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8036发布日期:2018-09-28 18:5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器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功率在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之间的分配都有影响。一般说来,涡轮式搅拌器的功率分配对湍流脉动有利,而旋桨式搅拌器对总体流动有利。对于同一类型的搅拌器来说,在功率消耗相同的条件下,大直径、低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总体流动,有利于宏观混合。小直径、高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湍流脉动,有利于微观混合。

搅拌器运用于各种加工领域中,由于物料的均匀混合。

现有技术中关于搅拌器的技术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520659014.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搅拌器,包括搅拌器本体,所述搅拌器本体上方设置有若干物料容器,物料容器通过管线连接搅拌器本体的顶部,搅拌器本体上方设置有电机,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搅拌轴,搅拌轴位于搅拌器本体内部。

申请号201520127042.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搅拌器,包括:搅拌器罐,所述搅拌器罐具有第一接合构件和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搅拌器基座,所述搅拌器基座包括:马达,所述马达用于驱动联接件;罐安装部,所述罐安装部用于接纳所述搅拌器罐;第一接合构件接纳槽和第二接合构件接纳槽,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接纳槽和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接纳槽构造成经由通过用户使所述搅拌器罐相对于所述基座旋转而分别接纳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使得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中的每一者移动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的相应的槽的横向部;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接纳槽在所述横向部内具有可移动构件,所述可移动构件构造成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旋转到所述横向部中而被移动;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开关,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关需要被触发以允许所述马达的操作;并且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关能够通过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一接纳槽和所述第二接纳槽中的至少一者中的移动而被触发;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设置成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关中的每个开关不被触发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接合构件保持在所述第一接纳槽中;以及在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已保持在所述第一接纳槽中之后所述罐上的额外的用户力触发需要被触发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关以允许所述马达的操作。

正如上面所述的搅拌器,包括筒体,筒体内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通过搅拌叶片对筒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然而一些物料在加入的过程中由于含有大量的气泡,而气泡的产生又会影响搅拌效果。

同时搅拌器的搅拌轴一般是通过轴承进行安装,为了保证轴承的运用,防止物料在搅拌过程中飞溅而进入轴承内,影响搅拌装置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转轴一般配设有轴套(轴套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挡板),然而轴套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制造和加工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物料搅拌装置不能消除气泡以及轴套设计结构复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物料搅拌装置,一方面能够防止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存在分层的情况,提高搅拌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对加入的物料进行消泡作用,进一步提高搅拌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防止飞溅的物料进入到轴承内保证搅拌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料搅拌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盖体,所述盖体上安装有加料斗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穿过安装在盖体上的含油轴承伸入筒体内,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上端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包括套设在搅拌轴上并与搅拌轴一起转动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围安装有滤网,所述加料斗的下端连接有输入管道,所述输入管道的出口位于转动盘与滤网形成的桶体内;所述含油轴承与筛网之间的搅拌轴上设置有挡油碗,所述挡油碗的弧口朝向含油轴承。

挡油碗与含油轴承之间套设有弹性调节圈。

所述弹性调节圈与含油轴承之间还套设有耐磨垫圈。

所述转动盘的上端面呈圆锥状。

所述筛网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中间的位置高于环形挡板边缘的位置。

所述盖体上还安装有负压泵。

所述筒体的内壁的上段设置有多个破旋板,各个破旋板呈涡流状分布在筒体的内壁上。

破旋板的涡流方向与搅拌叶片的转动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搅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含有气泡的物料进入筒体的时候首先进入到转动盘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被甩向筛网,然后通过筛网甩向筒体的内壁,在这过程中首先通过筛网的作用,能够消除大部分物料中的气泡,物料在于筒体冲击的过程中又能够破损部分气泡,从而达到消除气泡的目的,一方面保证了物料对气泡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气泡的消除,提高了搅拌的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挡油碗的结构设计既能够防止了轴承油在旋转过程中进入筒体内,同时防止了飞溅的物料进入到含油轴承内而影响搅拌装置正常工作;相比于轴套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的特点

挡油碗与含油轴承之间套设有弹性调节圈,便于调节挡油碗与含油轴承之间的距离,便于装置的装配。

同时,为了提高弹性调节圈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在含油轴承与弹性调节圈之间设置有耐磨垫圈,防止弹性调节圈在转动过程中被轴承磨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挡板的作用能够对物料起到一个引导导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负压泵使得筒体内形成一个负压空间,进一步消除物料中的气泡,保证加工物料对气泡含量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破旋板不仅能够对上层物料进行破旋作用,同时在破旋的过程中还能够带动上下层物料之间窜动,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含油轴承与挡油碗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油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筒体,2、盖体,3、加料斗,4、驱动电机,5、搅拌轴,6、搅拌叶片,7、输入管道,8、转动盘,9、筛网,10、破旋板,11、负压泵,12、环形挡板,13、含油轴承,14、挡油碗,15、耐磨垫圈,16、弹性调节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搅拌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上端安装有盖体2,所述盖体2上安装有加料斗3和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搅拌轴5,搅拌轴5穿过安装在盖体2上的含油轴承13伸入筒体1内,所述搅拌轴5上安装有搅拌叶片6,所述搅拌叶片6上端的搅拌轴5上安装有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包括套设在搅拌轴5上并与搅拌轴5一起转动的转动盘8,所述转动盘8的外围安装有滤网9,所述加料斗3的下端连接有输入管道7,所述输入管道7的出口位于转动盘8与滤网9形成的桶体内;所述含油轴承13与筛网9之间的搅拌轴5上设置有挡油碗14,所述挡油碗14的弧口朝向含油轴承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搅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含有气泡的物料进入筒体的时候首先进入到转动盘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被甩向筛网,然后通过筛网甩向筒体的内壁,在这过程中首先通过筛网的作用,能够消除大部分物料中的气泡,物料在于筒体冲击的过程中又能够破损部分气泡,从而达到消除气泡的目的,一方面保证了物料对气泡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气泡的消除,提高了搅拌的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挡油碗的结构设计既能够防止了轴承油在旋转过程中进入筒体内,同时防止了飞溅的物料进入到含油轴承内而影响搅拌装置正常工作;相比于轴套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的特点

挡油碗14与含油轴承13之间套设有弹性调节圈16,便于调节挡油碗14与含油轴承13之间的距离,便于装置的装配。

同时,为了提高弹性调节圈16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在含油轴承13与弹性调节圈16之间设置有耐磨垫圈15,防止弹性调节圈16在转动过程中被轴承磨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为了便于物料快速甩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盘8的上端面呈圆锥状。

为了便于引导物料的下落,所述筛网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挡板12,所述环形挡板12中间的位置高于环形挡板12边缘的位置。

所述盖体2上还安装有负压泵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负压泵11使得筒体内形成一个负压空间,进一步消除物料中的气泡,保证加工物料对气泡含量的要求。

所述筒体1的内壁的上段设置有多个破旋板10,各个破旋板10呈涡流状分布在筒体1的内壁上。破旋板10的涡流方向与搅拌叶片6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破旋板不仅能够对上层物料进行破旋作用,同时在破旋的过程中还能够带动上下层物料之间窜动,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