该热源管路是连接至该焚化炉,由此,让该废气进气管路的废气除了经由该沸石转轮来进行浓缩废气的处理外,也可以经由该旁通管路的吸脱附结构来进行浓缩废气的处理,并将由该净气排放管路所输出的气体能经过该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来再进行一次浓缩废气的处理,并再将经过该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所处理的浓缩废气再通过该废气输出管路来输送回该废气进气管路内,使得废气在经过多重结构处理下,其处理效率能达到97%甚至99%以上,以具有节能减碳的环保效能,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旁通处理结构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并通过该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内是设有一转轮,该转轮是为转塔式、水平式或筒状式等其中任一种,而该转轮是设有吸附区、冷却区及脱附区,且该净气排放管路是连接至该转轮的吸附区,另该脱附区一端是连接该废气输出管路,而该脱附区另一端是连接该热源管路,使该脱附区能通过该焚化炉的热能来进行脱附,并于该热源管路上是能增设一辅助加热器来具有提升该热源管路内的热风的效能,让处理效率能提高,进而增加整体的使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旁通处理结构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是包括有一废气进气管路、一沸石转轮、一净气排放管路、一旁通管路、一冷却气进气管路、一焚化炉、一浓缩废气管路及一烟囱,其中该沸石转轮是设有吸附区、冷却区及脱附区,而该废气进气管路是连接至该沸石转轮的吸附区,且该净气排放管路是设于该沸石转轮的吸附区与该烟囱之间,且该冷却气进气管路是连接该沸石转轮的冷却区,另该浓缩废气管路是设于该沸石转轮的脱附区与该焚化炉之间,而该旁通管路一端是连接该废气进气管路,且该旁通管路的另一端是连接该净气排放管路,并于该旁通管路上是设有一吸脱附结构,另该旁通管路的吸脱附结构是设有一浓缩气体管路,而该浓缩气体管路是连接至该浓缩废气管路,其特征在于:该净气排放管路上亦组设有一吸脱附结构,而该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是设有一废气输出管路及一热源管路,且该废气输出管路是连接至该废气进气管路,另该热源管路是连接至该焚化炉。

其中该焚化炉进一步为蓄热式焚化炉或是直燃炉的其中任一种,而该热源管路上进一步设有一辅助加热器。

其中该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内进一步设有一转轮,该转轮为转塔式、水平式或筒状式的其中任一种,而该转轮设有吸附区、冷却区及脱附区,且该净气排放管路连接至该转轮的吸附区,另该脱附区一端连接该废气输出管路,而该脱附区另一端连接该热源管路。

其中该转轮内进一步设有吸附材,而该吸附材进一步为活性碳、沸石、硅胶、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氧化锰、氢氧化钙、石墨烯或中空纤维的其中任一种。

其中该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内进一步设有二吸附材桶,而该二吸附材桶分别作为吸附用及脱附用,且当该吸附材桶设为吸附用时设有进气管路、废气出气管路及干净气体管路,另当该吸附材桶设为脱附用时设有进气管路及脱附气体管路。

其中该旁通管路的吸脱附结构内进一步设有二吸附材桶,而该二吸附材桶分别作为吸附用及脱附用,且当该吸附材桶设为吸附用时设有进气管路、废气出气管路及干净气体管路,另当该吸附材桶设为脱附用时设有进气管路及脱附气体管路。

其中该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内进一步设有多个吸附材桶,而该多个吸附材桶分别作为吸附用、脱附用及冷却用,当该吸附材桶设为吸附用时设有进气管路、废气出气管路及干净气体管路,且当该吸附材桶设为脱附用时设有进气管路及脱附气体管路,另当该吸附材桶设为冷却用时设有进气管路及冷却气体管路。

其中该旁通管路的吸脱附结构内进一步设有多个吸附材桶,而该多个吸附材桶分别作为吸附用、脱附用及冷却用,当该吸附材桶设为吸附用时设有进气管路、废气出气管路及干净气体管路,且当该吸附材桶设为脱附用时设有进气管路及脱附气体管路,另当该吸附材桶设为冷却用时设有进气管路及冷却气体管路。

其中该吸脱附结构的吸附材桶内进一步各设有吸附材,而该吸附材进一步为活性碳、沸石、硅胶、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氢氧化钙、石墨烯或中空纤维的其中任一种。

其中该吸附材桶进一步设为中空长圆柱体形、中空长方体形或中空球体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处理效率能达到97%甚至99%以上,以具有节能减碳的环保效能。

附图说明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系统的多重结构处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系统的旁通管路的吸脱附结构为具有两个吸附材桶及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为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系统的旁通管路的吸脱附结构为具有多个吸附材桶及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具有两个吸附材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系统的旁通管路的吸脱附结构为具有多个吸附材桶及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具有多个吸附材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系统的旁通管路的吸脱附结构为具有多个吸附材桶及净气排放管路的吸脱附结构具有多个吸附材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而本实用新型的具旁通处理结构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最佳实施方式是运用于半导体产业、光电产业或化工相关产业的厂房的废气处理,使得废气在经过多重结构处理下,其处理效率能达到97%甚至99%以上,以具有节能减碳的环保效能,使具有其实用性。

而本实用新型的具旁通处理结构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主要系统是包括有一废气进气管路10、一沸石转轮20、一净气排放管路30、一旁通管路40、一冷却气进气管路50、一焚化炉60、一浓缩废气管路70及一烟囱80(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中该沸石转轮20亦可为使用其他吸附材质的浓缩转轮,而该沸石转轮20是设有吸附区21、冷却区22及脱附区23,以能进行废气的吸附及将废气脱附成浓缩废气,另该焚化炉60可以是蓄热式焚化炉(RTO)或是直燃炉(TO)等其中任一种。

而该废气进气管路10是连接该沸石转轮20的吸附区21,以使该沸石转轮20的吸附区21能吸附该废气进气管路10内的废气,而该沸石转轮20的吸附区21的另一端则连有净气排放管路30,该净气排放管路30是再连接至该烟囱80,以将经过该沸石转轮20的吸附区21所吸附过的低于标准值的气体(该气体因浓度降低而达到排放标准)能经由该净气排放管路30来输送至该烟囱80进行排放,其中该废气进气管路10连接至该沸石转轮20的吸附区21之间是可以通过一风机(图未示),以将该废气进气管路10中的废气来抽送至该沸石转轮20的吸附区21中,而该沸石转轮20的吸附区21与该烟囱80之间的净气排放管路30亦可以设有一风机(图未示),在通过该抽风机来将该净气排放管路30内的气体抽送至烟囱80进行排放。

另该冷却气进气管路50是连接该沸石转轮20的冷却区22,而该冷却气进气管路50内是输送着新鲜空气,通过该新鲜空气来提供该沸石转轮20的冷却区22降温用,且该冷却气进气管路50是再连接至一加热器90,使该冷却气进气管路50内的新鲜空气经过该沸石转轮20的冷却区22后能输送至加热器90中进行加热,而该加热器90再连接至该沸石转轮20的脱附区23的一端,以能将该加热器90所燃烧的热气来当该沸石转轮20的脱附区23的热源,使该沸石转轮20的脱附区23内的废气经过该热气后能脱附成浓缩废气,且该沸石转轮20的脱附区22的另一端是再通过该浓缩废气管路70来连接至焚化炉60中,以将经过该沸石转轮20的脱附区23的所脱附的浓缩废气能经由该浓缩废气管路70来输送至焚化炉60中来进行燃烧裂解均匀。

再者,该旁通管路40一端是连接该废气进气管路10,而该旁通管路40的另一端是连接该净气排放管路30,通过该旁通管路40能使该废气进气管路10内的废气能一分为二,且使该废气进气管路10所连接的沸石转轮20的吸附区21的废气流量能变小,以提高该沸石转轮20的吸附区21的吸附效果能达到95%以上的效率(假设该沸石转轮20在不分流的状况下能到95%效率)。

另该旁通管路40上是设有至少一吸脱附结构100,其中该旁通管路40的吸脱附结构100内是设有吸附材110(如图1所示),而该吸附材110是为活性碳、沸石、硅胶、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氧化锰、氢氧化钙、石墨烯或中空纤维等其中任一种,通过该旁通管路40的吸脱附结构100来将该进入旁通管路40内的废气进行吸附,再将经过该旁通管路40的吸脱附结构100吸附过的气体(该气体因浓度降低而达到99%以上的效率,如此,通过一定比例的旁通分流,使总处理效率得以提升到96%以上,甚至97%以上)能经由该净气排放管路30来输送至该烟囱80进行排放。

再者,该旁通管路40的吸脱附结构100是设有一浓缩气体管路120,而该浓缩气体管路120是连接至该浓缩废气管路70,以将经由该旁通管路40的吸脱附结构100所吸附后被脱附的高浓缩的废气能输送至该焚化炉60前的浓缩废气管路70内,再通过该浓缩废气管路70来输送进该焚化炉60内,让该焚化炉60能进行高浓缩的废气的燃烧作业,使处理效率能提高,另该焚化炉60可以是蓄热式焚化炉(RTO)或是直燃炉(TO)等其中任一种。

另该上述旁通管路40的吸脱附结构100内是可设有二吸附材桶130,而该二吸附材桶130是分别作为吸附用及脱附用(例如每间隔一小时切换,以将原本吸附用的吸附材桶130切换成脱附用的吸附材桶130,而原本脱附用的吸附材桶130则切换为吸附用的吸附材桶130)(如图2所示),且该吸附材桶130是设计为中空长圆柱体形、中空长方体形或中空球体形等形体,另当该吸附材桶130设为吸附用时是设有进气管路1311、废气出气管路1312及干净气体管路1313,而当该吸附材桶130设为脱附用时是设为进气管路1321及脱附气体管路1322。

另经由用来吸附用的吸附材桶130所吸附后的高浓缩的废气能通过该吸附材桶130为吸附用时的废气出气管路1312来输送至该吸附材桶130为脱附用时的进气管路1321,且该吸附材桶130为吸附用时的废气出气管路1312与该吸附材桶130为脱附用的进气管路1321之间是设有一加热器150,而该高浓缩的废气经过该加热器150加热后,以将废气进入用来脱附用的吸附材桶130内进行脱附,再将经过脱附用的吸附材桶130所脱附的高浓度的废气以该吸附材桶130为脱附用时的脱附气体管路1322来输送至该浓缩气体管路120,而该浓缩气体管路120再输送至该焚化炉60前的浓缩废气管路70内,再通过该浓缩废气管路70来输送进该焚化炉60内,让该焚化炉60能进行高浓缩的废气的燃烧作业以将高浓缩的废气能燃烧裂解均匀。

另该上述旁通管路40的吸脱附结构100内是可设有多个吸附材桶140,而该多个吸附材桶140是分别作为吸附用、脱附用及冷却用(例如每间隔一小时将3种作用的吸附材桶140进行切换,以将原本吸附用的吸附材桶140切换成脱附用的吸附材桶140,而原本脱附用的吸附材桶140则切换为吸附用的吸附材桶140,或是将其中吸附用的吸附材桶140切换成冷却用的吸附材桶140)(如图3至图4所示),且该吸附材桶140是设为中空长圆柱体形、中空长方体形或中空球体形等形体,而当该吸附材桶140设为吸附用时是设有进气管路1411、废气出气管路1412及干净气体管路1413,且当该吸附材桶140设为脱附用时是设有进气管路1421及脱附气体管路1422,另当该吸附材桶140设为冷却用时是设有进气管路1431及冷却气体管路1432。

因此,当该吸附材桶140为吸附用时的进气管路1411是与该废气进气管路10相连接,而该吸附材桶140为吸附用时的废气出气管路1412是与该吸附材桶140为脱附用时的进气管路1421连接,且该吸附材桶140为吸附用时的废气出气管路1412与该吸附材桶140为脱附用的进气管路1421之间是设有一加热器150,另该吸附材桶140为吸附用时的干净气体管路1413是与该净气排放管路30相连接,而该吸附材桶140为脱附用时的脱附气体管路1422是与该浓缩气体管路120相连接,另该吸附材桶140为冷却用时的进气管路1431是供连接外气(或是废气进气管路10),以将该做为冷却用的吸附材桶140进行冷却,再通过该吸附材桶140为冷却用时的冷却气体管路1432来连接至该废气出气管路1412。

而上述的该旁通管路40的吸脱附结构100内所设的吸附材桶130、140是中空装设有吸附材110,而该吸附材110是为活性碳、沸石、硅胶、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氧化锰、氢氧化钙、石墨烯或中空纤维等其中任一种,并通过该旁通管路40的吸脱附结构100内所设用来吸附用的吸附材桶130、140来将该进入旁通管路40内的废气进行吸附,再将经过用来吸附用的吸附材桶130、140所吸附过的气体(该气体因浓度降低而达到99%以上的效率,如此,通过一定比例的旁通分流,使总处理效率得以提升到96%以上,甚至97%以上)能经由该吸附材桶130、140为吸附用时的干净气体管路1313、1413来输送至该净气排放管路30内,再输送至该烟囱80进行排放。

而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在于该净气排放管路30上是组设有一吸脱附结构200,而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是设有一废气输出管路210及一热源管路220,且该废气输出管路210是连接至该废气进气管路10(如图1所示),另该热源管路220是连接至该焚化炉60,由此,以让该净气排放管路30所输出的气体能再经过设于该净气排放管路30上的吸脱附结构200来进行废气的吸附处理及脱附处理,并将经过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所处理的浓缩废气能再通过该废气输出管路210来输送回该废气进气管路10内,另将干净气体再通过净气排放管路30输送至烟囱80排放,使得废气在经过多重结构处理下,其处理效率能达到97%甚至99%以上,并且具有节能减碳的环保效能。

而上述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是设有一转轮230(如图2所示),该转轮230是为转塔式(图未示)、水平式或筒状式等其中任一种,其中该转轮230是设有吸附区2301、冷却区2302及脱附区2303,且该净气排放管路30是连接至该转轮230的吸附区2301,另该转轮230的脱附区2303一端是连接该废气输出管路210,而该脱附区2303另一端是连接该热源管路220,使该转轮230的脱附区2303能通过该热源管路220所连接的焚化炉60的热能来进行脱附。另该热源管路220上是设有一辅助加热器221,当该焚化炉60所传递的热风不足以供该转轮230的脱附区2303进行脱附时,可通过该辅助加热器221来提升提升该热源管路220内的热风,使能达到提供该转轮230的脱附区2303进行脱附的温度。其中该转轮230内是设有吸附材(图未示),而该吸附材是为活性碳、沸石、硅胶、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氧化锰、氢氧化钙、石墨烯或中空纤维等其中任一种。

而上述的热源管路220除了用来连接该焚化炉60与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外,该热源管路220是设有一分岐管路222,以用来连接至该烟囱80处,当该焚化炉60所传递的热风的风力太大时,可通过该分岐管路222来将部份的热风的风力输送至该烟囱80来进行排放。

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态样与主要实施系统的设计相同也是设有一废气进气管路10、一沸石转轮20、一净气排放管路30、一旁通管路40、一冷却气进气管路50、一焚化炉60、一浓缩废气管路70及一烟囱80等主要设施(参主要实施系统的内容),其主要是在于该净气排放管路30上是组设有一吸脱附结构200,而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是设有一废气输出管路210及一热源管路220,且该废气输出管路210是连接至该废气进气管路10,另该热源管路220是连接至该焚化炉60。

而该净气排放管路30上所设的吸脱附结构200内是设有二吸附材桶240,而该二吸附材桶240是分别作为吸附用及脱附用(例如每间隔一小时切换,以将原本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40切换成脱附用的吸附材桶240,而原本脱附用的吸附材桶240则切换为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40)(如图3所示),且该吸附材桶240是设计为中空长圆柱体形、中空长方体形或中空球体形等形体,另当该吸附材桶240设为吸附用时是设有进气管路2411、废气出气管路2412及干净气体管路2413,而当该吸附材桶240设为脱附用时是设为进气管路2421及脱附气体管路2422。

再者,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的吸附材桶240内是中空装设有吸附材241,而该吸附材241是为活性碳、沸石、硅胶、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氧化锰、氢氧化钙、石墨烯或中空纤维等其中任一种,并通过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内所设用来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40来将该净气排放管路30所输出的气体进行吸附,再将经过用来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40所吸附过的气体能经由该吸附材桶240为吸附用时的干净气体管路2413来输送至该净气排放管路30内,再输送至该烟囱80进行排放,另经由用来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40所吸附后的高浓缩的废气能通过该吸附材桶240为吸附用时的废气出气管路2412来输送至该吸附材桶240为脱附用时的进气管路2421,而该吸附材桶240为脱附用的进气管路2421是连接该热源管路220,使该吸附材桶240为脱附用时能通过该热源管路220所连接的焚化炉60的热能来进行脱附。另该热源管路220上是设有一辅助加热器221,当该焚化炉60所传递的热风不足以供该吸附材桶240为脱附用时,可通过该辅助加热器221来提升提升该热源管路220内的热风,使能达到提供该吸附材桶240为脱附用时所需进行脱附的温度。

而上述的热源管路220除了用来连接该焚化炉60与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外,该热源管路220是设有一分岐管路222,以用来连接至该烟囱80处,当该焚化炉60所传递的热风的风力太大时,可通过该分岐管路222来将部份的热风的风力输送至该烟囱80来进行排放。

另该经过脱附用的吸附材桶240所脱附的高浓度的废气以该吸附材桶240为脱附用时的脱附气体管路2422来输送至该废气输出管路210,而该废气输出管路210再输送回该废气进气管路10内(如图3所示),使得废气在经过多重结构处理下,其处理效率能达到97%甚至99%以上,并具有节能减碳的环保效能。另本实施例的焚化炉60可以是蓄热式焚化炉(RT0)或是直燃炉(TO)等其中任一种。

而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态样与主要实施系统的设计相同也是设有一废气进气管路10、一沸石转轮20、一净气排放管路30、一旁通管路40、一冷却气进气管路50、一焚化炉60、一浓缩废气管路70及一烟囱80等主要设施(参主要实施系统的内容),其主要是在于该净气排放管路30上是组设有一吸脱附结构200,而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是设有一废气输出管路210及一热源管路220,且该废气输出管路210是连接至该废气进气管路10,另该热源管路220是连接至该焚化炉60。

而该净气排放管路30上所设的吸脱附结构200内设有多个吸附材桶250,而该多个吸附材桶250是分别作为吸附用、脱附用及冷却用(例如每间隔一小时将3种作用的吸附材桶250进行切换,以将原本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50切换成脱附用的吸附材桶250,而原本脱附用的吸附材桶250则切换为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50,或是将其中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50切换成冷却用的吸附材桶250),且该吸附材桶250是设为中空长圆柱体形、中空长方体形或中空球体形等形体,而当该吸附材桶250设为吸附用时是设有进气管路2511、废气出气管路2512及干净气体管路2513,且当该吸附材桶250设为脱附用时是设有进气管路2521及脱附气体管路2522,另当该吸附材桶250设为冷却用时是设有进气管路2531及冷却气体管路2532。

因此,当该吸附材桶250为吸附用时的进气管路2511是与该净气排放管路30相连接,而该吸附材桶250为吸附用时的废气出气管路2512是与该吸附材桶250为脱附用时的进气管路2521连接,另该吸附材桶250为吸附用时的干净气体管路2513是与该净气排放管路30相连接,而该吸附材桶250为脱附用时的脱附气体管路2522是与该废气输出管路210相连接,另该吸附材桶250为冷却用时的进气管路2531是供连接外气(或是干净气体管路2513),以将该做为冷却用的吸附材桶250进行冷却,再通过该吸附材桶250为冷却用时的冷却气体管路2532来连接至该干净气体管路2513。

再者,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的吸附材桶250内是中空装设有吸附材251,而该吸附材251是为活性碳、沸石、硅胶、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氧化锰、氢氧化钙石墨烯或中空纤维等其中任一种,并通过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内所设用来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50来将该净气排放管路30所输出的气体进行吸附,再将经过用来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50所吸附过的气体能经由该吸附材桶250为吸附用时的干净气体管路2513来输送至该净气排放管路30内,再输送至该烟囱80进行排放。

另经由用来吸附用的吸附材桶250所吸附后的高浓缩的废气能通过该吸附材桶250为吸附用时的废气出气管路2512来输送至该吸附材桶250为脱附用时的进气管路2521,而该吸附材桶250为脱附用的进气管路2521是连接该热源管路220,使该吸附材桶250为脱附用时能通过该热源管路220所连接的焚化炉60的热能来进行脱附。另该热源管路220上是设有一辅助加热器221,当该焚化炉60所传递的热风不足以供该吸附材桶250为脱附用时,可通过该辅助加热器221来提升提升该热源管路220内的热风,使能达到提供该吸附材桶250为脱附用时所需进行脱附的温度。

而上述的热源管路220除了用来连接该焚化炉60与该净气排放管路30的吸脱附结构200外,该热源管路220是设有一分岐管路222,以用来连接至该烟囱80处,当该焚化炉60所传递的热风的风力太大时,可通过该分岐管路222来将部份的热风的风力输送至该烟囱80来进行排放。

另该吸附材桶250为冷却用时的进气管路2531是供连接外气(如图5所示),或是连接该干净气体管路2513(如图4所示),以将该做为冷却用的吸附材桶250进行冷却,再通过该吸附材桶250为冷却用时的冷却气体管路2532来连接至该干净气体管路2513,以将该吸附材桶250为冷却用时的冷却气体管路2532内的气体排出。另该经过脱附用的吸附材桶250所脱附的高浓度的废气以该吸附材桶250为脱附用时的脱附气体管路2522来输送至该废气输出管路210,而该废气输出管路210再输送回该废气进气管路10内(如图4所示),使得废气在经过多重结构处理下,其处理效率能达到97%甚至99%以上,并具有节能减碳的环保效能。另本实施例的焚化炉60可以是蓄热式焚化炉(RTO)或是直燃炉(TO)等其中任一种。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可使熟知本项技艺者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故提出专利申请。

惟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