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3152发布日期:2018-08-10 20:08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架。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已经遍及工农业以及日常生活的各 个领域,全世界每天产生的废旧塑料垃圾无法进行估量,但其对环境造成的具大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对于塑料产品回收利用是目前解决塑料垃圾问题的最好办法,它有效的解决了塑料产品对环境的威胁,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石油的使用量。目前,瓶装矿泉水等便携式饮品由于其方便携带、干净卫生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随之而来是生产了大量的废弃塑料瓶,对于循环利用这些废弃塑料瓶,需要对其进行破碎,破碎采用的是塑料破碎机,传统的塑料破碎机的入料口设置在上方,操作工人在上料速度较慢,影响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将装有塑料制品的箱体提升至合适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自动上料架,能够将装有塑料制品的箱体提升至破碎机的入料口,方便投料,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上料架,包括立柱、升降机构和承重机构,立柱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下端水平设置有左支撑柱,右立柱下端水平设置有右支撑柱,左立柱右端面和右立柱左端面均设置有滑槽,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梁,第一横梁设置在左立柱上端,第一横梁下端面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卷扬筒和缆绳,电机设置在第一横梁下端面的右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卷扬筒,缆绳缠绕在卷扬筒上,缆绳下端设置有吊钩,卷扬筒左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卷扬筒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上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横梁下端面;承重机构包括第二横梁,第二横梁上端面中部设置有吊耳,吊耳与吊钩连接,第二横梁上端面左右两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设置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第一支撑板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左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卡设在左立柱的滑槽内且在滑槽内滚动设置,第二支撑板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右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卡设在右立柱的滑槽内且在滑槽内滚动设置,第二横梁后端面的左右两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竖向连接板和第二竖向连接板,第一竖向连接板和第二竖向连接板均设置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第一竖向连接板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左端设置有第三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左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卡设在左立柱的滑槽内且在滑槽内滚动设置,第二竖向连接板前端面下部设置有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右端设置有第四连接轴,第四连接轴右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卡设在右立柱的滑槽内且在滑槽内滚动设置,第三竖向连接板后端面下部设置有左夹持爪,第四竖向连接板后端面下部设置有右夹持爪。

电机左端面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铰接有防摇摆环,缆绳穿过防摇摆环。

左夹持爪后端设置有倒角。

右夹持爪后端设置有倒角。

左支撑柱下端面前后部均设置有车轮。

右支撑柱下端面前后部均设置有车轮。

第一竖向连接板和第二竖向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横梁,第三横梁设置在第一竖向连接板下部。

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置有第四横梁,第四横梁设置在左立柱的下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将装有塑料制品的箱体提升至破碎机入料口,方便工人进行投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的在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下端设置车轮,方便设备的移动,能够自由转换工作场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自由转换工作场地,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左立柱 1-1、右立柱 2、第一横梁 3、卷扬筒 4、第一固定板 5、电机 6、第二固定板 7、防摇摆环 8、缆绳 9、吊钩 10、第二横梁 11、第二支撑板 12、第二连接轴 13、第二竖向连接板 14、第四支撑板 15、第四连接轴 16、第三横梁 17、第四横梁 18、第三支撑板 19、第三连接轴 20、第一竖向连接板 21、第一支撑板 22、第一连接轴 23、吊耳 24、左支撑柱 24-1、右支撑柱 25、左夹持爪 25-1、右夹持爪 26、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上料架,包括立柱、升降机构和承重机构,立柱包括左立柱1和右立柱1-1,左立柱1下端水平设置有左支撑柱24,右立柱1-1下端水平设置有右支撑柱24-1,本实施例中,左支撑柱24下端面前后部均设置有车轮26,右支撑柱24-1下端面前后部均设置有车轮26,左立柱1右端面和右立柱1-1左端面均设置有滑槽,左立柱1和右立柱1-1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梁2,第一横梁2设置在左立柱1上端,左立柱1和右立柱1-1之间设置有第四横梁17,第四横梁17设置在左立柱1的下部,第一横梁2下端面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电机5、卷扬筒3和缆绳8,电机5设置在第一横梁2下端面的右部,电机5输出轴上设置有卷扬筒3,缆绳8缠绕在卷扬筒3上,缆绳8下端设置有吊钩9,卷扬筒3左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4,卷扬筒3与第一固定板4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4上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横梁2下端面;承重机构包括第二横梁10,第二横梁10上端面中部设置有吊耳23,吊耳23与吊钩9连接,第二横梁10上端面左右两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11均设置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1-1之间,第一支撑板21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22,第一连接轴22左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卡设在左立柱1的滑槽内且在滑槽内滚动设置,第二支撑板11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2,第二连接轴12右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卡设在右立柱1-1的滑槽内且在滑槽内滚动设置,第二横梁10后端面的左右两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竖向连接板20和第二竖向连接板13,第一竖向连接板20和第二竖向连接板13均设置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1-1之间,第一竖向连接板20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8,第三支撑板18左端设置有第三连接轴19,第三连接轴19左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卡设在左立柱1的滑槽内且在滑槽内滚动设置,第二竖向连接板13前端面下部设置有第四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14右端设置有第四连接轴15,第四连接轴15右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卡设在右立柱1-1的滑槽内且在滑槽内滚动设置,第三竖向连接板后端面下部设置有左夹持爪25,第四竖向连接板后端面下部设置有右夹持爪25-1,本实施例中,左夹持爪25后端设置有倒角,右夹持爪25-1后端设置有倒角,电机5左端面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6上铰接有防摇摆环7,缆绳8穿过防摇摆环7,第一竖向连接板20和第二竖向连接板13之间设置有第三横梁16,第三横梁16设置在第一竖向连接板20下部。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首先将装有塑料制品的箱体放置左夹持爪25和右夹持爪25-1上方,启动电机5,电机5带动卷扬筒3转动,卷扬筒3将缆绳8收缩,缆绳8下端的吊钩9勾住吊耳23,缆绳8将承重机构整体提升,承重机构中的滚轮卡设在左立柱1右端的滑槽和右立柱1-1左端的滑槽内,承重机构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1-1之间滑动,待提升至要求的高度时,停止电机5,完成箱体的提升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