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浓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8369发布日期:2018-07-24 19:2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浓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浓缩设备。



背景技术:

膜浓缩是一种改革传统工艺实现高效纯化浓缩的技术。它利用有效成分与液体的分子量的不同实现定向的分离,达到浓缩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加热浓缩,具有能耗低,常温下进行,对产品影响小等优点, 已经在以下进行应用:

1.蛋白和酶的纯化浓缩

超滤已成为蛋白和酶等纯化和浓缩的高效过程。超滤浓缩的优点是无相变,一般不需加热,工序简化,适用pH范围宽和防止失活等,很适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浓缩。通常是预处理的粗制品经超滤,使一些低分子物和盐透过膜,使酶和蛋白获得浓缩和精制。选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膜,不同的膜材质和工艺可实现不同酶和蛋白的纯化浓缩。

2.染料等的纯化浓缩

纳滤已在分子量200~2000物料的纯化和浓缩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如染料、抗生素、多肽和氨基酸等。一般的工艺是先经渗滤恒容除盐,再脱水浓缩,据产品最终要求的纯度和浓度,确定恒容除盐的程度和脱水浓缩的倍数。实践证明以纳滤,可代替沉淀,pH调节和(部分)蒸发等过程,达到产品纯化和浓缩的目的,这也是一新的高效节能过程。

3.果汁、茶汁和医药制剂等的澄清和浓缩

果汁浓缩利于运输和存放,低档茶叶加工成速溶茶,既解决了低档茶出路,又提高了效益。在果汁浓缩中,通常先用UF对果汁进行澄清(预处理),之后用反渗透法浓缩,一般可浓缩到20°BX以上。在茶汁浓缩中,经预处理的茶汁,通过反渗透浓缩到含固量15~20%,之后冷冻贮存或喷雾干燥。膜技术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正在开拓,特别引人注目的应是医药(中草药)制剂的澄清和浓缩, MF(UF)+NF(RO)是最常用的工艺。

现有膜浓缩设备蒸发时间太短,浓缩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随着水蒸气上升的还有一定的有效成分,如果随同水蒸气一起排出,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浓缩之后的分离物温度较高,要单独冷却则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膜浓缩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膜浓缩设备,包括浓缩室、蒸汽管道、第一浓缩板、第二浓缩板、第三浓缩板、进液口、出料口、回收槽、回收液出口、回收管、回收泵、冷却收集板;所述浓缩室顶部一侧纵向设有所述进液口,所述浓缩室上方设有斜部,所述斜部位于所述进液口下方,所述斜部下方的所述浓缩室内壁设有所述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一侧设有所述回收液出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回收液出口连接有所述回收管,所述回收管上设有所述回收泵;

所述浓缩室内设有所述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底部横向设有蒸汽进口,所述蒸汽管道顶部为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高出所述浓缩室顶部;所述蒸汽管道从上至下依次交替倾斜设有所述第一浓缩板、第二浓缩板及所述第三浓缩板,所述第一浓缩板、第二浓缩板及所述第三浓缩板底部与所述蒸汽管道相通;其中,所述第二浓缩板首端略长于所述第一浓缩板尾端,所述第三浓缩板首端略长于所述第二浓缩板尾端;

所述冷却收集板倾斜设于所述蒸汽进口下方的所述浓缩室内壁上,所述冷却收集板表面设有若干个半球形凸起,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浓缩室底部。

优选地,所述蒸汽管道与所述浓缩室同轴中心线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设有多个浓缩板,延长了原液浓缩的时间,提高了浓缩效果;(2)设有回收槽及回收管,可以将随同水蒸气一起挥发的有效成分合理回收循环利用,避免浪费;(3)冷却收集板在汇总浓缩物的同时,也起到了降温的作用,节省了冷却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附图1所示,一种膜浓缩设备,包括浓缩室1、蒸汽管道2、第一浓缩板23、第二浓缩板24、第三浓缩板25、进液口16、出料口17、回收槽12、回收液出口13、回收管14、回收泵15、冷却收集板31;所述浓缩室1顶部一侧纵向设有所述进液口16,所述浓缩室1上方设有斜部11,所述斜部11位于所述进液口16下方,所述斜部11下方的所述浓缩室1内壁设有所述回收槽12,所述回收槽12一侧设有所述回收液出口13,所述进液口16和所述回收液出口13连接有所述回收管14,所述回收管14上设有所述回收泵15,可以将随同水蒸气一起挥发的有效成分合理回收循环利用,避免浪费;

所述浓缩室1内设有所述蒸汽管道2,所述蒸汽管道2底部横向设有蒸汽进口21,所述蒸汽管道2顶部为蒸汽出口22,所述蒸汽出口22高出所述浓缩室1顶部,其中,所述蒸汽管道2与所述浓缩室1同轴中心线设置。

所述蒸汽管道2从上至下依次交替倾斜设有所述第一浓缩板23、第二浓缩板24及所述第三浓缩板25,所述第一浓缩板23、第二浓缩板24及所述第三浓缩板25底部与所述蒸汽管道2相通;其中,所述第二浓缩板24首端略长于所述第一浓缩板23尾端,所述第三浓缩板25首端略长于所述第二浓缩板24尾端;具体的,如附图1所示,靠近图中所述进液口16的为所述第一浓缩板23的首端,另一端则为所述第一浓缩板23的尾端,位于所述所述第一浓缩板23尾端下方的为所述第二浓缩板24首端,另一端则为所述第二浓缩板24尾端,位于所述所述第二浓缩板24尾端的为所述所述第三浓缩板25首端。根据所述第一浓缩板23、第二浓缩板24及所述第三浓缩板25之间的首、尾端关系,则可以顺利的将自身上方下滑的原液接住,继续浓缩。其中所述第一浓缩板23、第二浓缩板24及所述第三浓缩板25分别与所述蒸汽管道2之间形成夹角α1、α2、α3,特别的,所述夹角α1、α2、α3大小相等,一般选为55-65°,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其大小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α1、α2、α3大小设为60°,这样可以保证原液下滑速度适中,浓缩效率最高。

所述冷却收集板3倾斜设于所述蒸汽进口21下方的所述浓缩室1内壁上,所述冷却收集板3与所述浓缩室1内壁所在纵向延长线形成夹角β,所述夹角β大小一般设为65-75°,在本实施例中设为60°,可以保证浓缩物顺利下滑的同时,有效保证冷却时间。

所述冷却收集板3表面设有若干个半球形凸起31,其中,所述半球形凸起31主要是为了减缓浓缩物下滑的速度,为浓缩物冷却提供了充分的时间,所述出料口17设于所述浓缩室1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设有多个浓缩板,延长了原液浓缩的时间,提高了浓缩效果;(2)设有回收槽及回收管,可以将随同水蒸气一起挥发的有效成分合理回收循环利用,避免浪费;(3)冷却收集板在汇总浓缩物的同时,也起到了降温的作用,节省了冷却时间。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