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层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1295发布日期:2018-07-17 22:3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分层混合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流层混合器。



背景技术:

当两种以上液体盛放在一个容器中时,由于液体各自比重不同,很容易造成分层现象,当需要将它们混合时,一般采用的方法为搅拌棒搅拌或者晃动容器混合。搅拌棒与盛放容器相分离,容易丢失;晃动容器混合混合,混合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结构改进和优化,提供一种流层混合器。

该流层混合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流层混合器,包括外层杯和内层杯,所述内层杯置于外层杯内,外层杯和内层杯之间能相对转动,外层杯侧壁沿径向开设有贯通的调节槽,内层杯外侧壁固定有手柄,手柄自调节槽伸出外层杯侧壁之外;

所述内层杯内腔壁上设置有混层单元,混层单元包括若干组导流层,每组导流层包括若干个相平行的导流凸筋,同组导流凸筋均位于内层杯内腔壁同一高度位置,内层杯沿某一方向转动时,相邻两组导流层对内层杯内液体的导流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凸筋倾斜设置,沿内层杯顺时针转动方向,相邻两组导流层中的一组导流层所包括的导流凸筋一端部位于内层杯内腔壁上的位置低于该导流凸筋另一端部位于内层杯内腔壁上的位置,相邻两组导流层中的另一组导流层所包括的导流凸筋一端部位于内层杯内腔壁上的位置高于该导流凸筋另一端部位于内层杯内腔壁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层组数为偶数个。

进一步的,所述流层混合器还匹配有杯盖。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杯杯口位置高于外层杯杯口位置,所述杯盖与内层杯杯口螺纹连接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垫。

本流层混合器使用时,拨动手柄带动内层杯转动,内层杯内的液体随之转动,混层单元中的导流凸筋起到引导液体切向转动方向的作用,由于相邻两组导流层对内层杯内液体的导流方向相反,则当内层杯沿某一方向转动时,与相邻的两组导流层高度相匹配的两个液体层要么相互冲击,要么相互背离,相互冲击时则该两个液体层能够进行充分的混合;同时由于调节槽宽度的限制,内层杯转动方向不断改变,这种改变使得每组导流层所匹配的液体层和与之相邻的液体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发生改变,整体来看就能使得本流层混合器内的分层液体得到充分儿均匀的混合。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流层混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流层混合器内层杯内腔壁沿母线展开的效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外层杯、2内层杯、3.手柄、4.调节槽、5.橡胶垫、6.导流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所述流层混合器,如图1、2所示,包括外层杯1和内层杯2,所述内层杯2置于外层杯1内,外层杯1和内层杯2之间能相对转动,外层杯1侧壁沿径向开设有贯通的调节槽4,内层杯2外侧壁固定有手柄3,手柄3自调节槽4伸出外层杯1侧壁之外;

所述内层杯2内腔壁上设置有混层单元,混层单元包括若干组导流层,每组导流层包括若干个相平行的导流凸筋6,同组导流凸筋6均位于内层杯2内腔壁同一高度位置,内层杯2沿某一方向转动时,相邻两组导流层对内层杯2内液体的导流方向相反。

本流层混合器使用时,拨动手柄3带动内层杯2转动,内层杯2内的液体随之转动,混层单元中的导流凸筋6起到引导液体切向转动方向的作用,由于相邻两组导流层对内层杯2内液体的导流方向相反,则当内层杯2沿某一方向转动时,与相邻的两组导流层高度相匹配的两个液体层要么相互冲击,要么相互背离,相互冲击时则该两个液体层能够进行充分的混合;同时由于调节槽4宽度的限制,内层杯2转动方向不断改变,这种改变使得每组导流层所匹配的液体层和与之相邻的液体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发生改变,整体来看就能使得本流层混合器内的分层液体得到充分儿均匀的混合。

本流层混合器中,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凸筋6倾斜设置,沿内层杯2顺时针转动方向,相邻两组导流层中的一组导流层所包括的导流凸筋6一端部位于内层杯2内腔壁上的位置低于该导流凸筋6另一端部位于内层杯2内腔壁上的位置,相邻两组导流层中的另一组导流层所包括的导流凸筋6一端部位于内层杯2内腔壁上的位置高于该导流凸筋6另一端部位于内层杯2内腔壁上的位置。

优选的,本流层混合器中,所述导流层组数为偶数个。

为了防止混合过程中液体飞溅,本流层混合器中所述流层混合器还匹配有杯盖。

本流层混合器中,所述内层杯2杯口位置高于外层杯1杯口位置,所述杯盖与内层杯2杯口螺纹连接相配合。

本流层混合器中,所述调节槽4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垫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