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611发布日期:2018-10-16 17:4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净化塔。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保问题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工厂的林立,其排放的废气等也对周边的空气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城市都是常年烟雾弥漫,能见度特别低,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的解决废气排放问题,现今一般采用的最多的方式还是使用净化塔等净化装置,例如,采用净化塔对含有大量粉尘的废气进行处理,使得排出的废气符合相关标准。

现有的净化塔为了保证除尘效果,一般均包括多个除尘装置,其除尘能力固定,废气进入净化塔后,均需经过多个除尘步骤,而处理的废气中其含有的粉尘密度一般都不一样,净化塔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一些粉尘较少的废气进入净化塔后,也需要经过多个除尘步骤,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资源以及时间上的浪费,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净化塔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废气进行处理、容易造成资源以及时间上的浪费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净化塔。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净化塔,包括塔体、设于塔体下部的进风口、设于塔体上部的出风口、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用于除尘的旋流区以及设于所述旋流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用于除雾的除雾区,所述旋流区包括与所述塔体连接的旋流板以及位于旋流板上方且与外部供给管道连通的用于喷射吸附液的喷淋管,所述除雾区中设有除雾器,所述旋流区上侧设有用于监测粉尘密度的粉尘传感器,所述粉尘传感器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且所述旋流区与所述除雾区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可分别连通所述旋流区与所述除雾区的通道,所述通道中设有可开合所述通道的阀门,且至少一个所述通道中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除尘的除尘器,所述阀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旋流区的数量为3个,3个所述旋流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塔体的上端面或者所述塔体的侧端面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有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塔体下部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塔体上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粉尘传感器为激光粉尘仪,所述激光粉尘仪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阀门为电磁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除雾器为丝网除雾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净化塔,包括塔体、设于塔体下部的进风口、设于塔体上部的出风口、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用于除尘的旋流区以及设于所述旋流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用于除雾的除雾区,所述旋流区包括与所述塔体连接的旋流板以及位于旋流板上方且与外部供给管道连通的用于喷射吸附液的喷淋管,所述除雾区中设有除雾器,所述旋流区上侧设有用于监测粉尘密度的粉尘传感器,所述粉尘传感器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且所述旋流区与所述除雾区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可分别连通所述旋流区与所述除雾区的通道,所述通道中设有可开合所述通道的阀门,且至少一个所述通道中设有至少用于除尘的除尘器,所述阀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净化塔,相对于现有技术,废气自进风口进入后,经过旋流区,进行初步除尘步骤,而后位于旋流区上侧的粉尘会对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控制器,而旋流区与除雾区之间设有至少两个通道,通道中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进一步除尘的除尘器,也可以不设任何东西,即不同的通道具有不同的除尘能力,控制器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出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中的粉尘密度,而后选择合适的通道,控制阀门打开,进而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进入合适的通道,即该净化塔可根据废气中的粉尘密度调整除尘步骤,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废气进行不同的除尘处理,可相对节省除尘时间以及节约资源,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化塔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化塔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化塔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塔体;

11、进风口;

12、出风口;

13、旋流区;131、旋流板;132、喷淋管;

14、除雾区;

15、粉尘传感器;

16、通道;161、阀门;162、除尘器;

17、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 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 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用户”可指示使用电子装置的人或使用电子装置的装置(例如,人工智能电子装置)。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净化塔,包括塔体1、设于塔体1下部的进风口11、设于塔体1上部的出风口12、至少一个位于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之间的用于除尘的旋流区13以及设于旋流区13与出风口12之间的用于除雾的除雾区14,旋流区13包括与塔体1连接的旋流板131以及位于旋流板131上方且与外部供给管道连通的用于喷射吸附液的喷淋管132,除雾区14中设有除雾器,旋流区13上侧设有用于监测粉尘密度的粉尘传感器15,粉尘传感器15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未在附图中示出),控制器通过计算分析可得到监测数据中废气中的粉尘密度,且旋流区13与除雾区14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可分别连通旋流区13与除雾区14的通道16,通道16中设有可开合通道16的阀门161,且至少一个通道16中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除尘的除尘器162,即每个通道16的除尘能力都不一样,如一些通道16可以不设置任何装置,一些通道16可以设置一个除尘器162,一些通道16可以设置多个除尘器162,其中,阀门161与控制器连接,即控制器可以控制阀门161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每个通道16的开合。

上述中,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净化塔,其中,废气自进风口11中进入塔体1内,而后经过旋流区13,进行初步除尘,即废气通过旋流板131,上升形成旋转气流,而吸附液与废气在塔体1内作相对运动,并在旋流板 131上形成很大表面积的水膜,废气中的尘粒与液滴的惯性碰撞,吸附液起到的吸附效果较好,可有效的起到除尘作用。

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继续上升,由位于旋流区13上侧的粉尘传感器 15所监测,即粉尘传感器15对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中的粉尘密度进行监测,且将监测结果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判断出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中的粉尘密度,而后选择合适的通道16,控制阀门161打开。

上述中,例如,若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中粉尘密度较低,符合相关规定,则控制器可以选择某些未设置任何装置的通道16,打开其中的阀门 161,进而该废气可以直接从未设置任何装置的通道16中经过,而无需继续经过除尘步骤,可相对节省时间以及节省资源。

例如,若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中粉尘密度一般,则控制器可以选择某些设置有一个除尘器162的通道16,打开其中的阀门161,进而该废气可以从设置有一个除尘器162的通道16中经过,继续进行除尘步骤,进而保证除尘效果。

例如,若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中粉尘密度较高,则控制器可以选择某些设置有多个除尘器162的通道16,打开其中的阀门161,进而该废气可以从设置有多个除尘器162的通道16中经过,继续进行除尘步骤,进而保证除尘效果。

进而,从通道16中经过的废气,可以继续上升至除雾区14,进而由除雾区14中的除雾器进行除雾操作,保证该净化塔的废气净化效果,可靠性强。

上述中,具体的,该净化塔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可针对不同环境的不同粉尘密度的废气,进而进行针对性的除尘处理,当废气中的粉尘密度较低时,可以节省除尘时间、节约资源,实用性较强。

上述中,如图1、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旋流区13的数量为3个,3个旋流区13从上往下依次设置,进而从进风口11中进入的废气,需要依次经过3次旋流区13,即经过3次除尘处理,进而可相对保证初步除尘的除尘效果,进而可增大进行初步除尘后无需继续进行除尘步骤的废气的范围。

上述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塔体1的上端面或者塔体1 的侧端面设有观察口16,观察口上设有透镜,进而,可以通过观察口16直观的了解到塔体1内的废气净化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进风口11设于塔体1下部侧面上,出风口12设于塔体1上端面上,进而可相对增加废气在塔体1内的行程或者可相对减小塔体的体积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粉尘传感器15可为激光粉尘仪,激光粉尘仪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阀门为电磁阀门。

具体的,电磁阀门,也叫电磁阀(Electromagnetic valve)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除尘器162为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也叫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除雾器可为丝网除雾器。

具体的,丝网除雾器是用来将气体中夹带的雾沫(雾滴)除去,回收昂贵的雾滴(贵重物料),或净化气体减少气体中的杂质。是用来将气体中夹带的雾沫(雾滴)除去,回收昂贵的雾滴(贵重物料),或净化气体减少气体中的杂质。丝网除雾器一般用φ0.10mm~φ0.28mm金属丝或选用工程塑料(PP、PTFE、FEP、PVDF等),采用特殊的经纬方式编织成丝网,再将编织的丝网压成有一定角度的波纹。用压有波纹的丝网制成各种规格尺寸。丝网除雾器在国外有许多著名厂商都有系列产品针对不同领域。其作用机理为:夹带在气相中的细小液体雾滴,经过丝网除雾器的丝网时,雾滴碰到除雾丝网上,被粘附或吸附下来,经过反复多次吸附雾滴,极小的雾滴附聚、聚结成为大的液滴,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编织丝网丝与丝的交叉点向下运动,同时继续吸附气体中夹带的雾滴,长大的雾滴流到除雾器丝网的底部,以靠液滴自身的重力跌落下来,实际上,在吸收过程中,由于整个丝网除雾器的内部充满了吸附下来的雾滴,增强了单独金属或工程塑料丝的吸附能力,使得正常工作时,除雾丝网的除雾率大幅度提高,能够将极小的雾滴有效地吸附与脱出下来。这种丝网除雾器具有压降小、比表面积大、除雾效率高的特点。对于3μm以上的雾滴,其除雾除效率可达到98%以上。

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医药、冶金、航天、船舶、环境保护工程中蒸馏、蒸发、吸收等工艺过程中气液分离、气水分离;机械设备的油气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控制器可为单片机。

具体的,单片机,也叫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是把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 (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诸如手机、PC外围、遥控器,至汽车电子、工业上的步进马达、机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见到MCU的身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净化塔,相对于现有技术,废气自进风口进入后,经过旋流区,进行初步除尘步骤,而后位于旋流区上侧的粉尘会对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控制器,而旋流区与除雾区之间设有至少两个通道,通道中可以设置有进一步除尘的除尘器,也可以不设任何东西,即不同的通道具有不同的除尘能力,控制器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出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中的粉尘密度,而后选择合适的通道,控制阀门打开,进而经过初步除尘后的废气进入合适的通道,即该净化塔可根据废气中的粉尘密度调整除尘步骤,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废气进行不同的除尘处理,可相对节省除尘时间以及节约资源,实用性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