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356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吸收塔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运行可靠,装置稳定,采用的脱硫及具有资源供应优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作为湿法脱硫系统的核心设备,吸收塔及其附件必须适应锅炉各种运行工况之间的任何负荷,其底部结构应能很好的保证吸收塔的静强度和抗震性能要求。

传统的吸收塔底板结构为条幅结构,底板平铺在支撑上,在吸收塔运行时容易出现底板翘起等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底板支撑结构,通过在吸收塔底部增加环形和放射状型钢,使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可以有效保障吸收塔的正常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支撑结构,包括:

中心环形连接梁和圆形梁,所述中心环形连接梁位于所述圆形梁的中心;所述圆形梁与中心环形连接梁之间设有若干圈环形支撑梁;沿所述中心环形连接梁的一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放射状支撑梁,所述放射状支撑梁的内端均连接在中心环形连接梁上,所述放射状支撑梁的外端均连接在所述圆形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梁与中心环形连接梁之间设有两圈环形支撑梁。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环形连接梁、环形支撑梁和圆形梁为同心圆。

进一步的,相邻的放射状支撑梁之间的角度为10~30度。

进一步的,连接相邻两个放射状支撑梁的环形支撑梁段为平直的。

进一步的,整个底板支撑结构均采用角钢、槽钢或工字钢。

进一步的,中心环形连接梁、圆形梁、环形支撑梁和放射状支撑梁共同构成整体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环状和放射状布置,整个底板支撑结构采用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型钢,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吸收塔底板不易变形,解决了传统条幅结构支撑稳定性不强,在基础沉降后或吸收塔运行时易出现的底板翘起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支撑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放射状支撑梁,2-环形支撑梁,3-中心环形连接梁,4-圆形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中心环形连接梁3和圆形梁4,所述中心环形连接梁3位于所述圆形梁4的中心。所述圆形梁4与脱硫吸收塔底板的形状与大小相对应。所述圆形梁4与中心环形连接梁3之间设有若干圈环形支撑梁2;沿所述中心环形连接梁3的一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放射状支撑梁1,所述放射状支撑梁1的内端均连接在中心环形连接梁3上,所述放射状支撑梁1的外端均连接在所述圆形梁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梁4与中心环形连接梁3之间设有两圈环形支撑梁2。

所述中心环形连接梁3、环形支撑梁2和圆形梁4为同心圆。

相邻的放射状支撑梁1之间的角度为10~30度,优选的,相邻的放射状支撑梁1之间的角度为15度。

连接相邻两个放射状支撑梁1的环形支撑梁2段为平直的。整个底板支撑结构均采用角钢、槽钢或工字钢。

中心环形连接梁3、圆形梁4、环形支撑梁2和放射状支撑梁1共同构成整体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