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601发布日期:2018-06-08 18:1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环保行业,有限空间下生活污水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固体废渣,因此不宜直接进行污水的水处理。故而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上都会有预处理环节,来进行固体废渣的清理。固体废渣的清除主要依靠重力分离,即:将污水及废渣一起通入预处理池中,通过静置使固体废渣聚集漂浮在在预处理池的液面上,污水再从池中溢出,流入下一处理池进行进一步处理。

使用一段时间后,预处理池中的固体废渣会慢慢发酵,生成硫化氢、甲烷等气体,每隔一段时间,还需要对聚积的废渣进行清理。清理时一般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单次清理耗时较长,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预处理环节进行改进,同时改进废渣的清理方式,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在预处理池内安装表面带有小孔的分离缸,分离缸内安装有滤膜,分离缸下安装有电机,电机带动分离缸旋转,将滤渣留在滤膜内,滤液通过小孔流出分离缸,待滤渣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将滤膜与滤渣一同清理出去,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海上平台等区域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预处理池清理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所述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池、进液管、排液管、电机、分离缸、滤膜和挂耳;所述进液管安装在预处理池的上部,所述排液管安装在预处理池的下部,所述分离缸安装在预处理池内部,所述分离缸的底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出预处理池的底部与电机相连,所述分离缸的顶部对称安装有挂耳,所述滤膜安装在挂耳上并紧贴在分离缸缸体的内表面;所述分离缸的缸体上开有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为0.8cm-1cm,所述小孔间的距离为2cm-5cm;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管口位于分离缸的上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进液管阀门,进液管阀门前安装有进液压力表;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排液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分离缸的顶部对称安装有6个挂耳。设置挂耳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滤膜的可拆卸安装,使用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滤膜为孔径1-4mm的PP棉滤芯。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PLC相连,PLC与总电源相连,所述PLC控制电机进行间歇运行,每小时运行1分钟,转速设定为3000r/min。PLC控制器与现场电脑或触摸屏连接,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运行,通过PLC控制器使电机转动。

优选的,所述分离缸顶部边缘设有向内侧弯曲的收口,收口内侧圆周均匀分布着6只挂耳,挂耳间的夹角为60°。向内侧弯曲的收口设置可以使滤膜挂靠的更牢固,同时防止滤渣在高速转转中被甩出分离缸。

优选的,所述预处理池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左右两侧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可以与鼓风机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与吸收瓶连通,所述吸收瓶内装有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设置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目的是为了在清理滤渣之前,先将预处理池内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吹出,并将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掉,防止清理滤渣时预处理池中的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在预处理池内安装表面带有小孔的分离缸,分离缸内安装有滤膜,分离缸下安装有电机,电机带动分离缸旋转,将滤渣留在滤膜内,滤液通过小孔流出分离缸,待滤渣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将滤膜与滤渣一同清理出去,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海上平台等区域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预处理池清理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预处理池,2-进液管,3-排液管,4-进液管阀门,5-进液压力表,6-排液压力表,7-电机,8-分离缸,9-滤膜,10-挂耳,11-进气管,12-出气管,13-吸收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池1、进液管2、排液管3、电机7、分离缸8、滤膜9和挂耳10;进液管2安装在预处理池1的上部,排液管3安装在预处理池1的下部,分离缸8安装在预处理池1内部,分离缸8的底部设有转轴,转轴伸出预处理池1的底部与电机7相连,分离缸8的顶部对称安装有挂耳10,滤膜9安装在挂耳10上并紧贴在分离缸8缸体的内表面;分离缸8的缸体上开有小孔,小孔的直径为0.8cm-1cm,小孔间的距离为2cm-5cm;排液管3的出液管口位于分离缸8的上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优选的,进液管2上安装有进液管阀门4,进液管阀门4前安装有进液压力表5;排液管3上安装有排液压力表6。

优选的,分离缸8的顶部对称安装有6个挂耳10,挂耳与挂耳之间的间距为60°。设置挂耳10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滤膜9的可拆卸安装,使用更方便。

优选的,滤膜9为孔径1-4mm的PP棉滤芯。

优选的,电机7与PLC相连,PLC与总电源相连,PLC控制电机7间歇性运行,每小时运行1分钟,转速设定为3000r/min。PLC控制器与现场电脑或触摸屏连接,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运行,通过PLC控制器使电机7转动。

优选的,分离缸8顶部边缘设有向内侧弯曲的收口,收口内侧圆周均匀分布着6只挂耳10。向内侧弯曲的收口设置可以使滤膜9挂靠的更牢固,同时防止滤渣在高速转转中被甩出分离缸。

优选的,预处理池1设有上盖,上盖的左右两侧设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进气管11可以与鼓风机相连通,出气管12与吸收瓶13连通,吸收瓶13内装有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设置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的目的是为了在清理滤渣之前,先将预处理池1内的硫化氢气体吹出,并将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掉,防止清理滤渣时预处理池中的硫化氢等气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的使用过程为:生活污水预处理设备使用前,应确保滤膜9被正确安装。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PLC控制电机7每小时运行1分钟,最高转速可设定在3000r/min。

由于固体废渣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固液两相混合物在分离赶缸旋转时,污水在外侧,很容易被甩出。待新的污水进入后,固体废渣会与新进的污水混合,重复以上过程。

清理固体废渣时,可按照如下步骤操作:首先关闭电机7,打开预处理池1的上盖,取下固定在挂耳10上的滤膜9,将滤膜9及其内部的固体废渣一起去出来,换上新的滤膜,固定在挂耳10上,关闭上盖。最后重新启动电机7。作业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分离式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在预处理池1安装表面带有小孔的分离缸8,分离缸8内安装有滤膜,分离缸8下安装有电机7,电机7带动分离缸8旋转,将滤渣留在滤膜内,滤液通过小孔流出分离缸8,待滤渣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将滤膜与滤渣一同清理出去,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海上平台等区域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预处理池1清理困难的问题;以及清理时预处理池中的硫化氢等气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