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棉生产线智能除污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818发布日期:2018-06-08 18:1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棉生产线智能除污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污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铅棉生产线智能除污染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铅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质,而这些污染物质如果没有得到处理而进入空气,将会造成空气污染,恶化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甚至于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铅棉生产线智能除污染设备,可做到智能吸收、过滤铅棉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铅棉生产线智能除污染设备,包括控制台、生产室和输送车,所述控制台的顶部设置有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台的一侧设置有生产室,所述生产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生产炉,所述第一生产炉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生产炉,所述第二生产炉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生产炉,所述第三生产炉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生产炉,所述生产室的顶部表面开有进气口,所述生产室的一端开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生产室的另一端开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侧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履带,所述履带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的内部分为四级吸尘过滤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产室与过滤装置通过出气管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产室出气管的一端设置四级过滤装置,可有效吸收、过滤生产室内铅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污染物质,保持工作环境内的清洁,通过设置输送管可将生产完后的铅棉通过履带传输至输送车,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控制台;2、操控面板;3、显示屏;4、生产室;5、第一生产炉;6、第二生产炉;7、第三生产炉;8、第四生产炉;9、进气口;10、出气管;11、过滤装置;12、输送管;13、传输装置;14、履带;15、支架;16、输送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铅棉生产线智能除污染设备,包括控制台1、生产室4和输送车16,控制台1的顶部设置有操控面板2,操控面板2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3,控制台1的一侧设置有生产室4,生产室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生产炉5,第一生产炉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生产炉6,第二生产炉6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生产炉7,第三生产炉7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生产炉8,生产室4的顶部表面开有进气口9,生产室4的一端开有出气管10,出气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11,生产室4的另一端开有输送管12,输送管12的一侧设置有传输装置13,传输装置13的顶部设置有履带14,履带14的底部设置有支架15,传输装置13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车16。

进一步的,过滤装置11的内部分为四级吸尘过滤层,通过四级吸尘过滤装置可达到最佳的粉尘过滤效果,有效阻止铅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入空气影响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

生产室4与过滤装置11通过出气管10相连接生产室4内的粉尘以及废气通过出气管10进入过滤装置11,使过滤装置11能够将粉尘吸收、过滤。

具体的,工作人员使用控制台1对生产室4内的生产炉进行控制,使其生产铅棉,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透过可通过控制台1的显示屏3查看生产进度,并通过操控面板2进行相应的操作,而生产炉在生产铅棉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空气通过进气口9为生产炉提供足够的氧气,而这些氧气燃烧后变为废气,通过出气管10进入过滤装置11,通过四级过滤将废气以及污染物质过滤,防止污染物质进入大气环境中,在生产炉生产完毕后,铅棉从生产炉中产出并通过输送管12到达履带14,通过履带14的传输作用最终传输至输送车16处,工作人员可通过输送车16将铅棉移送,完成铅棉的生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产室4出气管10的一端设置四级过滤装置11,可有效吸收、过滤生产室4内铅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污染物质,保持工作环境内的清洁,通过设置输送管12可将生产完后的铅棉通过履带14传输至输送车16,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