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剂粉末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9986发布日期:2018-09-07 22:4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中絮凝剂添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絮凝剂粉末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絮凝剂是处理污水,使其中淤泥、杂质沉淀的重要物质。但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将絮凝剂注入到污水中,而需要先将其和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到污水中。目前的工艺都是直接将絮凝剂从料斗注入到搅拌装置内兑水搅拌,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导致絮凝剂粉末污染环境,并且易与空气中的水份接触,凝结成块,造成通道的堵塞,从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污染、不易堵塞的絮凝剂粉末添加装置。

一种絮凝剂粉末添加装置,包括一粉末存储仓,通过一吸粉管道与所述粉末存储仓密封连接的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上密封连接有一空气压缩机,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一投粉管道连接有一稀释池,所述稀释池上方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投粉管道穿过所述密封盖并位于所述稀释池内,所述投粉管道上靠近所述稀释池处设有一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稀释池内设有一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稀释池分成两个部分,所述隔离板的下端与稀释池的底部连接,所述隔离板的上端与稀释池的顶部为一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一侧设有浸润桶,所述浸润桶与所述投粉管道连接,所述浸润桶侧壁设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稀释池的池壁与水源连接,所述浸润桶的下端设有一出料管;所述隔离板的另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搅拌叶,所述稀释池上方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稀释池设有搅拌叶一侧的下端设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传统输送絮凝剂粉末对人体的伤害及环境污染的问题,采用气动涡流所产生的负压将絮凝剂粉末从粉末存储仓通过管道输送至稀释池,整个输送过程在完全密闭的状态下完成,杜绝了粉尘对工作环境、周边环境和操件人员所带来的污染和伤害,隔绝了絮凝剂粉末与水接触硬化造成通道堵塞的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絮凝剂粉末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粉末存储仓、2-吸粉管道、3-储气罐、4-空气压缩机、5-投粉管道、6-稀释池、7-密封盖、8-单向阀、9-隔离板、10-浸润桶、11-进水管、12-出料管、13-转轴、14-搅拌叶、15-电机、16-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一种絮凝剂粉末添加装置,包括一粉末存储仓1,通过一吸粉管道2与粉末存储仓1密封连接的储气罐3,储气罐3上密封连接有一空气压缩机4,储气罐4的出气口通过一投粉管道5连接有一稀释池6,稀释池6上方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密封盖7,投粉管道5穿过密封盖7并位于稀释池6内,投粉管道5上靠近稀释池6处设有一单向阀8。

具体而言,稀释池6内设有一隔离板9,隔离板9将稀释池6分成两个部分,隔离板9的下端与稀释池6的底部连接,隔离板9的上端与稀释池6的顶部为一空隙。

隔离板9一侧设有浸润桶10,浸润桶10与投粉管道5连接,浸润桶10侧壁设有一进水管11,进水管11穿过稀释池6的池壁与水源连接,浸润桶10的下端设有一出料管12;隔离板9的另一侧设有转轴13,转轴13上设有搅拌叶14,稀释池6上方设有一电机15,电机15与转轴1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具体而言,稀释池6设有搅拌叶14一侧的下端设有出水口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空气压缩机4工作,在储气罐3内开成涡流并产生负压,将粉末存储仓内的絮凝剂粉末输送至稀释池6,整个输送过程在完全密闭的状态下完成,当絮凝剂粉末通过投放管道6进入浸润桶10内后,同时水从进水管11进入浸润桶10内,并与絮凝剂粉末混合,达到初步浸润的作用,混合有絮凝剂的溶液经出料管12流入稀释池6的一侧,由于隔离板9的设置,待溶液达到隔离板9的顶部时,会流入稀释池6的另一侧,同时电机15带动转轴13转动,对流入的溶液进行充分搅拌,最后经出水口16流入待处理污水中。

其中,浸润桶10可让絮凝剂粉末与水进行初步混合,并且隔离板9将稀释池6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初步混合的溶液则积累在稀释池6一侧,在积累的过程中,絮凝剂可与水混合的更加充分,待到达隔离板9的顶部时,再流入设有搅拌叶14的一侧,从而可使其后的搅拌更加充分。

上述絮凝剂粉末添加装置,改变传统输送絮凝剂粉末对人体的伤害及环境污染的问题,采用气动涡流所产生的负压将絮凝剂粉末从粉末存储仓通过管道输送至稀释池,杜绝了粉尘对工作环境、周边环境和操件人员所带来的污染和伤害,隔绝了絮凝剂粉末与水接触硬化造成通道堵塞的后果。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输送絮凝剂粉末,同样可以输送其他有害粉末状物质,防止粉末对人体的伤害及环境的污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