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吸附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3925发布日期:2018-06-05 19:1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废气吸附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净化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有机废气(VOCs)治理吸附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有机废气(VOCs)治理设备主要有抽屉式吸附箱、吸附塔、 闸板式吸附箱、转轮吸附盘。其中:抽屉式吸附箱构造是由箱体、隔板、抽屉、填料组成;吸附介质(活性炭)放在抽屉里,气体从抽屉底部或上部进入,由上部或底部排出;抽屉式吸附箱密封性能差;当气体负荷大时不能有效地通过吸附介质,吸附效率低;由于活动接触部位较多,密封往往不到位,气体跑偏时有发生,检修麻烦工期长、维护费用高。

闸板式吸附箱分为多个箱体和闸板,由箱体、闸板、填料组成;吸附介质(活性炭)放在闸板里,闸板的两面为网状,气体从箱体的一端经过闸板吸附层,从另一端排出;设备结构复杂,气体通过每层闸板的压降大,不易稳定操作,操作弹性小,吸附效率低;逐步将被淘汰。

吸附塔分为多段结构,由塔体、塔盘、填料组成;吸附介质放在塔盘里,气体由塔的下部向上部流动,穿过塔盘的吸附介质(活性炭),由上部排出;塔体占地面积大,装卸吸附介质麻烦,由于塔盘固定在塔体内,不便于维修。

转轮吸附盘是以分子筛、沸石为吸附介质,可分为处理区、再生区和冷却区;是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20世纪80年代初被我国引进,气体在处理区进行吸附,再生区脱附,冷却区进行冷却后返回吸附的过程;但由于吸附元件(转轮)以及系统关键部位连接技术都不过关,吸附与脱附的串风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连续吸附和脱附效果差,设备性能不稳定,因此国内应用较少,还处于试验研究开发阶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净化器。解决现有的有机废气处理吸收不完全、吸附效率低、设备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耗能高、阻力大等弊病,不但能调控处理净化有机废气的气体,高效净化解决废气污染问题,是大气污染控制比较经济环保实用的装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吸附器体的上端设置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净化器的上方(也可以位于吸附器体的侧面),在吸附器体的侧面设有安全门,在吸附器内部设多组净化器,净化器由固定架进行固定,该净化器由骨架和吸附介质组成,骨架的上面均布有一定厚度的吸附介质,在净化器的出口设有密封装置,内设集气导流通道使气体均匀分布,由下面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双向吸附净化合成一体技术,加速了气体的吸附过程,延长了气体的净化时间,促使气体与吸附介质均匀接触,实现了气体的均布吸附过程,能有效地净化有机废气中的丙酮、甲苯、二甲苯、苯酚、二甲基苯胺、甲醛、非甲烷类总烃、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乙醚、乙烯、丙烯、苯乙烯、丙烯晴、丁二烯、脂肪酸、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和恶臭物质;能有效吸附,加速净化,具有吸附效率高、净化效果好、占地空间和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操作稳定方便、应用范围广、系统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附器体,2、安全门,3、进风口,4、出风口,5、净化器,

6、骨架,7、吸附层,8、密封件,9、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气吸附净化器是在长方形(或正方形)器体1的侧面设置安全门2,上端(或侧面)设置进风口3,下侧面(或上端)设置出风口4。在器体内部有多组净化器5,用固定架9进行固定,净化器由骨架6和吸附层7组成,前部有密封件8(如图4所示),吸附层位于骨架的外部。目的是使气体经过吸附层进入到净化器内部。吸附器体大小与净化器的数量及大小和吸附层的厚度由废气量大小决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废气经过进风口3进入吸附器体1,气体由急速运动变为慢速分散运动过程中,通过净化器5的吸附层7进行吸附净化,然后进入净化器内部,由各组净化器的净化后的气体汇集由出风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吸附器体1内由多组净化器5组成,废气经过了减缓分散吸附净化过程。对于废气量小的设置一次吸附净化,废气量大的设置二次以上吸附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由出风口4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