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电解液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8203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解液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通讯设备、仪器仪表、电脑、电动工具、储能行业、电动自行车及新能源汽车等涉及便携电能使用的行业。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性能发挥的关键组分,电解液的品质影响电池性能发挥,也影响电解液本身品质稳定。

目前在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进行搅拌时,通过搅拌釜将锂盐、溶剂、添加剂等进行混合。搅拌釜是化工生产或者原料混合的常用设备,在石化、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经常用到。实现釜体中液体和固体等介质强迫均匀混合,同时实现介质的传热、传质等过程。但是目前在锂离子电解液制备中大多采用常规的搅拌釜,无法实现快速均匀的搅拌混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解液搅拌混合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均匀的搅拌混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电解液搅拌混合装置,包括电机与釜体,所述釜体顶部设有进料管与投料口,所述釜体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电机固定设在釜体顶部,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向的转轴,所述电机与转轴传动相连,所述转轴的周面上间隔设有若干竖向的叶片,每一叶片上设有若干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相对于任一叶片具有一定的倾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与任一叶片之间的倾角为0°~3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釜体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竖向的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釜体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有盖体,所述进料管的一端穿过盖体后伸入釜体内,所述投料口设在盖体上,所述电机固定设有盖体上,所述电机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盖体后与转轴固定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釜体上设有冷却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管与套设在釜体侧壁上的外壳,所述外壳与釜体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隔,所述冷却管缠绕在釜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竖向的叶片作为搅拌机构,叶片上下两端分别靠近釜体的顶部与底部,通过同时对釜体内的溶液进行更加充分的混合,同时设在叶片上的通孔既能减少叶片在搅拌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也能进一步提升叶片对溶液的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锂电池电解液搅拌混合装置,包括电机2与釜体1,釜体1顶部设有进料管11与投料口12,釜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13,进料管11与出料管13上分别设有电磁阀,进料管11用于向釜体内送入液体原料,投料口12用于向釜体1内送入固体原料,出料管13用于将釜体1内搅拌混合后的溶液排出。电机2固定设在釜体1顶部,釜体1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竖向的转轴3,电机2与转轴3传动相连,转轴3的周面上间隔设有若干竖向的叶片4,本实施例中叶片4的数量为三个,每一叶片上设有若干通孔41。通过采用竖向的叶片4作为搅拌机构,叶片4上下两端分别靠近釜体1的顶部与底部,通过同时对釜体1内的溶液进行更加充分的混合,同时设在叶片4上的通孔41既能减少叶片4在搅拌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也能进一步提升叶片4对溶液的搅拌效果。

本实施例中釜体1为圆柱经结构,釜体1的直径为100cm、高为150cm,叶片4为长方体结构,叶片4的长为120cm、宽为30cm、厚度为3cm,每一叶片上的通孔都是随机分布的,使得搅拌机构具有更好的搅拌效果,通孔41的孔径为3cm。

进一步改进的,转轴3相对于任一叶片具有一定的倾角。使得叶片4在搅拌的过程中,釜体1底部的溶液能够沿着叶片4的叶面向上流动,进而提升搅拌效果。

进一步改进的,转轴3与任一叶片之间的倾角为0°~30°,本实施例中转轴3与任一叶片之间的倾角为30°,此时叶片4具有最好的搅拌效果。

进一步改进的,釜体1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竖向的挡板14,挡板14的数量为八个,挡板14能够对搅拌中的溶液起到紊流作用,进而提成搅拌效果。

进一步改进的,釜体1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有盖体5,釜体1与盖体5之间设有密封胶,盖体5上设有吊耳,进料管11的一端穿过盖体5后伸入釜体1内,投料口12设在盖体5上,电机2固定设有盖体5上,电机2上设有传动轴21,传动轴21的一端与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相连,传动轴21的另一端穿过盖体5后与转轴3固定相连,传动轴21通过轴承连接在盖体5上。

进一步改进的,釜体1上设有冷却机构,对搅拌后的容易起到降温效果,利于快速的投入下一步的使用,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管6与套设在釜体1侧壁上的外壳7,冷却管6缠绕在釜体1的侧壁上,外壳7与釜体1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隔,间隔的长度为5cm,外壳能够有效的防止冷却管6产生的冷气散失。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