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干法脱硫用流化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5853发布日期:2018-07-10 22:0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干法脱硫用流化槽。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在燃煤的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中,90%以上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其脱硫效率可达95%。湿法脱硫技术由于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以及较高的耗水量,在一些经济不发达、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低水耗脱硫技术的开发中,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常用的脱硫技术之一。在半干法烟气脱硫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流化槽来运送半干的燃煤烟气来输送烟气颗粒物到脱硫设备中。

流化槽通常是由上槽体、透气层、下槽体和紧固件组成。其中,上槽体用于容纳需要运送的干燥粉状物料,下槽体为气腔,上下槽体之间夹有透气层,同时上槽体与透气层之间安装有压紧钢丝网或钢格栅板等支撑件。通过下槽体形成的气腔形成的风将上槽体中的烟气颗粒吹起,形成烟气颗粒的流态化输送状态。

在现有技术的流化槽结构中,半干的烟气中含有水分,可能会粘在上槽体的内壁上,时间长了会形成尘垢,越积越多,影响流化槽的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半干法脱硫用流化槽,以提高半干的烟气的传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干法脱硫用流化槽,其包括上槽体、透气层、下槽体和紧固件,所述上槽体、所述透气层和所述下槽体通过所述紧固件相固定,所述透气层设置于所述上槽体和所述下槽体之间,所述上槽体和所述透气层形成用于传送粉状物料的物料腔,所述下槽体和所述透气层形成提供气流的气腔,所述上槽体的内壁为光滑弧面结构,所述上槽体顶部设置有震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层下方设置有钢格栅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层为聚酯纤维多层织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槽体上还设置有观察窗和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槽体、所述下槽体与所述透气层的接触部分采用密封硅胶进行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半干法脱硫用流化槽中,将上槽体的内壁设置为光滑弧面结构,可以减少烟气颗粒的粘结;另外,在上槽体上设置震动电机,进一步的可防止烟气颗粒在上槽体的内壁上发生粘结,从而提高了烟气颗粒的传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干法脱硫用流化槽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干法脱硫用流化槽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干法脱硫用流化槽,其包括上槽体1、透气层2、下槽体3和紧固件4,所述上槽体1、所述透气层2和所述下槽体3通过所述紧固件4相固定。所述透气层2设置于所述上槽体1和所述下槽体3之间,所述上槽体1和所述透气层2形成用于传送粉状物料的物料腔5,所述下槽体3和所述透气层2形成提供气流的气腔6,所述上槽体1的内壁为光滑弧面结构,所述上槽体1顶部设置有震动电机7。

所述透气层2为聚酯纤维多层织物。所述透气层2下方设置有钢格栅板8,用于支撑所述透气层2,以保证所述气腔6内的气流过大时所述透气层2不会变形。所述上槽体1、所述下槽体3与所述透气层2的接触部分采用密封硅胶进行密封,从而保持所述流化槽的气密性。所述紧固件4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上槽体1上还设置有观察窗9和检修门10,以方便对所述流化槽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和检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半干法脱硫用流化槽中,将上槽体的内壁设置为光滑弧面结构,可以减少烟气颗粒的粘结;另外,在上槽体上设置震动电机,进一步的可防止烟气颗粒在上槽体的内壁上发生粘结,从而提高了烟气颗粒的传送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