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机力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1166发布日期:2018-10-19 19:5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旋风机力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建材、电力、化工等行业,常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去工业炉窑中的高温粉尘,以达到排放标准。由于工业炉窑产生的粉尘具有量大、含尘浓度高、粉尘温度高的特点,故在除尘系统中,需要大量采用机力冷却设备将粉尘温度降到袋式除尘器滤袋允许的工作温度内。

现有的机力冷却设备是通过连通管与袋式除尘器连接,含尘气体经机力冷却设备先进行预除尘和降温后,再经连通管进入袋式除尘器内进行彻底除尘。

现有的机力冷却设备,冷却管设置在设备的表面,含尘气体与冷却管未充分接触,设备对粉尘的降温效果较差,需要采用多个机力冷却设备“串联”才能够将粉尘温度降到袋式除尘器滤袋允许的工作温度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机力冷却设备,以解决机力冷却设备的冷却管未与含尘气体充分接触,设备对粉尘的降温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旋风机力冷却设备,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外筒,外筒的上部设有进风管,外筒外套接有冷却筒,所述冷却筒的底部设有进液管;外筒的顶部开孔,外筒内设有伸出外筒顶部的出风管,外筒的底部设有除尘灰斗,所述出风管外套接有转筒,转筒密封并水平滑动连接在出风管上,转筒的内侧壁设有送液螺旋,转筒与出风管之间形成冷却室,冷却室的底部与冷却筒的顶部连通,出风管的上部设有与冷却室连通的出液管;转筒周向的上部设有转动叶片。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采用本设备对含尘气体进行预除尘和降温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通冷却水:向冷却筒底部的进液管通入冷却水,冷却水依次经过冷却筒底部-冷却筒顶部-冷却室底部-冷却室顶部。

2)对含尘气体预除尘和降温:

向进风管通入含尘气体,刚刚进入外筒的含尘气体会吹动转动叶片(由于转动叶片设于转筒周向的上部),转动叶片带动转水平转动,由于转筒的内侧壁设有送液螺旋,送液螺旋的旋转将冷却室内的冷却水自下向上推送,所以转筒的水平转动能够带动冷却室内的冷却水自下向上流动,从而推动整个冷却水循环。

从进风管进入的含尘气体,在外筒与出风管的结构作用下,在出风管与外筒之间进行螺旋旋转、降温和预除尘,后从出风管的底部穿入,从出风管的顶部排出。在流动过程中,含尘气体中的部分粉尘从除尘灰斗排出。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转筒与出风管之间形成冷却室,含尘气体在出风管与内筒之间螺旋旋转时,含尘气体不但能够在冷却筒的作用下冷却,还能够在冷却室的作用下进行冷却;含尘气体从出风管道排出时,冷却室还能够对含尘气体进行二次冷却,总之,含尘气体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更大,本设备对含尘气体的降温效果更佳。2)粉尘的温度越低越利于粉尘的沉降,所以本设备对含尘气体的除尘效果更佳。3)通过含尘气体对转动叶片的吹动实现冷却水的循环,无需额外采用水泵等动力设施,节约动力。

进一步,还包括除尘件和动力机构,除尘件包括连接块、第一压簧和至少两个刮件,连接块设于出风管内,刮件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的顶部铰接在连接块上,第一铰接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铰接杆铰接;刮件之间通过第一压簧连接;停止向进风管内通入冷却气体时,动力机构驱使连接块竖直向下移动,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连接处移动到出风管外,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在第一压簧的作用下撑开,第二铰接杆与除尘灰斗的内侧壁贴合。

采用本设备时,含尘气体沉降后主要积累除尘灰斗的内侧壁上,所以本设备不但能够实现对降温除尘,还能够实现对附着在除尘灰斗内侧壁的粉尘清理。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为楔形块、转向轮、连接绳和第二压簧,进风管的顶部上方开有缓冲凹槽,进风管底部开有滑动凹槽,缓冲凹槽与滑动凹槽相对设置;楔形块竖直滑动连接在滑动凹槽内,楔形块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压簧与滑动凹槽连接,楔形块的斜面朝向进风管外;缓冲凹槽的顶部开有连接孔,连接绳的一端与楔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绳的另一端经连接孔、转向轮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三压簧。

向进风管通入含尘气体,含尘气体吹动楔形块向滑动凹槽内滑动(滑动凹槽内的第二压簧处于压缩),楔形块通过连接绳拉动连接块竖直向上移动,使连接块从出风管的顶部移出,防止连接块阻碍气体从出风管顶部排出,此时,连接块与支撑架之间的第三压簧处于压缩;停止向进风管通入含尘气体,楔形块不再受含尘气体的吹动,在第二压簧的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楔形块通过连接绳带动连接块竖直向下移动,当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连接处竖直下移到出风管外时,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在第一压簧的作用下撑开,并使第二铰接杆与除尘灰斗的内侧壁贴合(由于转筒密封并水平滑动连接在出风管上,所以在停止向进风管通入含尘气体后,虽然含尘气体不再对吹动转动叶片,但是外筒还是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所以第二铰接杆与除尘灰斗的内侧壁贴合后会发生转动,第二铰接杆将积累除尘灰斗的内侧壁的粉尘刮下。

由于楔形块在第二压簧的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时,第二压簧和第三压簧均会首先恢复形变,后沿与压缩方向相反的方向弹出再恢复形变,所以本设备中缓冲凹槽的设置就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进一步,所述缓冲凹槽上设有防止含尘气体进行缓冲凹槽的挡风板,缓冲凹槽上设有拉簧,挡风板的一端铰接在缓冲凹槽上,挡风板的另一端在拉簧的作用下与出风管的内侧壁平行。挡风板的设置有助于防止含尘气体进入缓冲凹槽后发生冲撞。

进一步,所述刮件的下方设有推动件,推动件包括第三铰接杆和水平推动块,第三铰接杆的顶部与第二铰接杆的底部铰接,第三铰接杆的底部与水平推动块铰接,当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连接处处于出风管底部时,水平推动块处于除尘灰斗的出尘口处。推动件的设置有助于将积累在除尘灰斗的出尘口处的粉尘推出,能够快速将除尘灰斗的出尘口处的粉尘推出,有效防止出尘口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架1、外筒2、进风管21、冷却筒3、出风管4、除尘灰斗5、转筒6、送液螺旋61、冷却室62、转动叶片63、连接块71、第一压簧72、第一铰接杆73、第二铰接杆74、第三压簧75、楔形块81、转向轮82、连接绳83、第二压簧84、缓冲凹槽85、滑动凹槽86、挡风板9、拉簧91、第三铰接杆101、水平推动块102。

如图1-3所示,旋风机力冷却设备,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设有外筒2,外筒2的上部设有进风管21,外筒2外套接有冷却筒3,冷却筒3的底部设有进液管(图中未画出);外筒2的顶部开孔,外筒2内设有伸出外筒2顶部的出风管4,外筒2的底部设有除尘灰斗5,出风管4外套接有转筒6,转筒6密封并水平滑动连接在出风管4上,转筒6的内侧壁设有送液螺旋61,转筒6与出风管4之间形成冷却室62,冷却室62的底部与冷却筒3的顶部连通,出风管4的上部设有与冷却室62连通的出液管;转筒6周向的上部设有转动叶片63。

本设备还包括除尘件和动力机构,除尘件包括连接块71、第一压簧72和至少两个刮件,连接块71设于出风管4内,本实施例优选的刮件数量为两个,两个刮件相对设置。刮件包括第一铰接杆73和第二铰接杆74,第一铰接杆73的顶部铰接在连接块71上,第一铰接杆73的底部与第二铰接杆74铰接;刮件之间通过第一压簧72连接。

动力机构为楔形块81、转向轮82、连接绳83和第二压簧84,进风管21的顶部上方开有缓冲凹槽85,进风管21底部开有滑动凹槽86,缓冲凹槽85与滑动凹槽86相对设置;楔形块81竖直滑动连接在滑动凹槽86内,楔形块81的底部通过第二压簧84与滑动凹槽86连接,楔形块81的斜面朝向进风管21外;缓冲凹槽85的顶部开有连接孔,连接绳83的一端与楔形块81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绳83的另一端经连接孔、转向轮82与连接块71固定连接;连接块71的顶部与支撑架1之间设有第三压簧75。缓冲凹槽85上设有防止含尘气体进行缓冲凹槽85的挡风板9,缓冲凹槽85上设有拉簧91,挡风板9的一端铰接在缓冲凹槽85上,挡风板9的另一端在拉簧91的作用下与出风管4的内侧壁平行。

刮件的下方设有推动件,推动件包括第三铰接杆101和水平推动块102,第三铰接杆101的顶部与第二铰接杆74的底部铰接,第三铰接杆101的底部与水平推动块102铰接。

采用本设备对含尘气体进行预除尘和降温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通冷却水:向冷却筒3底部的进液管通入冷却水,冷却水依次经过冷却筒3底部-冷却筒3顶部-冷却室62底部-冷却室62顶部。

2)对含尘气体预除尘和降温:

向进风管21通入含尘气体,一方面,含尘气体吹动楔形块81向滑动凹槽86内滑动(滑动凹槽86内的第二压簧84逐渐压缩),楔形块81通过连接绳83拉动连接块71竖直向上移动,使连接块71从出风管4的顶部移出,防止连接块71阻碍气体从出风管4顶部排出,此时,连接块71与支撑架1之间的第三压簧75处于压缩。

另一方面,刚刚进入外筒2的含尘气体会吹动转动叶片63(由于转动叶片63设于转筒6周向的上部),转动叶片63带动转筒6水平转动,由于转筒6的内侧壁设有送液螺旋61,送液螺旋61的旋转将冷却室62内的冷却水自下向上推送,所以转筒6的水平转动能够带动冷却室62内的冷却水自下向上流动,从而推动整个冷却水循环。

从进风管21进入的含尘气体,在外筒2与出风管4的结构作用下,在出风管4与外筒2之间进行螺旋旋转、降温和预除尘,后从出风管4的底部穿入,从出风管4的顶部排出(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在流动过程中,含尘气体中的部分粉尘从除尘灰斗5排出。

3)清理粉尘:停止向进风管21通入含尘气体,楔形块81不再受含尘气体的吹动,在第二压簧84的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楔形块81通过连接绳83带动连接块71竖直向下移动。

当第一铰接杆73和第二铰接杆74连接处竖直下移到出风管4外时,一方面,水平推动块102处于除尘灰斗5的出尘口处,将除尘灰斗5出尘口处的粉尘推出,有效防止出尘口堵塞;另一方面,第一铰接杆73和第二铰接杆74在第一压簧72的作用下撑开,并使第二铰接杆74与除尘灰斗5的内侧壁贴合(由于转筒6密封并水平滑动连接在出风管4上,所以在停止向进风管21通入含尘气体后,虽然含尘气体不再对吹动转动叶片63,但是外筒2还是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所以第二铰接杆74与除尘灰斗5的内侧壁贴合后会发生转动,第二铰接杆74将积累除尘灰斗5的内侧壁的粉尘刮下,刮下的粉尘从除尘灰斗5的出尘口排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