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萃取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6919发布日期:2018-10-09 21:36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超临界萃取反应釜。



背景技术:

物质是以气、液和固三种形式存在,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可以相的转换,在温度高于某一数值时,任何大的压力均不能使该纯物质由气相转化为液相,此时的温度即被称之为临界温度Tc;而在临界温度下,气体能被液化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当物质所处的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该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在压温图中,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区域就称为超临界区,如果流体被加热或被压缩至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状态时,向该状态气体加压,气体不会液化,只是密度增大,具有类似液体性质,同时还保留有气体性能,这种状态的流体称为超临界流体,传统反应釜对温度及压力都没有更好的把关,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很多误差,同时也会导致反应釜实用寿命的缩短,并且在萃取维生素时,不能快速将植物粉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临界萃取反应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萃取反应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临界萃取反应釜,包括釜盖、釜体、压缩机、底座、二氧化碳萃取溶剂和小型粉碎机,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釜盖,所述釜体的一侧设置有小型粉碎机和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位于小型粉碎机的下端,且放置架上设置有电子秤,所述釜体的另一侧通过安装架安装有计时器和压缩机,所述釜盖上设置有温度表和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一端设置有冷凝器,且冷凝器通过管道与釜体连接,所述釜体内添加有二氧化碳萃取溶剂,所述釜体内底部设置有电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釜盖与釜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釜体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物料添加口。

进一步地,所述釜体下端一侧设置有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表和压力表的工作端位于釜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超临界萃取反应釜,通过小型粉碎机将植物粉碎后,通过放置架上的电子秤秤取一定量后,投入到釜体内,通过压缩机可以快速调整釜体内的压力,在一定压力下,通过釜体内的电加热器工作,升高适当温度值被萃取物挥发性增加,这样就增加了被萃取物在超临界气相中的浓度,从而使萃取量增大,使反应釜更高效的工作,通过计时器可以掌握萃取的时间,并起到报警提示的作用,通过温度表和压力表可以随时掌握釜体内的温度值和压力值,通过冷凝器可以将气态有效物质变成液体后收集,该新型超临界萃取反应釜可以高效的萃取出植物中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所述小型粉碎机为无锡广奇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临界萃取反应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度表;2、压力表;3、冷凝器;4、釜盖;5、密封圈;6、计时器;7、釜体;8、压缩机;9、排水管;10、电加热器;11、底座;12、二氧化碳萃取溶剂;13、放置架;14、电子秤;15、物料存放盘;16、小型粉碎机;17、物料添加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超临界萃取反应釜,包括釜盖4、釜体7、压缩机8、底座11、二氧化碳萃取溶剂12和小型粉碎机16,所述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釜体7,所述釜体7的顶部设置有釜盖4,所述釜体7的一侧设置有小型粉碎机16和放置架13,所述放置架13位于小型粉碎机16的下端,且放置架13上设置有电子秤14,所述釜体7的另一侧通过安装架安装有计时器6和压缩机8,所述釜盖4上设置有温度表1和压力表2,所述压力表2的一端设置有冷凝器3,且冷凝器3通过管道与釜体7连接,所述釜体7内添加有二氧化碳萃取溶剂12,所述釜体7内底部设置有电加热器10。

其中,所述釜盖4与釜体7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5。

其中,所述釜体7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物料添加口17。

其中,所述釜体7下端一侧设置有排水管9。

其中,所述温度表1和压力表2的工作端位于釜体7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超临界萃取反应釜,工作时,小型粉碎机16将植物粉碎后,通过放置架13上的电子秤14秤取一定量后,投入到釜体7内,压缩机8可以快速调整釜体7内的压力,在一定压力下,釜体7内的电加热器10工作,升高适当温度值被萃取物挥发性增加,这样就增加了被萃取物在超临界气相中的浓度,从而使萃取量增大,使反应釜更高效的工作,计时器6可以掌握萃取的时间,并起到报警提示的作用,温度表1和压力表2可以随时掌握釜体7内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冷凝器3可以将气态有效物质变成液体后收集,该新型超临界萃取反应釜可以高效的萃取出植物中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