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除臭、净化鱼粉废气的催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5872发布日期:2018-07-10 22:0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粉废气处理设备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除臭、净化鱼粉废气的催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210003227.2名称为《鱼粉废气净化降解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鱼粉废气净化降解装置,包括盖板、强氧化网、槽体、紫外光灯、钢条、软磁条,盖板通过螺丝螺孔安装在槽体上部,槽体内每隔一段间距安装有强氧化网,槽体的两侧安装有多个紫外光灯。钢条呈U型,表层镀有锌或铬;强氧化网的边缘设有软磁条,方便强氧化网的拆卸清洗;槽体在安装布置时呈迷宫型;强氧化网以金属钛丝网为原料,采用低电压在含有氟离子的电解液中把钛氧化成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低电压的电压为20~60V。该装置利用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具有极强氧化作用的超氧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够将鱼粉废气中带臭味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毒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毒无机小分子矿物质,简单实用。然而,该装置维护成本高,除臭效率低,净化效果不理想,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除臭、净化鱼粉废气的催化器,本催化器具有净化成本低,净化效率高,节能环保,能有效去除鱼粉废气中臭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除臭、净化鱼粉废气的催化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废气催化管,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鱼粉废气进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鱼粉废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催化管包括能发出高能离子的离子催化管和发出紫外线的紫外线催化管,所述离子催化管和紫外线催化管的端部分别穿过壳体与电源相连接,所述鱼粉废气从壳体的鱼粉废气进口进入经过设置有废气催化管的腔体再经过鱼粉废气出口流出。

作为改进,所述离子催化管、所述紫外线催化管可优选分别间隔排列而在垂直于废气进入方向的平面上形成催化管阵列,离子催化管阵列为L组,紫外线催化管阵列为H组,L组离子催化管阵列、H组紫外线催化管阵列分别沿废气进入方向间隔设置在壳体内腔中,所述L、H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进一步改进,所述L组离子催化管阵列可优选设置在靠近鱼粉废气进口的壳体内腔中,H组紫外线催化管阵列设置在L组离子催化管阵列后部、靠近鱼粉废气出口的壳体内腔中,每一组离子催化管阵列中的离子催化管为N个,N个离子催化管均水平设置,每一组紫外线催化管中的紫外线催化管为M个,M个紫外线催化管均水平设置,所述N、M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作为改进,与废气催化管相对一侧的壳体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检修开口,所述检修开口上设置有能封闭检修开口的封闭门。

进一步改进,所述封闭门的边沿上可优选设置有密封封闭门与检修开口之间间隙的发泡密封条。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可优选为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上的焊缝均使用玻璃胶进行密封。

作为改进,所述废气催化管可优选通过镇流器后与电源相连接,镇流器与废气催化管连接处的壳体上设置有能避免鱼粉废气热量损坏镇流器的隔热板。

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板上可优选设置有线缆槽,所述线缆槽上设置有分离线路避免线路交错打结的插线槽,与废气催化管端部相连的线路通过线缆槽后与镇流器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板上可优选设置有降低镇流器温度的风扇。

作为改进,紫外线催化管一侧的壳体内腔中可优选设置有二氧化钛催化网,所述二氧化钛催化网的两侧能脱卸地插置在壳体内壁的滑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离子加光催化的形式,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在使用时比较单一的紫外光催化方法,此方案不仅除臭效果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时可以节能30%左右;

2、壳体内部无死角均匀覆盖紫外光线,相对于市场同类设备的人行通道占据空间问题,本设备内部直接取消内部检修通道,使得空间完全被利用;

3、在取消内部行走通道后,改为封闭门的设计,让清洁更加彻底,并且无死角,且在外部有光线的情况下开门后,无需单独光源即可清晰看到内部任何一个角落,同时,更换内部灯管只需打开对应的那一扇门即可,可以做到随时检修或清洁任何一根灯管,快速高效;

4、针对鱼粉气体温度问题,采用隔热板对电器侧隔热,并使用风扇对镇流器散热,双保险措施,同时镇流器抬高设计,尽可能的保障电器的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增加工作稳定性;

5、为防止鱼粉外泄,或者外部空气或者水分进入设备,本催化器在结构上做了充分考虑。首先,凡是焊接的缝隙,全部都在内外双面利用玻璃胶进行密封;其次,所有的门都使用发泡密封条无死角密封,同时门锁可将门和门框压紧;同时,电器侧门采用了物理防水设计,风扇采用防水百叶,门顶部使用不锈钢封顶,确保电器侧防水性能;

6、能高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无机物、硫化氢、氨气、硫醇类等主要污染物,以及各种恶臭味,脱臭效果大大超过国家1993年颁布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和1996年颁布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7、无需添加任何物质:只需要设置相应的排风管道和排风动力,使恶臭的鱼粉废气通过本催化器进行脱臭分解净化,无需添加任何物质参与化学反应;

8、性能稳定:可适应高浓度,大气量,不同鱼粉废气物质的脱臭净化处理,催化器工作环境温度在-30℃~95℃之间,湿度在40°~98°之间均可正常工作,可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运行稳定可靠;

9、运行成本低:本催化器无任何机械动作,无噪音,无需专人管理和日常维护,只需作定期检查,能耗低,设备风阻极低<30pa,可节约大量排风动力能耗;

10、催化器占地面积小,自重轻:适合于布置紧凑、场地狭小等特殊条件,设备占地面积<6平方米/处理10000m3/h风量;

11、高效环保:可彻底分解鱼粉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并能达到完美的脱臭效果,经分解后的鱼粉废气,可完全达到无害化排放,绝不产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2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侧面投影图;

图5是图4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2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图6中部分未分解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部分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9是图8中未分解结构的正面投影图;

图10是图9中沿B-B线的剖面图;

图11是图5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图6中II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除臭、净化鱼粉废气的催化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废气催化管,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鱼粉废气进口11,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鱼粉废气出口12,所述废气催化管包括能发出高能离子的离子催化管2和发出紫外线的紫外线催化管3,所述离子催化管2和紫外线催化管3的端部分别穿过壳体1与电源相连接,所述废气催化管的管体的侧视投影与鱼粉废气进口11相重叠,当鱼粉废气从鱼粉废气进口11后,经过废气催化管从鱼粉废气出口12离开壳体。所述离子催化管2、所述紫外线催化管3分别间隔排列而在垂直于废气进入方向的平面上形成催化管阵列,离子催化管阵列为L组,紫外线催化管阵列为H组,L组离子催化管阵列、H组紫外线催化管阵列分别沿废气进入方向间隔设置在壳体内腔中,所述L、H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L组离子催化管阵列设置在靠近鱼粉废气进口11的壳体内腔中,H组紫外线催化管阵列设置在L组离子催化管阵列后部、靠近鱼粉废气出口12的壳体内腔中,每一组离子催化管阵列中的离子催化管2为N个,N个离子催化管2均水平设置,每一组紫外线催化管中的紫外线催化管3为M个,M个紫外线催化管3均水平设置,所述N、M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与废气催化管相对一侧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检修开口13,所述检修开口13上设置有能封闭检修开口13的封闭门14。所述封闭门14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封闭门14与检修开口13之间间隙的发泡密封条。所述壳体1为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上的焊缝均使用玻璃胶进行密封。所述废气催化管通过镇流器15后与电源相连接,镇流器15与废气催化管连接处的壳体1上设置有能避免鱼粉废气热量损坏镇流器15的隔热板16。所述隔热板16上设置有线缆槽17,所述线缆槽17上设置有分离线路避免线路交错打结的插线槽,与废气催化管端部相连的线路通过线缆槽17后与镇流器15相连接。所述隔热板16上设置有降低镇流器温度的风扇18。紫外线催化管3一侧的壳体内腔中设置有二氧化钛催化网31,所述二氧化钛催化网31的两侧能脱卸地插置在壳体内壁的滑槽中。所述风扇的叶片为防水叶片。

工作原理:鱼粉废气从鱼粉废气进口进入壳体中受到高能离子的照射,高能离子轰击鱼粉废气分子,从而将其裂解,净化效果明显,且无二次污染,再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照射鱼粉废气,使得其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链在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下,降解转变成低分子的CO2、H2O,还能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与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如下:

紫外线+O2→O-+O(游离氧)O+O2→O3(臭氧)

众所周知臭氧对有机物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对去除鱼粉废气的刺激性异味有立竿见影的清除效果。

紫外光照射二氧化钛,当光的能量达到二氧化钛的禁带宽度时,就会激发电子跃,形成电子(e-)空穴(h+)对,电子-空穴对与周围水分子和氧气分子发生作用,结合起来生成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离子自由基(·O),因为他们的氧化能力强,几乎能够把各种有机物直接氧化成CO2、H2O等无机小分子,从而达到除臭的效果。

采用离子加光催化的形式,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在使用时比较单一的紫外光催化方法,此方案不仅除臭效果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时可以节能30%左右;壳体内部无死角均匀覆盖紫外光线,相对于市场同类设备的人行通道占据空间问题,本设备内部直接取消内部检修通道,使得空间完全被利用;在取消内部行走通道后,改为封闭门的设计,让清洁更加彻底,并且无死角,且在外部有光线的情况下开门后,无需单独光源即可清晰看到内部任何一个角落,同时,更换内部灯管只需打开对应的那一扇门即可,可以做到随时检修或清洁任何一根灯管,快速高效;针对鱼粉气体温度问题,采用隔热板对电器侧隔热,并使用风扇对镇流器散热,双保险措施,同时镇流器抬高设计,尽可能的保障电器的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增加工作稳定性;为防止鱼粉外泄,或者外部空气或者水分进入设备,本催化器在结构上做了充分考虑。首先,凡是焊接的缝隙,全部都在内外双面利用玻璃胶进行密封;其次,所有的门都使用发泡密封条无死角密封,同时门锁可将门和门框压紧;同时,电器侧门采用了物理防水设计,风扇采用防水百叶,门顶部使用不锈钢封顶,确保电器侧防水性能;封闭门考虑到密封性能,采用物理压紧式拉手,电器侧采用带有锁孔的天地连杆锁,确保方便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